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电工技术   70篇
综合类   120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4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10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0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In this work, a method for fast design optimization of broadband antennas is considered.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a feature‐based optimization (FBO) concept where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at hand are formulated in terms of suitably defined feature points. Redefinition of the design problem allows for reducing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cost, because the dependence of feature point coordinates on antenna dimensions is less nonlinear than for the original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here, S‐parameters). This results in faster convergence of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e cost of the design process is further reduced using variable‐fidelity electromagnetic (EM) simulation models. In case of UWB antennas, the feature points are defined, among others, as the levels of the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 at its local in‐band maxima, as well as location of the frequency point which corresponds to acceptable reflection around the lower corner frequency within the UWB band. Also, the number of characteristic points depends on antenna topology and its dimensions. Performance of FBO‐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 is demonstrated using two examples of planar UWB antennas. Moreover, the computational cost of the approach i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optimization driven by a pattern search algorithm.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is also provided.  相似文献   
22.
随着城市生活中医疗、治安、反恐等方面的需求日益突出,非接触式雷达生命体征检测逐渐得到各方面的关注.文章提出一种基于EMD和神经网络的雷达生命体征信号检测算法.由于UWB雷达回波信号的非平稳非线性特性,利用EMD的空间时间尺度特性对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的本征模态函数IMF,然后通过结合了免疫遗传算法IGA的BP神经网络对信号进行优化,获得心跳和呼吸信号.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算法比直接用EMD分解重构的信号的准确性高,弥补了EMD分解的端点效应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3.
在超宽带(UWB)通信系统中,电路参数设计是决定发射电路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的电路参数优化方法计算精度较低,计算过程较为繁杂等,为此在阐述UWB脉冲发射电路和二阶高通滤波器的参数方程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二阶高通滤波器参数进行优化求解.算例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发射电路的输出波形符合UWB系统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4.
UWB无线通信性能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PM调制的跳时超宽带(TH-UWB)系统性能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其系统构成及系统性能,并对整个分析结合M atlab仿真工具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了重复编码和不同判决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另外,还给出了采用M进制PPM调制和PAM调制的TH-UWB系统性能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超宽带的历史,原理以及特点;比较了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性能;研究了超宽带在军事、家庭网络、智能交通、成像方面的应用可能。  相似文献   
26.
最近几年,人们进行了许多超宽带信道模型的室内试验,提出了几种反映超宽带信道特性的模型.文中给出了路径损耗模型、修正的泊松模型、Δ-K模型、S-V模型模型、2簇模型和IEEE 802.15.3a标准模型等模型及其参数特征和优缺点,并分析了今后超宽带模型建模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基于MB-OFDM UWB的短距离无线多媒体传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宽带(UWB)是实现高速无线个域网(WPAN)多媒体传输的关键技术。UWB以超短周期脉冲进行调制,并使用超宽的RF频谱带宽传递数据,可通过重叠的原则共享已占用的频谱资源;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衰落能力强、发送功率极小、系统安全性好等特点。UWB可为消费类电子设备提供高速无线连接解决方案,使视频连接和桌面应用等能在通用射频平台上运行。因此,研究UWB的标准化、产品化与市场化进程,剖析其主流技术。对于制订我国相关标准,促进UWB技术与系统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和实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使UWB主流技术能被进一步了解,在跟踪研究UWB标准化的基础上,分析了作为国际上第1个商用UWB标准的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MB—OFDM)方案的原理与技术特征,并阐述了基于该方案的无线多媒体超宽带(WiMedia UWB)平台与应用环境,产品整合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超宽带多址通信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继禹  林基明  仇洪冰  王玫 《电子学报》2003,31(10):1575-1577
超宽带(UWB)多址通信是继CDMA技术之后迅速发展的一种宽带传输技术.本文在介绍了各种UWB通信调制方式后,针对产生的UWB多址信号,分析了信号特征,结合数学模型,以简明方式分析了TM-UWB与DSC-UWB多址通信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布,它是UWB通信系统设计与用户干扰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
室内802.11b WLAN与UWB—WPAN & ZigBee-WPAN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克 《电测与仪表》2006,43(7):46-50
目前,大量的无线设备应用在2.4GHz这一开放频段,很明显各种设备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干扰问题,在将来的办公或家庭环境中,如何避免或减少各种WPAN设备与WLAN的相互射频干扰的问题变得重要起来。本文将分析由UWB、ZigBee技术分别构成的两种新型WPAN设备和WLAN之间的影响,分别从WLAN设备链路的吞吐量和信噪比等角度分析了802.11bWLAN和两种短距离技术设备的干扰,并进行了WPAN设备的工程实验和模拟仿真。  相似文献   
30.
超宽带无线技术现状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是一种利用纳秒短脉冲发送数据的无线通信新技术,本文系统介绍了UWB的历史背景、技术特点和体系结构,分析了UWB现存的理论和技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