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1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176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321篇
化学工业   1076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105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298篇
轻工业   2763篇
水利工程   55篇
石油天然气   3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7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4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纤维素是自然界一种最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本文从玉米地土壤中分离出 1 株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菌株J-N3。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分离培养基和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初筛,再将筛选到的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并测定酶活。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得知,菌株J-N3为芽孢杆菌属( Bacillus)。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得到酶最适pH为6.0时,最适反应温度为50 ℃。玉米秸秆经菌株 J-N3处理20 d 时,秸秆失重率及纤维素分解率分别达到26.22%、31.01%。  相似文献   
22.
工矿企业产生的铬渣、含铬废水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土壤铬污染严重,迫切需要寻求低成本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提出腐解稻草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提取液洗脱铬污染土壤的技术,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以2种铬污染土壤(总铬含量为分别为121.54、941.90 mg/kg,六价铬含量分别为119.90、856.90 mg/kg)为研究目标,采用振荡淋洗法考察了固液比、淋洗时间、淋洗次数等因素对土壤中总铬、六价铬洗脱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淋洗前后铬形态变化及淋洗后土壤残留六价铬的持续钝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稻草经35 d腐解后的DOM提取液洗脱土壤中铬效果最佳,确定为最佳淋洗剂;固液比1:15、淋洗4h/次、淋洗2次为最佳淋洗工艺条件,该条件下,2种铬污染土壤总铬分别洗脱了47.79%、85.92%,六价铬含量分别削减了51.76%、95.09%;DOM提取液呈弱碱性,包含大量羧基、羟基及酚类物质,对水溶态、弱酸提取态和残渣态铬有较好的洗脱效果,有效降低了土壤环境风险,且能持续钝化淋洗后土壤中残余的六价铬。  相似文献   
23.
给出了龙头体液压-齿轮-齿条圆弧分型抽芯压铸模实用结构,论述了模具的浇铸系统、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该模具采用扇形龄轮-齿条机构实现龙头体铸件的侧向圆弧分型抽芯,同时通过相应的两套斜销滑块机构分别实现龙头体铸件另外两个方向的侧向分型抽芯。  相似文献   
24.
预处理方式对小麦秸秆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仲谨  李小燕  郭焱 《精细化工》2006,23(1):16-19,24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合成高吸水性树脂需首先对秸秆进行预处理,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了预处理方式如酸处理、碱浸泡、氨水浸泡、碱蒸煮及其联合处理对秸秆及高吸水性树脂的影响;用晶相显微镜、IR等表征了处理前后秸秆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及树脂的化学结构等;结果表明,比较理想的预处理方式是碱蒸煮处理〔w(NaOH)=14%的水溶液、150℃、0.6 MPa、30 m in〕结合浓度为1 mol/L的硝酸在100℃下处理30 m in,及w(NH3.H2O)=10%的氨水室温浸泡48 h结合浓度为1 mol/L的硝酸在100℃下处理45 m in;两种方式所得高吸水性树脂吸收纯水的质量倍率分别为405 g/g和293 g/g,吸收w(复混肥)=0.1%的水溶液的质量倍率分别为124 g/g和82g/g〔复混肥中w(N)=w(P)=w(K)=10%,N、P、K分别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存在〕。  相似文献   
25.
A novel techniqu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econdary fatty amid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technique for the synthesis of monosubstituted fatty amides at low temperature and ambient pressure was developed. This method involved the condensation of an amine with a triacylglycerol. The primary amine (ethyl,n-butyl,n-hexyl andn-octyl were tested) acted as reagent and solvent for the fatty substrates. No additional organic solvent or catalyst was added. Tallow, vegetable oils and fish oil all served well as substrates, as did pure tripalmitin. The rate of amidation was dependent upon temperature and the ratio of fat to amine.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conducted with tallow andn-butylamine at a fat:amine molar ratio of 1:16, amidation could be carried out at 20°C, producingn-butyltallowamide in 83% yield in 24 hr. When the fat:amine molar ratio was reduced to 1:8, and the temperature raised to 45°C, the amide yield was 87.6% in 24 hr. When the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at the boiling point ofn-butylamine (78°C) and at a fat:amine ratio of 1:8, the amide yield was 93.2% in 4 hr. The reaction progressed more rapidly with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amines. The identity and purity of the amides was assessed by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and infrared and C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相似文献   
26.
超滤-反渗透集成工艺处理玉米酒糟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秀  王建刚  邱俊  张维芬 《化学工程》2007,35(8):42-44,56
研究了玉米酒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玉米酒糟废水的膜分离过程,开发了处理玉米酒糟废水的超滤-反渗透集成工艺。超滤选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6 000的GR81PP膜平板分离器,入口压力控制为0.6 MPa,操作温度为50℃;反渗透选用标准脱盐率为90%的ESNAI-4040卷式膜分离器,入口压力控制为2.2 MPa,操作温度为40℃。反渗透透过液中蛋白质的平均截留率为94.70%,甘油的平均截留率为65.15%,COD值降到1 000 mg/L左右,可作为工艺回用水,而且反渗透浓缩液中可回收甘油等有用物质,超滤浓缩液可浓缩成饲料,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7.
利谷隆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允成  赵云和  朱杰丽  张宇  范志先 《农药》2006,45(2):119-120,12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测定了利谷隆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喷施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2812.5g a.i./hm^2)测出在玉米植株上的残留量较低,施药后14d的残留量仅为0.08mg/kg;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为7.02mg/kg,半衰期为2.1d,据施药后第14d采样,消解率为72%。利谷隆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28.
探讨了氧化玉米淀粉粘合剂的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初步分析其变质机理,以此为依据制备得到高稳定性的产品。  相似文献   
29.
以玉米黄粉酶解液为氮源应用于黄原胶发酵培养基,探讨了蛋白酶种类、玉米黄粉酶解液添加量和酶添加量等因素对其发酵黄原胶粘度和产胶率的影响,并优化了复配氮源的种类及其复配比例。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液作为氮源发酵黄原胶的粘度和产胶率优于其它蛋白酶解液;当酶解液添加量为6%、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8kU时,发酵黄原胶的粘度和产胶率可以达到4235cp和24.4g/L。大豆蛋白与玉米黄粉酶解液复配效果优于与棉籽粉、豆粕粉、花生粉的复配;玉米黄粉酶解液与大豆蛋白复配比为3:7时,发酵黄原胶的粘度和产胶率可以达到5833cp和32.4g/L,与单独以大豆蛋白为氮源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为提高玉米黄粉资源利用率、降低黄原胶的发酵生产成本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0.
玉米浆为有机氮源的L-乳酸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细菌厌氧发酵生产L-乳酸,以降低L-乳酸生产成本为主要目的,实验以玉米浆为有机氮源,以硫酸铵为主要无机氮源,研究了不同接种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就以玉米浆替代酵母粉、豆粕水解液、生物素为有机氮源的L-乳酸发酵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实验证明了玉米浆做为有机氮源用于L-乳酸发酵的可行性。在保证生产能力的同时,使用玉米浆为有机氮源对进一步降低L-乳酸生产成本,减少玉米浆对环境的污染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