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5篇 |
免费 | 267篇 |
国内免费 | 14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59篇 |
综合类 | 253篇 |
化学工业 | 639篇 |
金属工艺 | 97篇 |
机械仪表 | 382篇 |
建筑科学 | 89篇 |
矿业工程 | 115篇 |
能源动力 | 180篇 |
轻工业 | 141篇 |
水利工程 | 17篇 |
石油天然气 | 66篇 |
武器工业 | 28篇 |
无线电 | 28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48篇 |
冶金工业 | 99篇 |
原子能技术 | 8篇 |
自动化技术 | 2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53篇 |
2012年 | 200篇 |
2011年 | 245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183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209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146篇 |
2004年 | 126篇 |
2003年 | 116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传统的HOG特征对正视或侧视行人有较好的识别率,但是对俯视行人的识别率仍有所欠缺。对检测图像的HOG特征根据不同的俯仰角进行了转换,同时优化了SVM分类器训练过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行人检测算法。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基于传统HOG特征的检测方法,有效提高了不同俯仰角视频中行人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2.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非线性、时变性的问题,提出采用模糊PID控制器作为变桨距控制器,在风速高于额定风速时,依据风速变化情况调整桨距角,从而使风电机组保持恒功率输出,最后在MATLAB平台上搭建仿真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比传统PID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静态误差,能够优化变桨距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3.
针对俯仰角速度对弹丸侵彻多层靶弹道的影响问题,在分析大量文献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基础上,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开展了考虑/不考虑俯仰角速度条件下弹丸侵彻多层靶数值模拟,对比了着靶时间、着靶速度、着靶点偏移、攻角、着角、引信过载等数据,结果显示考虑俯仰角速度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更吻合.基于此,模拟分析了不同大小、方向俯仰角速度对弹丸侵彻多层钢筋混凝土靶弹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大小情况正向俯仰角速度比负向俯仰角速度对弹道影响更大,且为确保弹丸在目标建筑物内爆轰,其俯仰角速度大小、方向须控制在-627°·s-1~427°·s-1之间. 相似文献
64.
针对固定式海洋风机在随机风浪载荷及其联合作用下产生的具有倒立摆运动特征的纵摇,研究采用主动转动惯量驱动系统(Active Rotary Inertia Driver, ARID)对海洋风机纵摇进行控制的问题。ARID控制系统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惯性质量产生控制结构摆动的最优力矩,从而减小海洋风机的纵摇运动。基于拉格朗日原理建立海洋风机-ARID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模型;采用Simulink对海洋风机-ARID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分析系统参数(控制算法参数、转动惯量比等)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设计海洋风机-ARID控制系统的振动台试验,设置多种载荷激励形式,验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广谱有效性。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均验证了所建立的分析模型的正确性,表明ARID控制系统对风机的纵摇运动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为ARID控制系统在具有倒立摆运动规律的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5.
66.
67.
针对螺旋线行波管的注-波互作用过程,依据等效线路模型和动力学方程,采用粒子模拟方法进行时域计算,并给出部分主要的数值求解结果。本文的仿真结果基本与现有软件的模拟结果一致,同时针对由于计算模型不同而产生的计算偏差,给出了深入的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8.
69.
70.
Model improvements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tower tilting on the aerodynamics o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下载免费PDF全文
I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is mounted offshore on a semi‐submersible, the pitch motion of the platform will dominate the static pitch and dynamic motion of the platform and wind turbine such that the effect of tower tilting on the aerodynamics of th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should be investigated to more accurately predict the aerodynamic loads. This paper proposes certain modifications to the double multiple‐streamtube (DMS) model to include the component of wind speed parallel to the rotating shaft. The model is validated against experimental data collected on an H‐Darrieus wind turbine in skewed flow conditions. Three different dynamic stall models are also integrated into the DMS model: Gormont's model with the adaptation of Strickland, Gormont's model with the modification of Berg and the Beddoes–Leishman dynamic stall model. Both the small Sandia 17 m wind turbine and the large DeepWind 5 MW are modell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DMS model with the inclusion of the dynamic stall model is also well valid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velocity component parallel to the rotor shaft is small in the downstream part of the rotor, the effect of tower tilting is quantified with respect to power, rotor torque, thrust force and the normal force and tangential force coefficients on the blades. Additionally, applications of Glauert momentum theory and pure axial momentum theory a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velocity component parallel to the rotor shaft on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