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1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176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321篇
化学工业   1076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105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298篇
轻工业   2763篇
水利工程   55篇
石油天然气   3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7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4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秸秆还田环境下土壤氨挥发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还田对于农业面源污染和氨排放具有一定影响,监测氨挥发浓度是研究其排放规律的前提条件。本文研究氨近红外光谱特性并建立浓度反演算法模型,重点优化相关性分析和温度修正功能。利用开放式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建立氨区域监测系统,于2015年在安徽涡阳秸秆还田示范区开展监测实验,研究玉米和小麦种植情况下的土壤氨挥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氨浓度具有日变化趋势:白天浓度上升在正午达到最高值,逐步降低到夜间至最小值。夏、秋季典型小时浓度变化范围为0.6 10-3 ~1.34 10-3mmol/mol和1.14 10-3 ~1.82 10-3mmol/mol,秋季玉米和夏季小麦秸秆还田的最大氨日均浓度为4.6 10-4mmol/mol和1.7 10-3mmol/mol,还田一个多月后氨浓度明显上升,并存在一定季节性差异。近红外光谱技术为明晰土壤氨排放规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2.
对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破碎现状、产生破碎的原因进行了浅析,同时提出了在现有工艺设备条件下降低玉米破碎率的主要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3.
γ辐射玉米淀粉-MMA固相接枝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60Co—γ射线,研究了玉米原淀粉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室温和剂量率为125Gy/min条件下的固相共辐射接枝反应,考察了辐照剂量、多羟基的小分子反应介质和单体配比等因素对接枝率G、接枝效率GE和单体转化率C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方法鉴定了淀粉-MMA接枝共聚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5kGy时,G、GE和C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当辐照剂量为5kGy~50kGy时,辐照剂量对C几乎无影响;水和乙二醇对CS接枝MMA反应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甘油的促进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开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方法利用玉米秸皮进行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并对制备的微晶纤维素的成分、含量及不同制备条件下微晶纤维素的聚合度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当反应时间为69 min,反应温度为50℃,纤维素酶质量为0.98 g时,玉米秸秆皮微晶纤维素的聚合度取得最优值为104;同时,利用响应面法分析了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回归方程,根据方差分析结果,所建立的方程具有极显著性。结论玉米秸皮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在喷墨打印纸制备产业的应用,为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5.
微孔淀粉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糖化酶、淀粉酶部分的降解玉米淀粉制备微孔淀粉,通过对吸油率的测量,研究微孔淀粉吸油率随着糖化酶、淀粉酶不同的浓度、时间和pH值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微孔淀粉的时间、温度、pH值和淀粉酶用量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96.
在北京地区开展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水量的夏玉米田间试验,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和夏玉米产量,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水量对土壤水分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2012年是丰水年份,在相同土层各灌水处理之间的土壤水分分布差异性较小;各灌水处理耗水总量随着灌水量的减小而减小,但在丰水年份均能满足夏玉米需水的需要,各灌水处理夏玉米全生育期内土壤蓄水供水基本平衡;各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减小而增大,30豫( ET0-P)的灌水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在研究区种植夏玉米若采用30豫( ET0-P)的滴灌灌水方式进行灌溉,耗水量为368.5 mm,灌水量仅为42.9 mm,夏玉米减产幅度较低,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实现高效用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7.
农作物秸秆缓冲包装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2,他引:5  
研究了以农作物秸杆为主要原料制备缓冲包装材料,结果表明:利用玉米秸杆的芯部为主要原料,选择合适的粘合剂;通过模压成型工艺,能够得到性能良好的缓冲包装材料。影响玉米秸杆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因素主要有粘合剂、预处理和粒径等。开展该研究对保护环境、节约矿物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的微生物降解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光学显微分析测试方法,以原玉米淀粉为参照,对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过程进行了详尽地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非晶淀粉颗粒松散的无定形结构以及形成的爆裂孔,大大提高了微生物降解反应活性,在微生物作用下,从淀粉颗粒的爆裂孔开始,沿着淀粉颗粒爆裂孔逐步深入,直至最后将淀粉颗粒完全降解,而原淀粉颗粒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淀粉颗粒表面没有明显的孔洞,因此生物降解活性在同样条件下,要远远低于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碱性蛋白酶Alcalase AF 2.4 L水解玉米蛋白时,pH值和酶浓度对蛋白质转化率的影响,得到了实验范围内的最佳工艺条件:水解温度55℃,碱性蛋白酶加入量2 ml(90 947 U/ml),pH值9,底物浓度0.1 g/ml,水解时间1 h.在此最佳条件下,蛋白质的水解度可达31.1%.  相似文献   
1000.
试验分3个组,研究在不同生长阶段用不同比例稻谷替代玉米对肉用仔鸡生产、屠宰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21日龄时,3个组间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2~42日龄时,试验Ⅱ组与试验Ⅰ组、对照组比较只均增重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只均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42日龄时,试验Ⅱ组腹脂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及对照组(P<0.05);3个组间在各生长时期其他屠宰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时,试验Ⅰ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较试验Ⅱ组、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3个组间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血清尿素氮浓度较其他两组显著增高(P<0.05);42日龄时,试验Ⅱ组血清尿素氮浓度较其他两组显著增高(P<0.05),3个组间其他各血液生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用稻谷替代日粮中40%的玉米,对肉仔鸡各生长阶段生产、屠宰性能无影响.稻谷完全替代玉米,对肉仔鸡1~21日龄时生产、屠宰性能影响不显著,22~42日龄时只均增重、腹脂率显著降低;但42日龄时体重基本符合AA肉鸡上市要求,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特别是42日龄时指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