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20篇
  免费   4758篇
  国内免费   3078篇
电工技术   5047篇
技术理论   10篇
综合类   4681篇
化学工业   8391篇
金属工艺   3326篇
机械仪表   3939篇
建筑科学   5890篇
矿业工程   2566篇
能源动力   1860篇
轻工业   2799篇
水利工程   1078篇
石油天然气   1542篇
武器工业   912篇
无线电   43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439篇
冶金工业   3063篇
原子能技术   469篇
自动化技术   5929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751篇
  2022年   1656篇
  2021年   2076篇
  2020年   1959篇
  2019年   1317篇
  2018年   1264篇
  2017年   1653篇
  2016年   1679篇
  2015年   1700篇
  2014年   3156篇
  2013年   2828篇
  2012年   3761篇
  2011年   3882篇
  2010年   3059篇
  2009年   3207篇
  2008年   2870篇
  2007年   4081篇
  2006年   3515篇
  2005年   3245篇
  2004年   2657篇
  2003年   2443篇
  2002年   2019篇
  2001年   1727篇
  2000年   1452篇
  1999年   1129篇
  1998年   823篇
  1997年   680篇
  1996年   566篇
  1995年   464篇
  1994年   412篇
  1993年   300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复合材料的最新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春 《产业用纺织品》2003,21(3):11-14,25
叙述了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 ,详细介绍了增强材料的种类、性能、形式及加工技术 ,指出了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The basic methods of verifying continuous automatic belt weighers are describ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is made and ways of implementing the results in industry ar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33.
用矾土作为主原料,选择适当结合剂和添加剂,引入微粉技术,采用真空炼泥等工艺手段,研制成低水分抗热震高铝可塑料。该制品用作热媒加热炉衬里,显示出良好的耐高温和耐热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34.
新型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在纳米S iO2颗粒表面引入羟丙基氯活性基团,得到功能化S iO2颗粒,再将羟丙基氯化的S iO2颗粒交联固定在壳聚糖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纳米S iO2杂化材料(简称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方法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热重(TG)分析研究杂化材料的热性能;考察了杂化材料的沉降速率和对金属离子Ca2+和M g2+的吸附能力。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微粒为纳米尺度的无机S iO2加强化的微粒,S iO2颗粒分散在材料中,形成均匀的表面;TG分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的热性能有所提高;沉降实验测得壳聚糖和杂化材料作为吸附剂的沉降时间分别为130.3,68.5s,表明杂化材料的沉降速率比壳聚糖的沉降速率快了近一倍;杂化材料对金属离子Ca2+和M g2+的吸附量分别可达到0.289 3,1.445 6mm ol/g。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复合材料一体化钻井泵缸套在产业化过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通过对缸套内套材料成分和组织的优化研究,双液分时离心浇注工艺优化研究以及双液离心浇注工装开发,实现了新工艺缸套的产业化。与现行的热镶装双金属缸套工艺相比,采用新技术生产的缸套平均使用寿命超过750h,生产成本下降了20%。  相似文献   
36.
Ordered porosity metal materials belong to a relatively new class of porous materials named gasars. This paper present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complex physical phenomena in the production of gasars. Analyses for heat transfer, solidification kinetics and gas diffusion were coupled to describe the formation of unique gasar structure. Several criterial functions were introduced to provide significant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perating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and the final structure. The computational outcomes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al gasar ingots.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that would provide approximately constant physical conditions on the solidification front. The structure sensitiveness of gasars with respect to the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7.
加氢反应器制造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加氢装置的大型化,对加氢反应器的设计、主体材质的选用及制造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加氢反应器的设计准则、主体材质(抗氢钢)和制造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8.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碳钢、不锈钢、镀锌碳钢、铝、钛和铜挂片,在某企业不同部位投放后进行为期半年的大气腐蚀试验,得出了在半年期中的腐蚀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每种金属材料的腐蚀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大气腐蚀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9.
聚硅烷的电子特性及非线性光学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艳秋  黄世强 《弹性体》2003,13(4):50-54
综述了聚硅烷的电子结构、光吸收特性。重点介绍了聚硅烷在非线性光学材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40.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 are widely used to prevent transient high temperature attack and allow components high durability. Due to strong inhomogeneous material properties the TBC failure often initiates near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brittle oxide layer and the ductile substrate. A reliable prediction of the TBC failure requires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rack tip field and the consequent fracture criteria. In the present paper both cohesive model and gradient plasticity 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failure process and to study interdependence of the interface stress distribution with the specific fracture energies. Computations confirm that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odels is able to simulate different failure mechanisms in the TBC system. The computational model has the potential to give a realistic prediction of the crack propag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