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63篇
电工技术   28篇
综合类   131篇
化学工业   146篇
金属工艺   222篇
机械仪表   162篇
建筑科学   112篇
矿业工程   43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63篇
水利工程   34篇
石油天然气   182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0篇
冶金工业   52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目前,注水井酸化主要采用常规酸化模式,但常规酸化存在酸化作业时间长、作业程序复杂、作业环境要求高、动复原复杂和协调难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单步法在线酸化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采用一种高效酸液体系代替常规酸化三段式液体,实现"以一代三"功效。因此,开展了新一代单步法酸液体系—G智能复合酸液体系的研究,主要包括酸液体系与注入水、采出水配伍性、抑制沉淀、缓速、缓蚀性能、酸化流动效果评价及微观分析。结果表明,G-智能复合酸液能够满足单步酸液体系的性能要求,酸液体系与注入水最优混配体积比在1∶2~1∶8。微观电镜分析表明,酸液不会破坏岩石骨架。将该酸液体系应用于渤海油田B4注水井在线单步法酸化,酸化后该井的视吸水指数大幅度升高,降压增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2.
基于散焦图像特征的微装配机器人深度运动显微视觉伺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遐东  黄心汉  王敏 《机器人》2007,29(4):357-362
为了描述微操作手深度运动,采用灰度方差聚焦评价算子计算机械手散焦图像特征.散焦特征曲线理论上为单峰分布,峰值点对应显微光学焦平面深度位置.实际提取的散焦特征含有大量随机噪声,利用非线性跟踪微分器抑制噪声实现对机械手散焦图像特征及其微分信号的无颤振光滑逼近.依据散焦微分信号设计粗—精两级自寻优视觉控制器,完成微操作手对装配平面深度的精确定位.微装配深度运动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机械手深度伺服误差为75 μm.  相似文献   
93.
在微观水驱油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微观孔隙模型;引入Level Set数学方法,结合N-S方程,建立了微观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借助有限元方法,进行水驱油两相数值模拟,研究微观水驱油动态特征。研究了孔喉非均质性、润湿非均质性、油水两相黏度以及驱替压差对驱油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模拟结果中孔隙内流体的波及效率、两相界面的运移速度以及优势渗流通道的分析发现,Level Set方法能很好地处理各因素下油水两相界面的拓扑变化,为微观水驱油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4.
通过用随机网络模型模拟研究油藏的微观驱替过程,在改变模型的孔、喉大小分布和调整模型的孔隙润湿比例等情况下,进行水驱油过程模拟,建立网络模型中的微观剩余油分布。在每一次模拟之后,计算剩余油饱和度和微观驱替效率,统计微观剩余油在孔径分布范围内的频率、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孔隙网络特性对微观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孔喉比、孔隙大小、润湿性,初始含油饱和度以及驱替效率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三元复合驱是一种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但驱后仍然有很多原油残留地下。为了进一步认识三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类型和状态,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现代物理实验模拟方法、现场取心井采出的天然岩心对三元复合驱后剩余油微观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后剩余油主要以孔表薄膜状分布在孔隙中,而其中大部分为难以采出的重质油。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Taxonomy of the genus Berberis is quite complex, due to overlapping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making it very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the species within the genus. In order to resolve this taxonomic complexity, the foliar anatomy of 10 Berberis L. species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Pakistan, using light microscopy (LM).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terms of epidermal cells shape, size, cell wall pattern, and stomata type was observed. B. baluchistanica has the largest epidermal cells, Adaxial: length = 45–(53.9 ± 3.6)–62.5 μm; and width = 22.5–(26.3 ± 1.3)–30 μm; Abaxial: length = 37.5–(43.25 ± 2.5)–50 μm; and width = 20–(22.6 ± 0.8)–25. The highest number of stomata was observed in B. glaucocarpa as 62 on the abaxial surface while the lowest number of stomata was recorded in B. baluchistanica as 8 on the adaxial surface. Of 10 investigated species, 6 possess anomocytic type stomata, while 2 species that is, B. aitchisonii and B. parkeriana have both anomocytic and anisocytic stomata while B. baluchistanica and B. calliobotrys have only paracytic type stomata. The highest number of cells per unit area was present on the adaxial surface of B. calliobotrys ranging from 245–(252.4)–260 followed by B. parkeriana with 209–(227.8)–250 on the abaxial surface. Stomatal index (SI) also varied considerably and was the lowest (2.6) percentage in B. baluchistanica and highest (31.9) percentage in B. kunawurensis. A taxonomic key based on mic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is provided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97.
岩心CT微观驱替实验的图像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CT微观驱替图像的特点,考虑图像中像素的空间分布,提出利用指示克里金方法分割图像.对不同驱替阶段的CT微观驱替图像进行分割,并和传统的简单阈值法的分割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计算孔隙度等参数并结合室内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指示克里金方法分割CT微观驱替图像克服了传统分割方法的缺陷,因而能达到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98.
荧光图像技术定量识别油层水淹程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岩石样品中油质沥青、胶质沥青、水等3种孔隙流体组分在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上具有可分性的特点,依据荧光颜色、荧光强度和荧光发光面积的差异判断油层水淹状况。指出了注入水含量的增加所引发油质沥青和胶质沥青浓度的变化是荧光颜色、荧光强度和发光面积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给出了岩样荧光显微图像特征随含水上升时的变化规律,并对荧光图像的荧光波长和相对强度进行了量化。根据密闭取心井资料确立了油层水淹程度的定量判别标准。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水淹层判断的符合率达到77%,具有现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
为了克服传统光学显微术无法直接提取相位信息的不足而能更准确记录物体高频和低频信息的合成,采用多参考光合成孔径数字显微像面全息系统,并结合角谱算法和最小二乘解包裹算法实现了细胞的相位重构。选取活体细胞组织等相位型生物进行作为实验样本,对其进行定量观察和有效测量。结果表明,多参考光合成孔径数字显微像面全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应用于3维物体显微结构的振幅和相位重构,能显著地提高记录系统的高频和低频信息在全息图上的合成度,并实现超出系统的衍射极限12.8lp/mm的分辨率。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数字全息系统的超分辨率成像,从而获得细胞显微结构的3维形貌信息和准确的相位分布。  相似文献   
100.
贾然 《录井工程》2021,32(1):120-126
高尚堡油田G5断块开发较早,并以水驱方式为主.由于大通道已形成,水窜现象极为严重,层内矛盾突出,尽管剩余油储量丰富,但以现有水驱方式注采很难深度挖掘.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对寻找、开采剩余油尤为重要,对高尚堡油田G5断块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揭示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首先对研究区背景概况进行详细刻画,并对G5断块的地质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