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93篇 |
免费 | 276篇 |
国内免费 | 1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2篇 |
综合类 | 445篇 |
化学工业 | 145篇 |
金属工艺 | 56篇 |
机械仪表 | 52篇 |
建筑科学 | 2595篇 |
矿业工程 | 2056篇 |
能源动力 | 151篇 |
轻工业 | 19篇 |
水利工程 | 64篇 |
石油天然气 | 94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1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9篇 |
冶金工业 | 154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7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4篇 |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125篇 |
2021年 | 211篇 |
2020年 | 229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104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48篇 |
2015年 | 169篇 |
2014年 | 416篇 |
2013年 | 253篇 |
2012年 | 510篇 |
2011年 | 474篇 |
2010年 | 353篇 |
2009年 | 341篇 |
2008年 | 335篇 |
2007年 | 364篇 |
2006年 | 299篇 |
2005年 | 234篇 |
2004年 | 163篇 |
2003年 | 191篇 |
2002年 | 133篇 |
2001年 | 108篇 |
2000年 | 88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152.
根据液压支架支护特性和工作原理,给出将支架简化为具有一定弹性系数的弹性体的理论依据,充实了采场围岩与液压支架整体力学模型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液压支架顶梁载荷分布规律,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液压支架与顶板耦合关系模型的正确性,为相关研究深入开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3.
为对三山岛金矿顶底柱回采的采矿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因素的基础上,以技术、经济、安全等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利用基于组合赋权的理想点法对待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各方案的优越度,科学、合理地优选出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154.
为解决21000工作面采空区及顶板涌水问题,根据工作面出水点的不同情况,采取了集水器导水、老塘设挡水堰截水、挖排水沟疏水等多项治水措施,经统计排水量达33~42m3/h,有效控制了水情,确保了工作面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55.
为实现综放工作面安全推过陷落柱,根据中煤平朔公司井工一矿实际条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监测布置在计算模型上测线的垂直应力值,根据其应力变化特点,将综放工作面推过陷落柱的整个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即应力正常阶段、应力一般升高阶段、应力异常升高阶段、应力降低阶段、应力二次升高阶段和应力恢复正常阶段。并在砌体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6个阶段的采场覆岩结构及其力学特性,提出了各阶段相应的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6.
为掌握急倾斜煤层浅部开采时顶板的破断规律,确保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时的安全生产,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研究急倾斜煤层浅部开采时顶板的垮落规律,通过力学建模分析顶板垮落的条件,运用3DEC对人工爆破强制放顶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浅部开采时急倾斜煤层的顶板不易垮落,容易出现大面积悬顶现象。工作面上方覆岩大面积垮落,产生冲击矿压,危害工作面安全生产;而在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回采过程中采用强制放顶的措施可以有效削减顶板的势能,顶板垮落后形成的覆浮矸垫层也可以保证急倾斜煤层下分段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7.
158.
采场来压预测预报专家系统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采场来压预测预报机理的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预报模式、推理策略、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的采场来压预测预报专家系统。架起了“自动预报”和“预报机理”之间的桥梁,经实例验证,该专家系统能满足长壁工作面来压预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9.
坚硬顶板下煤柱岩爆的尖点突变理论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用尖点突变模型对坚硬顶板下煤柱岩爆非稳定机制的讨论,给出了岩爆发生准则,岩爆时的顶板突跳和能量释放量,讨论了影响岩爆的因素及影响程度。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岩爆发生的前兆规律与过程,提出了可临测的前兆信息。这种既研究准则、又研究前兆与过程的方法,是防治岩爆的更为实际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0.
顶板岩梁结构的稳定性与支护系统刚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借助结构稳定理论,分析了工作面顶板“三铰拱”结构、“砌体梁”结构的变形失稳机理,建立了顶板变形失稳的几何、载荷参数条件,提出了确定合理支架刚度的标准及计算公式。同时指出,顶板岩层流变会降低顶板结构承载能力,促使变形失稳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