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032篇 |
免费 | 8376篇 |
国内免费 | 460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732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5139篇 |
化学工业 | 18661篇 |
金属工艺 | 8339篇 |
机械仪表 | 2861篇 |
建筑科学 | 7824篇 |
矿业工程 | 1687篇 |
能源动力 | 2722篇 |
轻工业 | 3526篇 |
水利工程 | 695篇 |
石油天然气 | 1192篇 |
武器工业 | 1107篇 |
无线电 | 613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3849篇 |
冶金工业 | 3529篇 |
原子能技术 | 543篇 |
自动化技术 | 147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1篇 |
2024年 | 1979篇 |
2023年 | 1857篇 |
2022年 | 2131篇 |
2021年 | 2984篇 |
2020年 | 3410篇 |
2019年 | 2986篇 |
2018年 | 2569篇 |
2017年 | 3052篇 |
2016年 | 3056篇 |
2015年 | 2869篇 |
2014年 | 3970篇 |
2013年 | 4199篇 |
2012年 | 5166篇 |
2011年 | 5799篇 |
2010年 | 4423篇 |
2009年 | 4708篇 |
2008年 | 4013篇 |
2007年 | 5084篇 |
2006年 | 4568篇 |
2005年 | 4035篇 |
2004年 | 3253篇 |
2003年 | 2917篇 |
2002年 | 2412篇 |
2001年 | 1957篇 |
2000年 | 1754篇 |
1999年 | 1298篇 |
1998年 | 1109篇 |
1997年 | 887篇 |
1996年 | 718篇 |
1995年 | 578篇 |
1994年 | 516篇 |
1993年 | 422篇 |
1992年 | 292篇 |
1991年 | 250篇 |
1990年 | 184篇 |
1989年 | 149篇 |
1988年 | 86篇 |
1987年 | 53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46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3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3篇 |
1979年 | 11篇 |
1976年 | 3篇 |
1955年 | 4篇 |
1951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研究了并捻张力、并捻捻度对Coolmax/棉并捻复合纱强伸性能、毛细芯吸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oolmax长丝与棉纱不同并捻张力搭配对复合纱强伸性能有显著影响,复合纱断裂强度、毛细管芯吸高度都有临界捻度。优选出DTY8.33tex/34f Coolmax长丝与JC9.7tex棉纱并捻复合纱线的并捻工艺为:Coolmax长丝并捻张力10eN,棉纱并捻张力20eN,S向并捻,复合纱线捻度为60捻/10cm。 相似文献
972.
为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胺复合导电纱线,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长丝纱为基材,对其进行常压等离子体预处理后采用基于原位聚合的纱线连续导电处理方法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胺(UHMWPE/PANI)复合导电纱线。利用制得的复合导电纱线制备了圆筒状纬平针织物作为应变传感器,进行了传感织物的应变-电阻传感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导电针织物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电阻传感性能,其电阻随应变的增大先增大,至一定值后随着应变的增大而减小。传感织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在应变小于20%时,其传感因子可达30以上。多次拉伸时,传感织物的传感重复性逐渐提高,拉伸3次以后,传感织物表现出良好的传感重复性。 相似文献
973.
974.
研究超声波低功率(100 W)、中功率(300 W)和高功率(450 W)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12、24 min)对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体系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流变学实验显示低、中功率超声波处理形成的凝胶结构致密均匀、弹性模量G’较高,且300 W条件下处理24 min时,样品凝胶性质最好。采用光谱学实验验证后发现,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体系构象的变化是影响其凝胶性质的主要因素;拉曼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改变了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以及色氨酸、酪氨酸所处的微环境,暴露疏水性基团,使其更易与大豆卵磷脂发生疏水相互作用,且低、中功率条件下超声波对大豆分离蛋白和磷脂交互作用的影响较大。超声波功率进一步增大(450 W)使大豆分离蛋白发生不溶性聚集,减弱了与磷脂间的相互作用,复合体系的功能性质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975.
本研究以优化千斤拔黄酮-β-环糊精包合工艺,并验证包合物的增溶作用为目的。在预实验基础上,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验证了千斤拔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然后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总评归一值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千斤拔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预实验结果表明千斤拔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已经形成,响应面实验显示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千斤拔黄酮投料比(质量比)5.5∶1、包合温度43℃、包合时间3.8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千斤拔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为44.68%,包合物得率为73.12%,溶解度测定结果表明将千斤拔黄酮利用β环糊精包合后,可使千斤拔黄酮在水中溶解度由(22.86±0.62)mg提高到(106.58±0.95)mg。千斤拔黄酮与β环糊精可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包合物的形成可使千斤拔黄酮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提高,为千斤拔黄酮口服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6.
由于不锈钢中含有Cr、Ni、Ti和Mn等铁族元素,与硬质合金刀片中的Co元素属于同族元素,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刀-屑黏结和元素扩散等问题,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以碳素钢45#为参考标准,从切削变形、载荷和加工硬化等方面分析不同种类不锈钢的切削加工性;进行刀具材质、结构和切削参数与不锈钢的切削匹配性研究,并进行参数优选;最后对不锈钢切削刀具的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不锈钢车削专用刀具设计方法,实现了高效切削和优异刀具使用寿命双重目标,研究数据以期为难加工材料的高效车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7.
为了进一步研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效应,采用简单的物理混合法制备了Ni/PVDF复合薄膜并在120℃下进行拉伸改性研究。结果表明:镍含量远低于渗流阈值的样品,通过拉伸实现了与渗流效应类似的介电常数剧增的拉伸渗流效应;在伸长倍数为2.3时介电常数急剧增大,最大增幅17倍(12→220),同时电导率也增大了4~5个数量级,薄膜有绝缘体向导体转变的趋势。介电常数随拉伸倍数增加而大幅增加,是因为复合薄膜中的镍颗粒在外力拉伸作用下,其分布、微观结构逐步发生变化,以致形成了杆状镍颗粒群和微平行电容器结构等导电网络,发生拉伸渗流效应;同时,电导率的大幅增加也符合渗流理论的特征。 相似文献
978.
热处理温度对氧化锡气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萍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4(2):62-66
利用硝酸氧化法、化学沉淀法合成了纳米SnO2及贵金属掺杂SnO2材料,并对合成材料进行了物相表征和气体灵敏度测量.结果表明:在400℃~900℃热处理温度范围内,SnO2的平均晶粒度随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均<40nm;纯SnO2材料的气体灵敏度随平均晶粒度的增大而减小,主要受尺寸效应控制,而贵金属掺杂SnO2的气体灵敏度受尺寸效应和催化效应共同控制;通过控制掺杂和热处理温度可改善SnO2的气敏性能,实现对可燃气体的普敏检测或选择性检测 相似文献
979.
根据美国制定造纸工业2020年议程的经验,探讨了从原料方针、产品结构、环保、节能降耗等诸方面入手,实现我国造纸工业现代化的途径。建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纲要,并在纳要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分步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80.
利用氩弧熔覆技术,以Ni粉、Mo粉、Zr粉、WC粉和B4C粉为原料,在Q235钢表面原位合成了(Fe,Mo,W,Ni)2B,(Fe,Mo,W,Zr)C0.7,(Fe,Mo,W,Ni,Zr)(B,C)增强α-Fe基复合材料涂层.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涂层组织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复合涂层无裂纹、无气孔.原位合成的增强相弥散分布于熔覆涂层中;复合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平均约1300HV左右;在室温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熔覆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其耐磨性约为基体的14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