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8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424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69篇
化学工业   266篇
金属工艺   62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88篇
矿业工程   583篇
能源动力   2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67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9篇
冶金工业   245篇
原子能技术   995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选取某铀尾矿库周边潜水以及下降泉为研究对象,研究放射性核素铀在铀尾矿库周边水环境中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在垂直方向上,下降泉中铀的浓度远大于地下潜水中铀的浓度;在水平方向上,距离尾矿区越远,下降泉中铀的浓度呈下降趋势。铀在潜水和下降泉的分布特征可能受到铀在水溶液的存在形式、化学反应、微生物氧化以及降雨稀释作用下,核素发生了溶解、迁移和沉淀等系列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研究区域潜水中的总α和总β水平均低于我国放射性指标的指导水平,符合我国饮用水标准,居民饮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2.
为了高效浸出花岗岩型铀矿石中的铀,采用黑曲霉两步法和化学氧化联合浸出,研究预培养时间、浸出时间和不同氧化剂及其用量对浸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曲霉两步法浸出时,采用预培养36 h的黑曲霉浸铀,浸出时间为72 h时,铀浸出率最高,为59.34%,随着预培养时间和浸出时间的延长,铀浸出率显著下降。加入MnO2、NaClO3和H2O2三种氧化剂对铀浸出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加入2.5%(与矿石质量比)的MnO2时,浸铀效果最佳,铀浸出率最高可达74.09%,与未加氧化剂相比,铀浸出率提高了14.8%。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研究区内前期勘查工作铀矿成矿条件研究尚不深入的问题,为实现区内铀矿找矿突破,本文通过对乌里雅斯太凹陷的构造演化特征、蚀源区铀源条件、含矿目的层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后生蚀变特征、铀矿化特征及白垩系沉积建造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合研究区钻孔、连井剖面等资料,综合探讨了乌里雅斯太凹陷砂岩型铀成矿环境及条件,认为盆缘的富铀花岗岩体为沉积盆地提供了丰富的铀源,中生代后期构造反转形成的剥蚀天窗为含铀含氧水的渗入、渗出提供了通道,凹陷北缘陡坡带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微相发育部位是该区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点方向,下白垩统赛汉组为主要找矿目标层位,找矿类型以层间氧化带型为主,次为潜水氧化带型。研究区各种成矿要素匹配良好,具备形成中型以上的砂岩型铀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994.
原地破碎浸铀的机理探讨--以浙赣火山岩铀矿床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赣火山岩铀矿床为例,通过铀矿石工艺矿物学和浸矿过程化学作用分析,讨论了原地破碎浸铀过程中,铀及其他金属在硫酸溶液作用下的迁移与富集作用;指出在浸铀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影响浸矿效率的地球化学分层问题,并提出利用细菌浸铀和改善布液方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针对某硬岩型铀矿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含量占50%条件下的铅银浮选尾矿进行了铀的正浮选试验研究,该铅银浮选尾矿含铀377g.t-1,主要含铀矿物为铌钛铀矿。经过两粗两精一扫闭路试验流程可以获得铀品位5465 g.t-1、二氧化铈品位5406 g.t-1、铀回收率89.04%、二氧化铈作业回收率69.29%的铀精矿,铀精矿作业富集比14-15倍,87.67%的含钙矿物被脱除。  相似文献   
996.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纳岭沟铀矿床铀含量明显不同的两种灰色砂岩进行了岩心观察、薄片镜下鉴定、扫描电子显微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讨论了不同灰色砂岩中黏土含量的变化及其变化机制,最后总结了纳岭沟铀矿床的黏土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研究表明纳岭沟铀矿床的黏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和蒙皂石,绿泥石和伊利石含量较低,未见伊利石-蒙皂石混层和绿泥石-蒙皂石混层。伊利石多以薄膜状包裹在碎屑颗粒表面,高岭石多呈蠕虫状、书叶片状分布在碎屑颗粒表面及颗粒之间,蒙皂石多以片絮状、蜂窝网状存在于碎屑颗粒之间和碎屑颗粒表面。黏土总量和绿泥石在两种灰色砂岩中相差不大,高岭石和伊利石在矿化灰色砂岩中含量高,在原生灰色砂岩中含量低,而蒙脱石与之相反。含氧含铀层间水对原生灰色砂岩的改造引起长石的溶解,促进了高岭土的形成。纳岭沟铀矿床的铀并不是主要赋存在黏土矿物中,而更有可能主要赋存在有机质当中,为该铀矿床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改善由样品密度不同、厚度不同引起的测量误差,笔者采用压片法制样,然后密封于样品盒达到平衡,通过152Eu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进行内标校正,在高纯锗(HPGe)γ谱仪上测定铀矿石中镭的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3%,与射气法结果进行比较,相对误差在-5.31%~6.62%之间,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可操作性强,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998.
根据近5年来华北片区铀矿冶辐射环境安全监督管理实践,对华北片区铀矿冶设施的特点、铀矿冶辐射安全监管现状、辐射环境安全状况、产生辐射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相关管理措施与建议,为我国铀矿冶设施的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r)改性的蛭石对U(Ⅵ)的吸附行为,以及有机改性蛭石(吸附剂)用量、pH值、铀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有机改性蛭石吸附U(Ⅵ)效果的影响,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FT-IR和SEM探讨了其相关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增加吸附剂用量、延长吸附时间和降低铀初始质量浓度都能提高有机改性蛭石对铀的去除率,最佳吸附pH值为6.5左右,120 min达到吸附平衡;用絮凝剂协同吸附能提高有机改性蛭石对铀的吸附效果;有机改性蛭石对铀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线,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有机改性蛭石吸附铀前后的FT-IR表明,-OH、Si[CDS1]O等基团起重要作用;SEM分析表明,有机改性蛭石吸附U(Ⅵ)引起其形态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00.
Utilization of natural uranium (nat-U) and thorium as fertile fuel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in a Gas Turbine – Modular Helium Reactor (GTMHR) using reactor grade plutonium as driver fuel. A neutronic analysis for the full core reactor was performed by using MCNP5 with ENDF/B-VI cross-section library. Different mixture ratios were tested in order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mixture ratio of fertile and fissile fuel particles that gives a comparable keff value of the reference uranium fuel. Time dependent calculations were performed by using MONTEBURN2.0 with ORIGEN2.2 for each selected mixture. Different parameters (operation time, burnup value, fissile isotope change, etc.) were subject of performance compariso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burnup values were close to each other with nat-U and thorium, namely 3205 days and 176 GWd/MTU for the former and 3175 days 181 GWd/MTU for the latter fertile fuel. In addition, the fissile isotope amount changed from initially 6940.1 kg–4579.2 kg at the end of its operation time for nat-U. These values were obtained for thorium as 6603.3 kg–4250.2 kg,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