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5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北宋著名词人秦观胸有大志,却一生坎坷,他的词就是一部心灵、情感的成长史。他锐敏善感,词风柔婉凄丽。其词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如"落花"、"飞红"、"流水"、"斜阳"、"浮云""细雨"等。其中以"花"的意象最盛,几乎贯穿秦词始终。在秦观的笔下,早期的花热闹繁盛,中期的花凋残飘零,后期的花飘渺虚幻。以"花"为线索,从秦观词风的形成、不同时期"花"的意象两个方面,探究秦观用情、用心、用血、用泪写就的词中"花"的意象以及蕴含在其中的不同生命情态和强烈的生命抗争意识。  相似文献   
32.
《龙岗秦简》虚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出土的简帛文献,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真实的材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对《龙岗秦简》中的虚词作了封闭性的研究,全面系统地考察了《龙岗秦简》中虚词的使用情况,对研究上古汉语的虚词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金瓶梅》男主人公西门庆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他的发迹变泰的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到了明代中叶出现了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官商文化,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中国没有融入世界的经济、文化体系,官商文化应该是强大的阻碍力量。《金瓶梅》的重要的认识意义在这里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34.
晏几道出生于一个富贵之家,他有着单纯天真的性情,但又生性怯懦且孤傲耿直,有着优越的心理却又摆脱不了身份的禁锢,所以在他的词中也就体现出一种放逐的自恋。秦观出身于中下层,生性怯懦,一生仕途不顺,又不具备豁达的胸襟,因此比较消极悲观,所以在他的词中体现出一种放逐的自哀。  相似文献   
35.
高介华 《华中建筑》2009,27(7):232-234
该文对中国先秦台型建筑的渊源及其演变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中的引得作了系统的疏理。  相似文献   
36.
苏舜钦是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史上“苏梅”并称。苏舜钦诗歌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主要体现了如下两个主题精神:救弊济时的现实关怀精神,杀敌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对宋诗现实关怀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主题的形成起了开拓和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37.
禽鸟主题是楚、秦、汉这一历史时期漆器装饰纹样中大量出现的表现题材,形成一定的体系和发展脉络。它们之间有继承也有发展,在每个时期都形成了与时代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发展水平相契合的造型样式和构图形式。楚漆器禽鸟纹装饰已表现出明显的对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追求,这一特征在之后的秦汉漆器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并逐步演化为画面动势的营造和表现。本文试图从造型、构图、装饰部位三个方面展开,论证这一趋势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38.
林源 《建筑师》2012,(3):66-70
复道、阁道和甬道都是秦、汉时期的特殊道路。复道是建在夯土台上的道路.阁道是用木柱架离地面的道路,它们的路面都是高于地面的,而且均有屋顶和围护结构。甬道则是两侧筑有墙垣的道路。由于这些道路主要为帝王专用.因而采用这样的建筑形式以保证安全、机密和快速、畅通,不受其他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曹湛  冯德强  焦泽通 《华中建筑》2013,(12):129-133
近年来,随着沁河中游地区煤炭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产业的兴起,一些资源型工矿村镇的发展建设正面临开发拓展抑或保护协调的双重难题。沁水县嘉峰村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矿村镇,既有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又有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其压煤搬迁规划实践中,秉持科学发展观,力图从发展定位、规划设计、控制引导三个层面达到聚落保护与村镇开发的双赢目的,实现可持续性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40.
高介华 《华中建筑》2009,27(11):160-163
该文对中国先秦台型建筑的渊源及其演变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中的引得作了系统的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