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15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26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1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雪莲果不同部位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了雪莲果中叶、花、果Co、Cr、Cu、Zn、Ni、Fe、Mn和Pb微量元素的含量。其方法的回收率为98.0%~107.6%,RSD值在0.36%~1.55%之间。其测定结果表明:在雪莲果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叶片微量元素的含量最高,其次为花、果(块根)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叶、花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Fe>Zn>Mn>Cu>Co>Ni;果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与叶、花有一定差异,为Mn>Fe>Cu>Zn>Ni>Co;叶、花、果中均未检测出Pb和Cr。  相似文献   
42.
柑橘属果皮渣制备膳食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橘属果皮渣作为柑橘加工的副产物,其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生理功能。本文重点综述柑橘属果皮渣中膳食纤维的化学组成和制备方法,对其理化特性、生理功能的研究情况展开论述,并讨论柑橘属果皮渣膳食纤维在食品工业中的综合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43.
比较了9个柑橘品种的柑橘皮总黄酮含量及黄酮成分,并对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对铁离子的还原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品种间柑橘皮总黄酮含量及黄酮成分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黄酮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品种分别为南丰橘和福建蜜柑,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9.68,5.28 mg/g;福建蜜柑中柚皮苷的含量较多,江西柳橙、江西脐橙、南方蜜橘和江西蜜柑中橙皮苷的含量较多。9个品种柑橘皮总黄酮含量与其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之间线性无关,即总黄酮含量高的品种其抗氧化水平不一定高。  相似文献   
44.
果蔬品质安全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果蔬产量和销量均居世界首位, 生产和消费正由产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对果蔬品质安全检测的要求与日俱增。当前, 果蔬采后品质分级、安全检测和货架期评价尚处于人工或简单机械的粗略检测阶段, 果蔬的内在组分和内部缺陷采用破坏性抽检, 货架期采用人工经验式, 效率低且成本高。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具有无损伤、快速绿色、适于现场检测和在线分析等优势, 适于构建果蔬快速、高精度、智能化的检测系统。本文分析了果蔬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需求, 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分别从果蔬内部光传输特性、内在组分检测、隐形缺陷判识、货架期评价4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蔬品质安全检测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深入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蔬品质安全检测中的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了解决思路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5.
建立了同时测定果蔬中5种防腐杀菌剂(2.4-二氯苯氧乙酸、乙萘酚、乙氧基喹、对苯基苯酚、联苯醚)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用V(水):V(乙醇)=50:50超声萃取,过固相萃取小柱分离,浓缩定容,经ZORBAX Extend XDB-C_(18)柱分离,以V(甲醇);V(水)=30:70(pH=8.0)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5种防腐杀菌剂分离良好并排除了样品中杂质峰的干扰,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5.7%~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81%~1.81%。检出限0.03~0.12 mg/L。  相似文献   
46.
对杭州市部分超市随机抽取的10种果脯蜜饯中霉菌污染情况及污染菌相调查显示:10种果脯蜜饯的霉菌总数超标率达100%。污染的霉菌有14个菌属,优势菌群为曲霉属,占总数的62.53%,其次为青霉属,占总数的18.56%。  相似文献   
47.
应用超声波提取技术,研究了楮实子油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着重优化了提取功率、时间和料液比对楮实子油提取率的影响,经优化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提取功率285.18 W,时间62.21 min,料液比1:10 g/mL,温度45℃,提取1次,在此工艺条件下楮实子油的提取率的理论值为27.79%。并对理化性质做了简单的测定。  相似文献   
48.
Foodborne diseases are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the world. The bacterial resistance against presently used antibiotics is becoming a public health issue; hence, the discovery of new antimicrobial agents from natural sources attracts a lot of attention.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oligogalacturonide from commercial microbial pectic enzyme (CPE) treated citrus pectin, which exhibits antioxidant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against 4 foodborne pathogens including 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aphylococcus aureus,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as assessed. Pectin hydrolysates from CPE hydrolysis exhibite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However, n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pectin was observed. Citrus oligogalacturonide from 24‐h hydrolysis exhibited bactericidal effect against all selected foodborne pathogens and displayed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at 37.5 μg/mL for P. aeruginosa, L. monocytogenes, and S. Typhimurium, and at 150.0 μg/mL for S. aureus.  相似文献   
49.
柑桔类果汁的脱苦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简要介绍了脱除柑桔类果汁苦味的一些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代谢脱苦法、屏蔽脱苦法、吸附脱苦法、酶法脱苦、固定化细胞脱苦、超临界CO2脱苦、超临界CO2脱苦法、膜技术脱苦、基因工程脱苦。  相似文献   
50.
为开发研制新型植物源柑橘保鲜剂,测定了13种植物精油对柑橘主要致腐菌意大利青霉和指状青霉的抑菌作用,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并进行了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和柑橘损伤接种试验。结果显示,13种植物精油中抑菌效果最佳的是丁香、牛至以及桂皮,对意大利青霉的抑菌圈分别为35.81、39.32、43.11 mm,指状青霉的抑菌圈分别为21.5、27.89、39.03 mm。这3种植物精油对意大利青霉菌的MIC分别为0.05%、0.05%、0.012 5%,MBC分别为0.1%、0.05%、0.012 5%,对指状青霉菌的MIC分别为0.1%、0.1%、0.012 5%,MBC分别是0.2%、0.1%、0.012 5%。0.1%的丁香、牛至和桂皮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100%。在损伤接种试验中发现指状青霉的致病力大于意大利青霉菌,对照在第4天贮藏中腐烂面积为10.19 cm2,约为意大利青霉的8倍。0.1%牛至、丁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