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0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359篇
电工技术   454篇
综合类   460篇
化学工业   66篇
金属工艺   92篇
机械仪表   272篇
建筑科学   197篇
矿业工程   99篇
能源动力   22篇
轻工业   59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63篇
武器工业   67篇
无线电   12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6篇
冶金工业   46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145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网络层析成像能够在网络内部节点不提供测量协作的情况下,根据端到端的测量结果,间接地估计网络内部链路性能参数,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测量手段,能直接指导网络管理和网络优化,目前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的关注.在广泛收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首先总结了目前网络层析成像使用的主要端到端测量方法和技术;再根据不同参数对链路性能刻画程度的不同,将链路性能参数的网络层析成像方法分为两类:定量参数推断方法和定性参数推断方法;然后,针对不同类型参数的估计问题,概括分析了现有算法的特点;最后指出该类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Link prediction in microblogs by using unsupervised methods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in recent years, which aims to find an appropriate similarity measure between users in the network. However, the...  相似文献   
93.
刘琳岚  谷小乐  刘松  舒坚 《软件学报》2015,26(S1):70-77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通过单跳或多跳传递信息.如能提前获知链路质量信息,为上层路由选择链路提供参考,是感知信息实时、准确地送达监控中心的基础.在分析现有基于智能学习链路质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链路质量预测机制.通过收集不同场景下的链路质量样本,采用自适应高斯云变换对训练样本中的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LQI(link quality indicator),SNR(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及PRR(packet reception rate)进行链路划分;考虑到传感器节点的资源受限问题,采用 Apriori 算法对划分后的链路质量参数 RSSI,LQI,SNR 及 PRR 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在此基础上,基于三维云正向发生器预测链路质量.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相比,提出的链路质量预测机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4.
基于着色树优化的网络并发链路故障快速恢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网络并发链路故障的快速恢复,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着色树优化的故障快速恢复方法.首先从备份拓扑构造、着色树生成及流量转发三个方面分析整体恢复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着色树的生成模型并利用人工鱼群算法对其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引入变异操作有效解决寻优陷入局部僵局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恢复方案不仅提高了网络在并发链路失效情况下的故障恢复能力,同时在恢复路径及路由备份方面也具有较强的性能.  相似文献   
95.
针对认知无线网络中频谱的动态性、时变性、多样性以及节点移动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信道的多路径融合认知无线网络路由算法. 在路由建立过程中, 为解决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信道同步问题, 源节点在公共控制信道上广播添加虚拟信道的路由请求, 在当前所处信道为虚拟信道的节点中转发. 目的节点对多条路径通过信道切换进行融合, 以规避主用户的活动区域, 减少路径跳数, 提高链路的稳定性. 在路由维护阶段, 通过卡尔曼滤波对节点移动速度进行预测, 在链路断裂之前启动路由修复. 最后通过NS2中CRCN Simulator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在链路通信的稳定性、分组投递率、吞吐量、端到端时延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 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96.
为了满足无人机数据链对下行数据高速实时传输的要求,实现了一种基于PowerPC处理器和IEEE1394总线的高速数据传输单元。首先介绍了无人机数据链对下行数据传输设备的设计需求,其次详细介绍了下行数据传输设备的系统结构和数据传输单元的软硬件实现,最后通过 IEEE1394总线环绕测试的方法,验证了数据传输单元的功能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该数据传输单元具有设计简单、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和功耗低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98.
There is a lack of appropriate guidelines for realistic user traces, mobility models, routing protocols, considerations of real-life challenges, etc. for general-purpose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 In this paper, four laptops are used in an open field environment in four scenario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s of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 based ping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based streaming video applications using optimised link state routing (OLSR) implementation in an IEEE 802.11g wireless network. Corresponding simulations are developed in Network Simulator ns-2 by setting simulation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real experiments. Difficulties faced to regenerate real-life scenarios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the gaps between reality and simulation are identified. A setup guideline to produce realistic simulation results has been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99.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依赖的Web服务编程语言(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for Web services,BPEL4WS,简称BPEL)的可信性评估方法。利用扩展BPEL控制流图(extensible BPEL flow graph,XBFG)对BPEL进行建模,通过建模获得组件间的直接和间接数据依赖关系,并构造依赖链用以计算组件的信任值。根据BPEL组合服务的控制结构,在XBFG上通过约减规则对BPEL组合服务可信性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数据依赖的组合服务可信性评估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BPEL组合服务的可信性,并且这种评估方法较为稳定,不会随着组件数量的增加而影响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00.
IEEE 802.11网络中的BSS切换不可避免地产生丢包问题,这会造成网络性能严重下降,进而限制了移动环境下WLAN的广泛应用。为了降低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数据链路层、由无线链路事件触发的用户空间平滑切换机制,并且在基于嵌入式Linux平台的无线AP上进行了实现。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无需对当前IEEE 802.11协议进行改动的前提下,新切换机制可以保证在允许的时延范围内,较大地降低丢包率,提高网络性能,并且可以支持平滑漫游。改进的平滑切换机制独立于驱动,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以在现有AP上增量添加,而无需更改STA,降低了升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