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5篇
  免费   1153篇
  国内免费   694篇
电工技术   57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122篇
化学工业   183篇
金属工艺   56篇
机械仪表   156篇
建筑科学   12095篇
矿业工程   1157篇
能源动力   253篇
轻工业   48篇
水利工程   1847篇
石油天然气   219篇
武器工业   19篇
无线电   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6篇
冶金工业   20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3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1521篇
  2013年   658篇
  2012年   1351篇
  2011年   1366篇
  2010年   1391篇
  2009年   1421篇
  2008年   1188篇
  2007年   1508篇
  2006年   1369篇
  2005年   1153篇
  2004年   851篇
  2003年   729篇
  2002年   651篇
  2001年   506篇
  2000年   403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第四纪松散沉积层深基坑降水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长江三角洲巨厚第四纪松散沉积层深基坑非完整井降水模拟算的理论.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理论,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深基坑降水为例,模拟了在多层含水层复合存在、含水层最深底板埋深达149m、基坑周围挡水连续墙埋深达34m、抽水井埋深达55m.抽水井过滤器埋深为34~55m.基坑内地下水位降至埋深达26.6m的情况下的地下水复杂流动状态.结果得出的8口抽水井优化降水方案经后续工程验证正确、可靠.结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理论用于模拟预测此类地区的深基坑降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采用“置大数”法处理第一类边界条件和改进单元传导矩阵调整法处理自由面边界条件能提高模型的计算速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2.
开挖对周边建筑物基础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坑开挖对临近建筑物会产生较大影响,导致临近建筑物基础应力和变形发生变化。采取Plaxis有限元软件分析基坑开挖对临近建筑物基础的影响,选取了不同开挖深度基坑、基坑与建筑物不同间距作为初始条件,模拟基坑开挖的实际过程,讨论基坑开挖对临近建筑物基础的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桩基础所受影响程度与基坑深度,距离基坑远近相关,同时受到上部结构的制约,需考虑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3.
软粘土地区深基坑设计中水土压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深基坑工程的数量迅速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在软土地基、高水位地区的深基坑工程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对深基坑,特别是对超深基坑的支护理论及设计方法都还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其中,土压力问题就是基坑设计中十分关键而又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84.
恰希玛核电站二期工程核岛基坑降水与回灌,没有可供参考的先例。本文阐述了降水与回灌所经历的过程、改进措施以及最后取得的成果,总结了与回灌技术相关的经验教训,为类似的大型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5.
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变形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FLAC3D软件对某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底隆起及地表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采用摩尔库仑弹塑性模型模拟土体特征,采用接触单元模拟土体与基坑围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模拟开挖过程,获得了不同开挖阶段的地表沉降、坑底隆起和墙后土体水平位移资料,可供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6.
在工程技术领域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分析方法能够考虑设计参数的随机性,比以固定安全系数为根据的传统分析方法更为科学,由于在岩土工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和不确知因素,应用可靠性理论解决岩土工程中的问题一直比较困难,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参照现有成果和统计数据,提出了基于可靠性理论的岩土工程参数反分析设计基本过程和方法:建立结构体系的极限状态方程,确定反分析设计参数及其概率分布,并计算设计参数与可靠性指标β的关系,再根据建筑物安全等级或设计要求确定目标可靠性指标β*从而反推出设计参数.最后应用Monte-Carlo方法,说明了基于可靠性理论的刚性桩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m的设计以及土坡稳定分析中土性参数的选取.  相似文献   
187.
建立了面向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量的辅助BP网络设计模型.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桩周土分层各指标的综合影响进行了评价,不仅逻辑概念明确,而且计算大为简化.通过网络学习与预测分析,说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CFG桩复合地基辅助神经网络设计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靠,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8.
由于滩海地区一般为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低,管桩基础处理应用广泛,但管桩在开挖过程中易损坏的问题较为突出,对在开挖过程中为防止管桩损坏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9.
碎石桩在强夯处理高饱和细粒土地基中的聚能和隔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法一般不适用于处理高饱和细粒土地基。但是,如果在该类地基中预先设置碎石桩,则能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这是因为桩的聚能作用,减小了夯击能的传播损失,提高了每个夯坑的地基加固效果;桩的隔振作用,降低了夯击能对表层地基土的破坏、松动程度;桩的压重作用,减小了夯坑周围土体的隆起。碎石桩还有很好的挤土、置换等作用,从而提高了强夯法在该类地基处理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0.
The formulations of axisymmetrically infinite elements for dynamic analysis of vertical vibration problems in unbounded saturated composite foundations are present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lements is discussed, and the element decay functions are derived using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axially symmetric configurations. Using the proposed finite–in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surface vertical displacements of air‐saturated soil (‘dry’ soil) and of water‐saturated soil with extremely low permeability subjected to a surface point excitation (called as the Lamb's problem) are calculated and the results agree very well with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solutions of single‐phase elastic media. As an application, the velocity admittances of a concrete block resting on cement mixing‐pile or gravel‐pile saturated composite foundations are calculated. The influence of soil permeability and pile rigidity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composite foundations is investigated. The method proposed by this paper is a simple and reliable numerical one that could be used to study axisymmetrically dynamic problems of layered saturated media and to get the mechanism of dynamic testing on single‐pile saturated composite foundations.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