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95篇
  免费   1986篇
  国内免费   993篇
电工技术   12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926篇
化学工业   9179篇
金属工艺   536篇
机械仪表   442篇
建筑科学   266篇
矿业工程   292篇
能源动力   209篇
轻工业   2382篇
水利工程   54篇
石油天然气   1506篇
武器工业   142篇
无线电   12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34篇
冶金工业   338篇
原子能技术   485篇
自动化技术   589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1025篇
  2021年   1070篇
  2020年   760篇
  2019年   714篇
  2018年   623篇
  2017年   630篇
  2016年   722篇
  2015年   698篇
  2014年   1019篇
  2013年   1235篇
  2012年   1224篇
  2011年   1205篇
  2010年   826篇
  2009年   892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911篇
  2006年   898篇
  2005年   799篇
  2004年   650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470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5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962.
党晓娥  淮敏超 《化工学报》2020,71(3):1310-1316
针对氰化提金贫液循环利用过程SCN-积累以及外排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CuSO4作为沉淀剂处理某高浓度SCN-贫液,考察了沉淀剂用量、沉淀时间及沉淀温度对SCN-沉淀效果和对共存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贫液中加入1.6倍化学反应计量的CuSO4后于室温搅拌60 min,SCN-的去除率达87.5%以上,体系中TCu、S2O3 2-和SO3 2-浓度也大幅降低,同时得到纯度达97%以上的CuSCN产品。沉SCN-后的贫液只需石灰中和并沉部分SO4 2-后,其活性得到进一步恢复,可直接返回金精矿浸出工序充分利用其中的CN-,实现提金贫液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63.
苯乙烯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有机原料,工业化的主要工艺路线是苯和乙烯烷基化制得乙苯,然后乙苯催化脱氢制得苯乙烯。相比于传统生产工艺,甲苯侧链甲醇烷基化一步生产苯乙烯具有原料廉价、工艺路线短、原子利用率高等优势,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对近年来甲苯侧链甲醇烷基化制苯乙烯的催化剂体系、反应工艺和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和评述,并对研究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64.
黄倩  付美龙  赵众从 《化工进展》2019,38(6):2939-2946
针对超临界CO2压裂中CO2黏度低、携砂困难等问题,开展6种超临界CO2压裂液增黏剂的性能研究。分析增黏剂聚乙酸乙烯酯、聚苯乙烯、氟化丙烯酸酯、聚甲基倍半硅氧烷、聚甲基倍半硅氧烷-乙酸乙烯酯以及氟化丙烯酸酯-苯乙烯的分子结构,测试其增黏效果及热稳定性,评价温度、压力、增黏剂注入量对超临界CO2压裂液黏度的影响,测试不同管径中压裂液的阻力系数,并探讨超临界CO2增黏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压力为12MPa、注入增黏剂质量分数为3%时,氟化丙烯酸酯-苯乙烯对超临界CO2的增黏效果最好,增黏倍数为316.7倍,黏度值为15.202mPa·s;改善增黏剂在CO2中的溶解性可以有效提高超临界CO2压裂液的黏度;具备两亲特性、具有无定形、无规则结构特征以及分子上既存在路易斯酸又有路易斯碱的共聚物能有效提高其在CO2中的溶解性,并形成大分子相互缠绕的空间网络结构,达到增黏的效果。该研究对超临界CO2增黏剂的研制以及超临界CO2压裂施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5.
石墨烯(GR)是典型的单原子碳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二维共辄平面结构,其高活性的比表面积和突出的导电性能,在电催化和敏感材料制备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GR的前驱体,存在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具有良好的水溶分散性。大量GO含氧官能团的介入会破坏其K-7T共辘结构,导致其电学性能变差。GO通过化学、水热合成或直接电化学还原方法可有效修复其共辄平面结构,得到导电性良好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即GR.单组分的GR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某些局限性,如电学活性相对较弱,与其它材料加工复合性能较差等。将GR、G O材料与其它功能材料进行复合,可进一步改善复合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能,如分散性、加工修饰和电催化活性等。综述了石墨烯材料与金属及其氧化物纳米粒子、聚合物、掺杂原子、导电离子液体、碳纳米材料等功能材料复合后,能形成可调控的微结构,具有改性的化学性质和协同发挥的电学效应,表现出显著的电子传递能力及其功能性作用。论述了GR功能化修饰的复合材料作为敏感界面,构筑基于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Pb2+,Hg2+,C『+等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同时或分别检出,提出了GR复合制备材料的纳米结构特征、功能修饰作用对于提高传感器的电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性能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66.
使用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固体核磁(13C NM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宁东红石湾(HSW)煤样进行表征,获得煤样中元素赋存的种类、价态、化学键环境等物质微观结构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HSW煤结构以芳香族为主,占75.96%,桥接芳碳与周碳比为0.315,可知其结构中以萘为主,苯和蒽为辅。氧原子主要以醚氧基(C-O)、羰基(C=O)和羧基(-COO)的形式存在,其中C-O占53.57%。氮原子以吡啶和吡咯的形式存在。苯环的连接方式以三、四取代为主,分别占47.77%、32.97%,脂肪族中环烷烃或脂肪烃-CH3占优势。确定HSW煤的分子式为C221H148O28N2,分子量为3142.32。在此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辅助实现了二维和三维大分子模型构筑。应用量子化学计算对HSW煤大分子模型进行了优化及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模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最终实现了HSW煤的微观分子结构的实验与量子化学描述。  相似文献   
967.
Catalytic epoxidation of styrene by molecular oxygen over a novel copper hydroxyphosphate catalyst, Cu2(OH)PO4, was studied. Catalytic data show that the catalyst Cu2(OH)PO4 is very active, and the main products are benzaldehyde and styrene epoxide. Some importa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extensively.  相似文献   
968.
为提高Monte Carlo分子模拟的取样效率,加速模拟过程的收敛,本文提出了根据粒子能量进行取样的方法。通过对凝固点附近的L-J流体的模拟,将能量选择取样法与Metropolis取样法以及力偏倚取样法的收敛性和模拟结果作了比较,表明能量选择取样法的收敛速度显著高于Metropolis取样法,与力偏倚取样法相当,而计算量比力偏倚取样法小。  相似文献   
969.
固相缩聚PET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 PET固相缩聚反应的数学模型 ,对相对分子质量及粒子内部相对分子质量的梯度分布的模拟与实验结果相符。实验假定粒子内任一微小体积元内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服从 F lory分布 ,计算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系数 MWD ,发现粒子内相对分子质量的梯度分布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加宽无明显的贡献。认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加宽是由于晶区被排除在反应体系以外造成的 ,且反应条件越苛刻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宽。  相似文献   
970.
温和瑞  黄振泉 《化学试剂》1994,16(6):351-355
概述了荧光指示剂测定细胞内金属离子的原理,仪器及进展。简要介绍了Fura-2/AM,Mag-Fura-2/AM,SBFI和PBFI分别用于细胞内Ca^2^+,Mg^2^+,Na^+和K^+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