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4篇
  免费   874篇
  国内免费   553篇
电工技术   203篇
综合类   602篇
化学工业   4722篇
金属工艺   1244篇
机械仪表   682篇
建筑科学   237篇
矿业工程   162篇
能源动力   178篇
轻工业   188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52篇
武器工业   146篇
无线电   8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78篇
冶金工业   452篇
原子能技术   61篇
自动化技术   14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661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528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76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iB2与BN复相陶瓷的渗流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结果证实,TiB2与BN复相陶瓷的导电性能符合渗流理论,原料粉粒度配比下,其渗流阀值为Vc%=22.9%;原料粉粒度比的改变将改变渗流阀值,从而改变各配比下的电阻率值;TiB2与BN在SPS系统中快速烧结,晶粒的尺度比与原料粉的粒度比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2.
利用有机单体的聚合原理,成功进行了陶瓷薄片材料的凝胶流延成型。讨论了工艺条件对成型的影响。使用惰性气氛保护克服了单体聚合反应中的氧气阻聚问题,浆料在一定温度和气氛条件下能够顺利完成聚合反应。所成型的坯体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柔韧性,在1550℃经2h烧结,烧结样品显微结构均匀,没有发现晶粒异常长大现象,烧结体致密度达到97.7%。  相似文献   
53.
金属PTC陶瓷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导电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海  余鸿飞 《压电与声光》1997,19(3):196-200
研究了金属PTC陶瓷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和其材料组分。结果表明,掺入金属的PTC陶瓷材料经氮气中烧结,然后在空气中进行热处理,材料表面形成高势垒层,金属PTC陶瓷复合材料的室温电阻较PTC的陶瓷高。样品之中存在大量不同类型的极化,在低温时样品电阻较高,温度增加后,大量各种类型离子极化出现,在变价金属铁的变价导电作用下,削弱表面势垒,使金属PTC陶瓷复合材料电阻降低,表现出NTC现象。在电场作用下,正负电荷、晶粒畸变和空位缺陷等产生空间电荷极化使金属PTC陶瓷复合材料有较高介电常数。介电损耗(tgδ)频谱和介电δ温度谱上都出现一个介电峰,其主要原因是跃迁极化,金属阳离子由一个位置跃迁到另一个位置,在介电损耗所对应的频率和温度时出现跃迁极化率最大  相似文献   
54.
热释电系数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热释电系数的两种测量方法。其一为电荷积分法,测试系统简单,测量数据准确,且能满足零电场条件下的测量。其二为动态电流法,采用调制热源技术,研究在特定温度条件下热释电材料的动态热释电响应。  相似文献   
55.
电致伸缩陶瓷微位移器非线性的数值方法补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电致伸缩陶瓷材料的非线性进行分析。找到了补偿电致伸缩陶瓷非线性的数值方法,并对不同回程大小的电滞回线进行了分段处理,使补偿结果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56.
Because of its high–temperature chemical stability, SiC ceramic is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high-temperature device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rmoelectric energy converters. However,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iC ceramic is too low for it to be used as a thermoelectric energy converter at the cold junction. Therefore, we propose a SiC-Si functionally gradient material (FG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SiC ceramic at the cold junction. An SiC rod was fired in a temperature gradient furnace. One end of the SiC rod was maintained at 2473 K and the other end was maintained at 1973 K for 30 min. After firing, the porous SiC edge fired at 1973 K was dipped into molten Si in order to infiltrate molten Si into the porous SiC.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FGM is classified into three regions: the SiC-Si composite material; the porous SiC ceramic; and the densified SiC ceramic.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Seebeck coefficient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for each region of SiC-Si FGM was measured at 300 K; a figure of merit was calculated. The figure of merit of the SiC-Si FGM at the cold jun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as 108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a nongradient SiC ceramic.  相似文献   
57.
以液-液排除法测定工业化陶瓷超滤膜的孔径及孔径分布,比较了两种渗透体系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用已知分子量标准物质考察了不同膜的截留行为,获得了各膜的切割分子量值,并分析了截留率与孔径的对应关系,为工业化陶瓷膜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戴和平 《陶瓷学报》2003,24(2):125-128
介绍了由PLC组成的陶瓷刀具高温烧结窑的热工系统控制及自动故障巡检功能 ,讨论了系统设计中的主要环节及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黄晓煜  孙永芳  孙金铎 《钢铁》2003,38(6):66-69
自焙炭块陶瓷砌体复合炉缸技术在大型高炉上的应用已有10年,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由于自焙炭块自身的特性,应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通过对国内大型高炉应用自焙炭块陶瓷砌体复合炉缸技术的全面调查,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0.
制备了一种工作温度约1 173 K的C/C复合材料抗氧化复合涂层,它由磷酸盐过渡层和陶瓷相阻挡层构成,通过与单一陶瓷相涂层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它的抗氧化机理。涂覆有该复合涂层的C/C复合材料试样,在空气中1 173 K时氧化10 h的失重率为11.25%,氧化失重率为9.84×10~(-5)g/(cm~2·min),而且其氧化失重率随氧化时间延长而降低;4 h内经过30次从1 173 K至室温急冷急热循环后,失重率为6.38%,涂层基本完好,说明涂层在温度不超过1 173 K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热震性。该种涂层适合于中温下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