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07篇 |
免费 | 417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9篇 |
综合类 | 191篇 |
化学工业 | 2265篇 |
金属工艺 | 75篇 |
机械仪表 | 59篇 |
建筑科学 | 82篇 |
矿业工程 | 61篇 |
能源动力 | 25篇 |
轻工业 | 768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141篇 |
武器工业 | 10篇 |
无线电 | 14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97篇 |
冶金工业 | 108篇 |
原子能技术 | 52篇 |
自动化技术 | 77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99篇 |
2022年 | 147篇 |
2021年 | 186篇 |
2020年 | 155篇 |
2019年 | 178篇 |
2018年 | 148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175篇 |
2015年 | 200篇 |
2014年 | 235篇 |
2013年 | 315篇 |
2012年 | 299篇 |
2011年 | 271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254篇 |
2008年 | 233篇 |
2007年 | 224篇 |
2006年 | 246篇 |
2005年 | 221篇 |
2004年 | 191篇 |
2003年 | 148篇 |
2002年 | 159篇 |
2001年 | 130篇 |
2000年 | 100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Tcm-膦混配配合物的制备和生物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合成了一个N3S配体(MVNM)和4个膦配体,并以配体交换法在室温下制备了^99Tc^m-MVNM,然后分别与4个膦配体发生混配反应,得到放化纯大于90%的^99Tc^m-MVNM-膦混配配合物。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实验表明,该类混配配合物有一定的心肌摄取。 相似文献
992.
采用一种新合成的03#固化剂,可以使呋喃树脂在常温下缩短固化时间,并且在低温下可以固化.测试结果表明:在低温下呋喃树脂的固化性能、粘结强度和体积安定性均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在合作–竞争网络下针对一类由二阶连续时间个体和离散时间个体构成的混杂多智能体系统, 研究了系统中存在恶意个体情况下的安全二分一致性问题. 首先, 在假设智能体的恶意邻居数量上限已知的情况下, 基于删除邻居信息中极端值的思想, 设计了一种安全二分一致性容错算法. 其次, 基于鲁棒图性质进行系统转换, 运用图论、矩阵论等分析工具得到了系统实现安全二分一致性的图条件. 最后, 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关键词: 混杂多智能体系统; 恶意个体; 安全二分一致性; 容错算法 相似文献
994.
为探究凹凸棒土、硅藻土、活性炭、沸石及活性白土5?种脱色剂对粗鱼油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仪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脱色鱼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结合感觉阈值确定该鱼油主体风味成分。结果表明,赋予鱼油腥味、脂肪香味、蜡香等主要风味的壬醛、己醛、2-壬酮,其相对含量经脱色后有明显降低,风味改善效果显著。脱色后,鱼油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而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则有增加趋势;酸价与过氧化值变化差异较大,而碘值及皂化值则无明显变化。凹凸棒土和活性白土脱色效果最佳,但脱腥效果较硅藻土、活性炭和沸石差。本研究结果对改善鱼油脱色工艺及脱色剂选择和不良风味等方面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重点研究了超音速电弧喷涂涂层的中/高温封孔行为,包括氧化和水冷热震测试。结果表明,在400℃中温氧化条件下,常规低温型S100封孔剂出现了明显烧蚀,导致涂层表面和内部通孔直接暴露在大气环境中,涂层出现了较严重氧化。采用S400型中温封孔剂的涂层氧化程度显著低于S100封孔剂。在400℃水冷热震考核中,S100封孔涂层出现明显剥落,S400型涂层抗热震性能则更优。在700℃高温考核条件下,高温型S700封孔剂依然能够较好地填充涂层孔隙,因此涂层的抗氧化性得到提升。通过显微组织分析发现,中/高温封孔剂在温度升高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对涂层表面及内部孔隙可形成有效覆盖和填充,因此阻隔了外界氧气的渗透,进而提升了涂层抗氧化性和抗剥落性。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皂土、壳聚糖、ZTC1 1澄清剂对枸杞酒澄清效果及其对枸杞多糖等各种成分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皂土的澄清效果最好,透光率能达到95%以上,枸杞多糖的损失率在25.7%以下,蛋白质和总酚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6.1%和44.6%。壳聚糖和ZTC1 1澄清剂的澄清速度快,壳聚糖澄清枸杞酒最大透光率为90.5%,多糖、蛋白质和总酚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15.1%、11.6%、8.8%。ZTC1 1澄清剂澄清后枸杞酒的最大透光率为91.45%,总多糖、蛋白、总酚的最大损失率分别为:30.3%、9.5%、16%。 相似文献
997.
黑大蒜和鲜大蒜中可溶性蛋白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黑大蒜和鲜大蒜中可溶性蛋白成分的差异,采用研磨浸提、硫酸铵沉淀、凝胶柱层析的方法,获得黑大蒜和鲜大蒜可溶性蛋白;采用阿尔玛蓝(Alamar Blue)法检测其体外抗肿瘤活性,采用牛津杯法检测其抗菌活性,并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其可溶性蛋白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从黑大蒜和鲜大蒜中提取的可溶性蛋白均具有抗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活性,鲜大蒜中可溶性蛋白的抗肿瘤活性高于黑大蒜中可溶性蛋白的抗肿瘤活性,且具有耐热性;鲜大蒜中可溶性蛋白还具有抗大肠杆菌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其分子质量在10~55 kD之间;黑大蒜中的可溶性蛋白不具有抗菌活性,其分子质量在10 kD左右。黑大蒜与鲜大蒜的可溶性蛋白在种类上差异较大,在抗人肝癌细胞株HepG2、抗大肠杆菌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功能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98.
999.
为了检验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半焦时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的特性,在2 MW环形炉膛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开展了SNCR脱硝特性试验研究,考察了氨水和尿素溶液2种脱硝剂在不同的旋风分离器温度(反应温度)和氨氮摩尔比(NSR)时的脱硝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燃烧半焦时采用SNCR脱硝技术,可有效地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NOx)排放质量浓度,氨水作为脱硝剂的效果优于尿素溶液,氨水溶液SNCR反应温度为921 ℃(NOx初始排放质量浓度为350 mg/Nm 3),NSR达到1.77时,NOx排放质量浓度为93 mg/Nm 3,达到了国标要求;尿素溶液SNCR反应时NH3逃逸量相比氨水SNCR反应时小,但是有较高的N2O排放浓度,这2种脱硝剂的脱硝反应特性存在差异;反应温度对SNCR脱硝特性影响明显,在反应温度为833 ℃时,氨水脱硝效率较低,而尿素溶液则无脱硝效果,在反应温度为871 ℃和921 ℃时,氨水和尿素溶液均能表现出较高的脱硝效率;随着NSR提高,脱硝效率提高,但是氨逃逸和N2O的排放浓度也都增加。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