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6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88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77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571篇
机械仪表   68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25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0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0篇
冶金工业   44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01.
通过对板级立体组装的侧板垂直互联技术进行研究,找到了板级垂直互联的一种可靠的理论途径,很好地解决了板间垂直互联的问题,实现了板级立体组装的侧板垂直互联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02.
片式电阻混合焊点热循环负载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不同工艺参数下形成的、并且经过不同周数热循环负载的片式电阻混合焊点、有铅焊点和无铅焊点进行了外观检测和剪切测试。结果显示,在不同工艺参数下形成的混合焊点的剪切力,随热循环周数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但是在保证片式电阻焊端和焊料充分熔融的情况下,部分混合焊点的平均剪切力比有铅焊点高,热循环1 000周后,为9.1~11.1 N。  相似文献   
103.
分别通过流体力学计算、数值模拟及实验方法研究在不同压力作用下生产电子封装用锡球时不同喷嘴的射流速度。对比分析表明,理论计算和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理论计算方法较方便、准确计算出射流出口的平均速度,数值模拟方法不但可求得平均速度,而且可得到射流断面的速度分布。保持喷嘴直径不变,射流速度随压力增加而呈抛物线形增加。在相同压力作用下,射流速度随喷嘴直径增加而稍有增加,随过渡段直径增加而减小,并且压力差越大增加值或减小值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4.
以Sn2.5Ag0.7Cu为基础,添加微量的稀土(RE)r(Ce︰La)为4︰1,研究了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的RE后,钎料与Cu试样间的界面层厚度明显减小,且界面处的组织更加平滑,相应地其剪切强度随微量RE的添加而增大,并在RE含量(质量分数)为0.1%时达到最大值36MPa。  相似文献   
105.
无铅焊膏用助焊剂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铅焊膏用助焊剂需要一定的黏性,选择有机酸和有机胺混合作为活性物质,配合一定量的松香配制出一种助焊剂。通过控制助焊剂中松香的含量,降低不挥发物的含量,减少残留物对元器件的腐蚀。依据标准对所配制的助焊剂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与一种松香含量较高的助焊剂比较。结果表明:助焊剂的松香含量降低约10%,在260℃焊接后不挥发物含量降低了近6%,黏度较好,无卤化物,无毒,环保,符合焊膏用助焊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6.
Ni颗粒增强无铅复合钎料中IMC形态之演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改变钎焊工艺曲线来控制热输入量。研究了Ni颗粒周围金属间化合物(IMC)以及钎料/基板界面处IMC的形态演变。结果表明,随着热输入量由低变高,Ni颗粒周围IMC形态从向日葵状向多边形状发展,最终成为遍布整个钎料层的细碎的IMC形态;而钎料/基板界面层,因Ni颗粒的加入,出现大量的三维孔洞状IMC。从而形成了Cu元素扩散的通道,使得界面层厚度增加且呈线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Ag-Au-Ge系三元相图的分析研究, 初步研制了熔化温度在490 ℃的Ag-Au-Ge钎料合金, 并对其润湿性进行了测试。润湿性测试结果表明: 温度在熔点以上60 ℃范围内时, Ag-Au-Ge钎料合金与Ni板润湿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8.
对150℃高温时效条件下纯锡焊料表面氧化膜形貌、组成、厚度及耐蚀性的演化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时效加速焊料表面原有自然氧化膜层中的Sn(OH)4向SnO2转变,同时加速新鲜Sn基体的氧化,从而使纯Sn焊料表面氧化膜厚度和粗糙度随时效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然而,表面氧化膜层的耐蚀性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强而后减弱的趋势。此外,还对纯Sn焊料表面氧化膜层的成膜机制及膜层演化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9.
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based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compute the effective diffusivity of lead free solder alloys.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vacancy diffusivity for 95.5Sn–4.0Ag–0.5Cu (SAC405) solder alloy for different paths. Temperature and micro-structural influence on diffusivity are studied. A map of diffusivity versus temperature and average grain size is develop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usivity valu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for the same solder alloy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0.
Particulate size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d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article-reinforced composite solder joints. In this current research, Cu or Ni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were mechanically added to the Sn-3.5Ag eutectic solder, and the effects of the particle siz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article-reinforced composite solder joint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is investigation touched on how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lder joints are affected by particles size. A quantitative formula was set up to correl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the solder joint with particle size in different processing conditions. Besides, the fracture mechanism of the composite solder joint was analy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