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38篇
综合类   85篇
化学工业   112篇
金属工艺   43篇
机械仪表   92篇
建筑科学   49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46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44篇
武器工业   47篇
无线电   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0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在迎面风速1~4m/s、雷诺数100~500,迎风面尺寸600mm×550mm以及环境温度20℃工况条件下,测试了微通道换热器空气侧阻力,对比分析了测试结果与不同关联式计算结果,表明现有不同关联式间预测结果相差较大,其中Davenport的关联式与实验值较为接近,但实验值也仅有其预测值的55%~66%。实验也表明微通道换热器空气阻力与换热量和迎风面积相同的平翅片圆管换热器空气阻力相当,认为独特的扁管结构和较小的换热器厚度是其减小空气阻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2.
小管径椭圆管开缝翅片换热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管径椭圆管开缝翅片换热器空气侧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影响其换热性能的2个主要参数椭圆管偏心率和开缝翅片开缝错列高度分布进行优化,与传统管翅式换热器换热性能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当椭圆管两轴之比Rx:Ry=2:3(偏心率),开缝高度分布为0.8 mm,0.6 mm和0.4 mm时,换热效果最好。与传统管翅式换热器相比,小管径椭圆管开缝翅片换热器换热系数提高10%~20%,而压降几乎相等,总体换热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73.
某天然气装置再生器空冷器翅片管管束发生泄漏。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翅片管泄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天然气中含有腐蚀性介质,介质中的二氧化碳使管内壁出现酸性水腐蚀环境,在水相部位管壁腐蚀明显减薄,二氧化碳分压较高引起严重的局部腐蚀,以至穿孔并最终发生泄漏。  相似文献   
74.
进行了小口径尾翼修正弹气动外形设计,并对其进行气动仿真,得出了阻力、升力、翻转力矩、导转力矩等空气动力数据.在分析小口径尾翼修正弹气动特性的基础上,对其大量气动数据进行方程拟合.通过气动和动力学仿真,模拟修正弹修正过程,对小口径尾翼修正弹飞行稳定性和修正能力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全弹气动布局、飞行稳定、电机有效控制的条件下,经气动外形设计的小口径尾翼修正弹具有良好的飞行稳定性和修正能力.  相似文献   
75.
空气横掠矩形翅片椭圆管束换热规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uent软件对矩形翅片椭圆管束空气侧的对流换热情况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流速下翅片表面温度分布,分析了迎面风速与换热系数之间的关系,随着速度的增大,空气侧的换热系数增加,并拟合了换热计算公式。同时分析了不同翅片间距对换热的影响因素,随着翅片间距的增大,空气侧换热系数增加,而且随着Rg数的增加,换热的强化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6.
为研究等截面一维直翅优化问题,从Schmidt最优翅片形状假定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一种优化的直翅周线表达式,并找出了优化后的翅片散热效率与其几何外形之间的关系。在优化后的直翅精确解基础上,针对实际工程设计中,在散热效率与精确解偏差不大于0.12%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导出翅片所能采用的近似周线方程,为等截面直翅的工程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The low therm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ir used as a heat transfer fluid in the solar collectors with thermal conversion require a fully developed turbulent flow. This increases the thermal heat transfer between the absorber plate and the fluid, which clearly improves the thermal performances of the solar collector with obstacles arranged into the air channel duct. In the present work, we introduce, in solar collector, the offset rectangular plate fins, which are used in heat exchanger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showed the generated enhancement of thermal performance. The offset rectangular plate fins, mounted in staggered pattern, are oriented parallel to the fluid flow and are soldered to the underside of absorber plate.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heat transfer area per unit volume. High thermal performances are obtained with low pressure losses and in consequence a low electrical power consumption by the fan in comparison to the flat plate collecto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all so compared by using two types of transparent cover; double and triple.  相似文献   
78.
蝶形肋片省煤器在多灰烟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多灰烟气中,省煤器设计一般采用布置空间较大的顺列光管结构。然而,对已存在排烟温度偏高,省煤器磨损问题的锅炉,由于改造空间等条件的限制给这些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通过对蝶形肋片省煤器的产生过程、性能特点及应用前景的论述,说明了蝶形肋片省煤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9.
A correction factor to the theoretical fin efficiency of serrated fins, reported in Part 1 and Part 2 of this report, was derived for an inline arrangement experimentally. Th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using an open‐type wind tunnel with six kinds of test finned‐tubes made of copper, carbon steel and stainless steel, which were arranged in one to five rows. Heat transfer measurement was done by the local therm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derived correction factor for the 1st row was the same as for staggered arrangement reported in Part 3, for the 2nd and deeper rows, however, a further correction was needed, which may be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in the nonuniformity i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ver the fin surface.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Heat Trans Asian Res, 33(4): 258–269, 2004;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 DOI 10.1002/htj.20008  相似文献   
80.
分析了家用采暖炉及其系统的运行特点和要求。由热平衡方程出发,讨论了提高家用采暖炉热性能和降低成本的途径。对V型翅强化换热家用采暖炉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做了热性能试验,将其结果与上部带有环形烟道的家用炉和S型翅强化换热家用炉在性能和成本方面进行了比较。计算了V型翅和直翅的对流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