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54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588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51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3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谢更放  马连林 《规划师》2015,(1):109-116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目前城乡规划领域的总体方针之一,既包括产业布局、用地调整等方面,又包括居民住房保障、社区构建等方面,其要求充分考虑农村的生产、生活特征,科学合理地布置各类居住组团及社区。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乡统筹社区规划从"城乡统筹"和"社区"两个角度入手,遵循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的原则,尝试构建一种新型的农村社区、农村+城市社区,保障搬迁居民、原住民的住房需求。城乡统筹社区规划为我国的城乡统筹提供一种新思路,为保障人们的住房需求提供一种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2.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小城镇社区的规划与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小城镇人居环境值得高度关注.通过对四川省小城镇社区的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资料,并与大城市社区边界进行对比性研究,总结出小城镇社区边界空间具有功能复合性和高效性生、景观渗透性、边界活动的多样性、交通流动性、地域独特性等特征.旨在发现小城镇社区边界空间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为营造新型小城镇社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文章首先提出街道模式的概念与内涵,然后着重从树状和栅格两种模式对比这条主线入手,系统回顾了19世纪以来西方建筑师和规划师对居住社区街道模式的构想和规划实践,比较研究了源自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交通工程学等多视角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介绍树状与栅格相结合的二元街道模式的融合式发展进程。最后,探讨对中国城市街道模式的启示,指出合理的街道模式主题应当是“融合与共存”。  相似文献   
154.
刘征 《规划师》2007,23(5):5-8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社区发展规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由地方各级政府主导,以城市总体规划或所在地的分区规划为依据,着重于建立社区服务等级体系,调整辖区,确定服务设施的具体位置和用地规模.  相似文献   
155.
社区交往空间对社区和谐至关重要,通过对熙园住宅小区交往空间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社会、经济环境、空间设计、传统文化观念、公共政策等因素对社区交往有关键影响作用,阐明社区建设过程中应重视邻里交往,政府应建立相关机制激励设计师关注居民需求.  相似文献   
156.
该文通过对皇家花园住宅小区设计的回顾与思考,认为好的小区应该是基于生活需求和精神感受下的家园,并分别从空间与场所、环境与文化、形象与品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7.
从我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看我国旧城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市的旧城更新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的背景、演进与发展以及实践的概况,由于台湾地区与大陆内地的文化传统及血缘上的特殊关系,台湾地区的“社区总体营造”对内地城市的旧城更新和社区参与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8.
Urban sprawl and renewed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have helped create new policies and initiatives designed to enhance community quality of life. Among these are transportation enhancements mandated in ISTEA and TEA21. Funding through transportation enhancements has helped to spur the desig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way trails with the intent of fostering alternative transportation and generally making cities more livable. This paper presents research conducted on three greenway trails in Texas. The research was based on the human ecosystem concept and was intended to determine if and how such greenway facilities were contributing to quality of life and how people might perceive such contributions based on the way they used the trail (e.g. for transportation or recre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st people used greenway trails for recreation but that trails differed in user types and activities based on location and policy. Users felt that these urban greenway trails were contributing most to community quality of life through resident health/fitness, the natural areas they provide, better land use and resident pride. They felt that they contributed least to diversifying industry,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access to shopping areas or public transportation. Those who used trails for transportation scored trails as contributing more toward reducing pollution, reducing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providing better access to work than did those who used trails only for recreation.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use and users in the designa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greenway trai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9.
“边缘社区”探察——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特征透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吴晓 《城市规划》2003,27(7):40-45
首先指出 ,所谓流动人口聚居区 ,即是以自发在社会经济部门从事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城市暂住人口为居民主体、以房屋租赁为主导建构方式、以城乡结合部为区位选择的自发型集中居住区。在对京、宁、深三市典型的边缘性聚居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着重从区位分布、居民构成、土地使用、空间布局、居住环境等方面入手 ,分析和归纳了各类聚居区不同的类型差别和特征分异 ,从而为其进一步的整合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0.
市民社会思潮复苏下中国城市规划师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丹 《城市规划学刊》2003,(1):25-28,3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市民社会”的构建问题 ,但是 ,对于城市规划师在市民社会中的作用还处于口号式的理解阶段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从简述二战以来西方国家规划师角色的变迁历程入手 ,通过对“市民社会”概念以及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民社会”的构建特征的综述 ,指出在市民社会建构过程中 ,规划师应该利用注册规划师制度推行的契机走向社会 ,与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一起协力参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