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5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373篇
电工技术   251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545篇
化学工业   94篇
金属工艺   30篇
机械仪表   170篇
建筑科学   139篇
矿业工程   31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38篇
水利工程   30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94篇
无线电   9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6篇
冶金工业   53篇
自动化技术   143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转型加快期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社会组织作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重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形成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合力,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从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参与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合作路径及其保障机制等切入点出发,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2.
王睿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12):3583-3586
通过多目标优化和动态合作博弈理论,定义了联盟中多主体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了能够适应动态环境的基于合作博弈的多主体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的组成一方面能够利用主体的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够充分考虑动态联盟的特征,适合大规模网络中多主体协作,避免模型中主体理性和团体理性的冲突。基于所提出的多主体目标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联盟效用分配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联盟效用分配算法能够使多主体根据最优共识原则,分配各方的合作效用,从而达到多赢的帕累托最优局面。  相似文献   
63.
文章针对目前应用共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应用共享的原理入手,对应用共享的一个核心问题--共享机制以及按共享机制的分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讨论了应用共享的实现过程所涉及到应用共享实现方法.并通过协同设计工具及系统的开发对实现应用共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对较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4.
周峰  吴炎烜 《自动化学报》2015,41(1):180-185
研究了leader有控制输入且followers未知该输入条件下的线性多智能 体一致性跟踪问题.提出两种一致性跟踪算法,证明两种算法在leader到followers存在一棵 有向生成树且follower间拓扑是有向条件下,网络就能跟踪leader的状态.对于第一种算法,节点根 据相邻节点或leader的状态来求解其控制输入,并基于代数Riccati不等式给出 连续情形下算法稳定性条件.第二种算法直接利用相邻节点或leader的状态,使followers在上述网络条件下跟踪leader的状态,同样基于代数Riccati不等式给出算法稳定性条件. 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Bootkit通过将加载时间点提前到引导阶段,能够对其操作系统下的恶意行为进行隐藏以绕过多数安全软件。为此,对Bootkit的动态行为隐藏机制进行形式化建模,扩展协同隐藏机制以揭示Bootkit高隐蔽性,并且利用大部分Bootkit在磁盘上隐藏恶意PE文件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一种PE文件匹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磁盘隐蔽扇区中匹配特定的模式串以寻找潜在的恶意PE文件,在针对Bootkit样本的检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6.
协作频谱感知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多径和阴影的影响,然而现有协作频谱感知方案均假设各认知用户处于静止状态,未考虑认知用户在协作感知期间的移动对检测性能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在集中式频谱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认知用户移动状态下的协作检测模型,使主用户处于静止状态,认知用户以一定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移动认知用户速度的增大,运用线性融合规则的移动认知用户与静止认知用户协作检测性能均逐渐降低,因此需选择移动速度较小的认知用户作为协作对象以提高频谱感知的整体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67.
基于集散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无人机协同分区搜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无人机在对大范围目标区域执行协同搜索任务时搜索资源分配不均、容易因频繁转场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借鉴集中式控制和分布式控制结构的优点,建立了集散式多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协同搜索结构体系,通过聚类分析和V图划分等方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分区,结合各子区域任务特点对无人机群进行搜索任务分配,并采用一种经改进后可有效增大UAV预测范围的预测控制模型,研究了动态环境下多UAV集散式协同分区搜索问题,最后,将所提方法与常见几种协同搜索方法进行对比仿真,获取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目标发现概率和搜索效率方面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8.
基于实验室“安全生产协同监管”项目,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 Android 操作系统的应急救援协作系统。通过对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模式的抽取,描述了基于XMPP协议的救援群体的协作沟通,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框架以及各功能模块实现过程。并且文章对共享数据的并发操作及一致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9.
针对高校科研能力评估过程中存在的多因素、高非线性特点,经典评估模型主观性较强,导致模型评估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协同智能水滴算法IWD和粗糙集块神经网络RBNN的高校科研能力评估模型。首先,引入智能水滴算法,并针对传统智能水滴算法固定旁域搜索范围不利于提升算法搜索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局部空间自动缩放算法LSAS,该算法根据当前种群最优个体,自动调整下一步搜索空间大小,对进化过程进行指导,提高算法的进化效率;其次,基于粗糙集理论对高校科研能力数据进行特征预处理,简化数据计算量;最后,对块神经网络和粗糙集参数进行编码,并对高校科研能力模型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此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快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70.
The problem of cooperative synchronization of nonline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time delay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works about synchronization (or consensus) of multi‐agent systems,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a more general framework by considering nonline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time delays and impulsive disturbances.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is sufficiently general to include a class of delayed chaotic systems. Based on the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and algebraic graph theory, sufficient conditions are presented to guarantee the cooperative exponential synchronization for these multi‐agent delayed nonlinear systems. These conditions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which can easily be checked by existing software tools. It is seen that the Lyapunov functions must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graph topology to prove synchronization. The well‐known master–slave (drive‐response) synchronization of two chaotic delayed systems is a special case of this paper, and therefore, the results in this paper are also useful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secure communic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algorithm.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