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2篇
  免费   1125篇
  国内免费   160篇
电工技术   42篇
综合类   422篇
化学工业   5432篇
金属工艺   54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122篇
矿业工程   38篇
能源动力   161篇
轻工业   1835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384篇
武器工业   27篇
无线电   1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981篇
冶金工业   65篇
原子能技术   39篇
自动化技术   3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629篇
  2011年   584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3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将天然纤维素溶于离子液体中,制成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并以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为原料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纤维素微球。讨论了纤维素种类和质量分数、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与导热油体积比、搅拌速度和制备温度对纤维素微球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的棉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以导热油为分散相,V(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V(导热油)=1∶50,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600)作为分散剂,搅拌速度为500 r/min,制备温度为80℃,可制得粒径分布在0.45~0.20 mm占55%以上的纤维素微球。  相似文献   
992.
纤维素纤维及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弯冲击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纤维对混凝土冲击性能的影响,对天然纤维素纤维、钢纤维及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弯冲击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初裂冲击次数及破坏冲击次数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对改善混凝土的初裂冲击性能效果显著,而钢纤维对改善带裂缝混凝土结构的冲击性能效果良好.纤维素纤维掺量为1.2kg/m~3时,纤维混凝土的初裂冲击次数与钢纤维掺量为64kg/m~3时相当,比素混凝土提高了2.4倍;掺量为78 kg/m~3的钢纤维和掺量为1.0 kg/m~3的纤维素纤维混掺时,混掺纤维混凝土的破坏冲击次数是素混凝土的8.1倍.纤维素纤维与钢纤维混杂使用时,可充分发挥各种纤维的优势,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抗弯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生物滴滤法(Φ300×2 000 mm)净化间歇释放印刷覆膜废气的性能及其降解机理,系统采用甲苯专性降解菌株P.putida接种,循环式"气-液相同步驯化挂膜"方法启动,"诱导物-目标污染物"递进式驯化,考察了两种间歇运行方式下,生物滴滤器对印刷覆膜有机废气的净化性能.结果表明当生物滴滤器采用白天运行、夜间停运的运行模式,空床停留时间(EBRT)30.3 s,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入口的质量浓度为550~750 mg/m3时,TVOC平均去除率保持在85%以上,甲苯去除效率在95%以上,乙酸乙酯去除效率稳定在80%~90%;采用双休日停运2 d的运行模式,去除效率经过2 d的恢复期后达到稳定.甲苯耗氧降解封闭系统试验表明,停止有机废气基质供应时,生物降解积累的中间产物邻苯二酚、苯甲醇等继续氧化可转化为生物量,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4.
以废弃棉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制得羧甲基纤维素,通过测定其取代度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m(纤维素):m(NaOH):m(C1CH2COOH)=1.0:1.1:1.2,以95%的乙醇为分散介质,碱化间歇辐射时间2min,醚化间歇辐射时间2min,微波辐射功率为200W。所得产品为白色粉末,取代度为0.75。  相似文献   
995.
以硫酸镍为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考察了催化荆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镍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重复使用性良好,无废液排放等优点;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酯化率为94.8%。  相似文献   
996.
聚合乳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合成的丙烯酸乳液、醋酸乙烯乳液的研究,了解多种因素对聚合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出合理的工艺条件和最佳原料配比,解决聚合乳液的稳定性问题,研制出固含量在45%左右的稳定性好、储存时间长、满足工业需求的乳液体系。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时间、温度、pH值、酶加量四个因素对提取川芎多糖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纤维素酶、复合果胶酶提取川芎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纤维素酶0.15%,复合果胶酶6%,pH值3.5,时间150 min,温度60℃;正交实验得到川芎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0.15%,复合果胶酶10%,时间210min,pH值3.5,温度60℃,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3.03%.酶法提取川芎多糖简单、快捷,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8.
A water‐resistant cellulose nanopaper with thermal stability (290 °C is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nd higher fracture strength (127 MPa maximum) than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lm is demonstrated. The extraordinary swelling ability of dimethyl sulfoxide for cellulose is used to decrease the size of cellulose fibers. A highly transparent (93% at a wavelength of 550 nm for a 100 µm thick nanopaper) and haze‐tunable (from 5.5% to 41.5% at a wavelength of 600 nm) nanopaper is obtained. Additionally, the water‐resistant cellulose nanopaper is further used as a flexible transparent substrate for patterned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s, revealing that this cellulose nanopaper holds great promis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相似文献   
999.
1000.
以1-脱氧野尻霉素为原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钛酸酯作为控释包衣材料,以微晶纤维素为芯材制备空白丸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黏合剂进行上药,采用流化床进行包衣制备了载药1-脱氧野尻霉素控释微丸。制备后的微丸装入胶囊中。SEM分析表明,制备的控释微丸呈近圆球状,表面光滑、均匀紧致,横切面丸芯、上药层与控释层清晰可见,厚度均匀一致,说明包衣工艺稳定。控释胶囊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均匀度好且杂质符合规定。在体外溶出试验中,分别在pH值1.2、4.5和6.8的溶出介质中,1-脱氧野尻霉素制备控释微丸与1-脱氧野尻霉素速释片溶出曲线有很大的差异,在1~12h呈现零级线性释放,控释效果良好。产品分别在高湿度92.5%、强光照(4500±500) lx和高温条件下存放30d,存放后产品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