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3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249篇
电工技术   2408篇
综合类   541篇
化学工业   245篇
金属工艺   188篇
机械仪表   540篇
建筑科学   245篇
矿业工程   405篇
能源动力   97篇
轻工业   142篇
水利工程   397篇
石油天然气   127篇
武器工业   44篇
无线电   7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0篇
冶金工业   414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69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513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504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lthough ground robo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for many years in manufacturing, the capability of aerial robots to agilely navigate in the often sparse and static upper part of factories makes them suitable for performing tasks of interest in many industrial sector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fully autonomous aerial robotic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t includes modules for accurate pose estimation without using a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autonomous navigation, radio-based localization, and obstacle avoidance, among others, providing a fully onboard solution capable of autonomously performing complex tasks in dynamic indoor environments in which all necessary sensors, electronics, and processing are on the robot. It was developed to fulfill two use cases relevant in many industries: light object logistics and missing tool search. The presented robotic system, functionalities, and use cas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validated with 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7 (TRL-7) in the Centro Bahía de Cádiz (CBC) Airbus D&S factory in fully work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52.
针对基于DCOM配置的OPC数据集成方式存在配置复杂、需要更改防火墙或网闸设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OPC UA的数据交互中间件,介绍了该中间件的结构及功能。该中间件实现了即插即用,只需通过简单配置,就可以跨越防火墙/网闸与OPC服务器进行安全的数据交互,可适用于大多数煤矿自动化子系统OPC服务器的数据集成。  相似文献   
53.
孙健 《工矿自动化》2012,38(12):90-93
针对采用继电器控制方式控制架空乘人装置存在维护困难、工作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架空乘人装置用控制箱的研制方案,介绍了该控制箱的硬件、软件设计及功能特点。该控制箱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MT6070I系列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实现了架空乘人装置及时停车、急停闭锁、状态及时显示、保护等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箱运行稳定,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值守运行,提高了架空乘人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4.
陈于亮 《工矿自动化》2012,38(8):105-109
针对钱家营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仅以信息集成为主、服务器配置落后、无法实现智能调度、集中监控等问题,提出了系统改造原则,详细阐述了系统环网、调控中心和软件平台的改造与实施。改造后系统在注重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同时,也注重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及生产和安全自动化系统的联合监测监控,实现了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五融合。  相似文献   
55.
通过讨论物联网的现状、关键技术及发展方向,主要介绍了一种开源自动化控制软件Sedona在物联网的应用技术,包括在物联网架构中如何进行软件开发和应用程序设计,并介绍了该架构的技术特点。Sedona语言是一种通用的面向组件化的编程语言。Sedona虚拟机是一个小型解析器,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内嵌多种通信协议,可以运行在任何基于IP通信的网络上。最终实现各设备之间集中控制、分散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56.
An automatic optical through-hole inspection system for ultrahigh density printed wiring boards (PWBs) using leakage light detec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o detect the dim leakage light emitted from the through-hole defect, we enhance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light detector 150 times using a microchannel plate tube. However, the tube caused two problems: stray light sensing and image distorti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optically isolated the sensing optics and developed a distortion correction method. We have developed a prototype system that can detect a defect as small as 100 m.  相似文献   
57.
赵艳枝  闫伟 《办公自动化》2012,(2):13-15,36
本文以X公司为例,对其办公自动化系统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以期能促进该公司系统的实施,并对其它组织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8.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软件在各级政府大量的推广应用,急需对现代化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J2EE架构的分析,提出了基于J2EE体系的办公自动化总体架构。以某市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和实现为实例,分别阐述了各子系统的功能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介绍了基于WINCC组态软件和第三方设备的应用系统,在PLC设计的系统中一般通过可视化面板进行操作,功能简单,功能扩展有限,而通过组态软件设计的可视化操作系统,可以使用组态软件的功能和其支持的VC/VB脚本编辑器,完善和丰富系统操作功能,提高系统自动化可视化程度及数据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60.
高坤 《铜业工程》2022,(1):68-70
转炉残极加料机是贵冶转炉重要辅助设备之一。本文分析了贵溪冶炼厂熔炼车间转炉残极加料机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从设备管理角度出发,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改变现有残极加入的方式,顺应时代趋势,实现自动化、岗位无人化操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