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2篇
  免费   2647篇
  国内免费   1653篇
电工技术   709篇
综合类   1089篇
化学工业   517篇
金属工艺   336篇
机械仪表   823篇
建筑科学   153篇
矿业工程   176篇
能源动力   154篇
轻工业   278篇
水利工程   71篇
石油天然气   119篇
武器工业   324篇
无线电   25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3篇
冶金工业   345篇
原子能技术   617篇
自动化技术   6505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495篇
  2022年   893篇
  2021年   925篇
  2020年   686篇
  2019年   498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433篇
  2016年   530篇
  2015年   581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826篇
  2012年   859篇
  2011年   904篇
  2010年   689篇
  2009年   744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818篇
  2006年   658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482篇
  2003年   386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逆向工程中直接从线激光扫描的数据云图中提取物体边界不仅繁琐而且精度也不好保证,为此提出建立线激光—机器视觉测量系统,先利用三日视觉获得物体初始边界,然后利用曲线延拓的方法并考虑影响延拓误差的因素,从而在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不同传感器信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2.
吴章海 《冶金分析》2022,42(4):57-63
准确、快速地测定含铁尘泥中有害元素,对含铁尘泥节能降废项目研究及综合利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验针对含铁尘泥试样因含碳量高,导致常规酸溶解方法如果不增加除碳步骤则很难完全分解试样的问题,采用高温熔融法将试样制成熔融液后倾倒于稀酸中溶解的方法,解决了碳含量高难溶解的问题。采用四硼酸锂-碳酸锂混合熔剂在高温下将试样熔融,熔融液高温倾倒于稀酸中制成澄清溶液,由于骤冷,试样炸裂成微小玻璃珠,无迸溅,操作简单,使得后续溶解过程快速完成,从而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P、Pb、K、Na、Zn共5种有害元素的方法。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含铁尘泥中P、Pb、K、Na、Zn,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在1.4%~5.7%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6%~110%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方法能够满足含铁尘泥样品中5种元素的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3.
张莹莹  白万里 《冶金分析》2022,42(10):43-50
铝用炭素材料无法采用普通酸溶解,需要经过灰化-熔融-酸浸取法或混合酸-微波消解法处理。实验选择灰化-偏硼酸锂熔融法处理样品,即:700 ℃下灰化6 h、1 000 ℃下偏硼酸锂熔融5 min、10%(V/V)硝酸浸取熔块,避免了高温处理样品引起某些测定元素的损失;同时对由熔剂引入产生的基体效应采用基体匹配法进行消除;选择Al 396.152 nm、Ba 455.403 nm、Ca 317.933 nm、Cr 267.716 nm、Fe 259.940 nm、K 766.490 nm、Mg 285.213 nm、Mn 257.610 nm、Na 589.592 nm、Ni 231.604 nm、P 177.495 nm、Si 288.158 nm、Ti 334.941 nm、V 292.402 nm和Zn 213.856 nm为分析线,在绘制校准曲线时进行基体匹配,实现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铝用炭素材料中15种元素的测定。方法中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 01%~0.000 3%,定量限为0.000 04%~0.001 0%。方法用于测定铝用炭素标准样品GPW-4、GPW-5、GPW-6中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为0.17%~10%;回收率为91%~107%;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4.
The effects of welding on the tensile and fatigue properties of fully annealed and cold-worked Fe-12Cr-20M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were evaluated. Room temperature and 500 °C tensile tests and room temperature cantilever beam fatigue tests were accomplished on specimens that contained autogenous bead-on-plate welds. The tensile and fatigue properties of the fully annealed material were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welding.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welded cold-worked material were also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a weldment. However, welding caused a large reduction of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cold-worked material. Fatigue cracks preferentially initiated at large Mn-Si inclusions that formed in the fusion zones of the weldments.  相似文献   
105.
将数据融合技术引入电梯群控系统中,建立了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模糊联结聚合神经网络模型,对影响电梯调度的各因素进行充分有效的数据处理后,得到的电梯控制参数作为电梯调度单元的输入.应用实例表明了该方法是方便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6.
金属基复合材料连接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拥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往往受到没有成熟连接方法的限制。为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对各种连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分析其各自的应用场合和限制条件,以便读者进行复合材料连接工艺选择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原理,对数据融合算法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评述,指出了数据融合技术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8.
��������еĶഫ������Ϣ�ں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应用到故障诊断领域还是近几年的事。文章主要论述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常用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9.
一种机械故障监测的信息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仕刚 《机床与液压》2003,116(6):325-327
在叶片振动故障监测过程中,单传感器的间断相位法只能测得叶片振幅值信息,本文应用两个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技术,通过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推理,得出了叶片振动频率信息,提高了传感器系统的有效性,消除了单个传感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以B7-H1为靶点,研制肿瘤免疫治疗蛋白疫苗。方法将人B7-H1胞外片段IgV区基因插入pQE-30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Ni2+-NTA亲和层析纯化蛋白,Westernblot鉴定。用纯化的rhB7-H1IgV蛋白免疫昆明小鼠,经ELISA、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技术和CDC试验测定融合蛋白及其抗血清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所构建的pQE-30-TT-B7-H1IgV表达载体,能稳定表达rhB7-H1IgV蛋白,经纯化后免疫昆明小鼠,可获得高滴度抗B7-H1抗血清。经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其抗血清可与HT-29/B7-H1+及SP2/0肿瘤细胞结合,且在CDC试验中,可依赖补体杀伤HT-29/B7-H1+及SP2/0肿瘤细胞。结论rhB7-H1IgV融合蛋白不仅可引发小鼠体液免疫应答,而且其抗体还能与表达B7-H1的肿瘤细胞相结合,并介导补体依赖的体外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