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7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纳米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亚盟  刁彦华  赵耀华  汪顺 《化工学报》2016,67(Z1):372-378
相变蓄热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s)是相变蓄热技术研究的基础。针对普通相变蓄热材料热导率低的缺点,采用纳米技术改善石蜡的相变传热性能,从而提高其热导率及热扩散系数。通过纳米颗粒-石蜡复合材料熔化过程测试和纳米颗粒沉降过程观察,确定铜纳米颗粒和Hitenol BC-10分别作为实验用纳米颗粒和分散剂,在制备稳定的纳米铜颗粒-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基础上,对其热物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铜颗粒的添加使得石蜡热导率增幅最大,实验测得固态纳米铜-石蜡热导率提高7.9%,液态提高3.8%,而固、液态热扩散系数则分别提高了20.6%和16%。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微量纳米铜添加到铁基粉末冶金件中烧结时对粒界扩散的作用.试验选择添加0.5%纳米铜的铁基粉末,通过高能球磨混合压制成样品,分别在不同温度相同保温时间及相同温度不同保温时间进行烧结,将上述试样冲击产生断口,通过SEM观察断口上纳米铜形貌变化.结果表明,纳米铜在铁基粉末冶金制品烧结过程中,保温时间相同随烧结温度升高和在相同烧结温度下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在界面上发生快速吸附、溶解和扩散,使其团聚长大,在较低温度溶解于铁基粉末颗粒表面,明显降低烧结温度,由传统的工艺温度1180℃降低到920℃.  相似文献   
53.
纳米尺度固体中应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尺度的应力计算方法包括维里应力和工程应力的计算方法。作者以计算固体中的拉伸应力为例,阐述两种计算方法在计算固体中应力时的异同及适用范围。比较两种算法在计算垂直于拉伸方向截面上的平均拉伸应力和在该截面上不同位置处的局部拉伸应力,分析在不同外载荷下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最后总结出两种算法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具体计算中,选取了EAM势函数,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纳米单晶铜杆的拉伸过程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54.
郭俊婷  徐阳 《功能材料》2015,(5):5123-5127
采用卷绕型磁控溅射设备在涤纶(PET)针刺毡表面沉积了纳米结构Cu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薄膜的组分和结晶状态进行了分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不同溅射工艺参数对纳米Cu薄膜微观结构和颗粒直径的影响,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溅射功率、工作气压和沉积时间对镀铜PET针刺毡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溅射功率,镀铜PET针刺毡导电性和Cu膜均匀性变好,但应控制在6kW以下;随工作气压的增大,薄膜方块电阻先减小后增大,薄膜厚度更加均匀;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Cu粒子的直径增大,Cu膜的导电性和均匀性明显变好。  相似文献   
55.
以铜氨废液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铜粉。在水合肼浓度为3mol/L、pH值为10.0、温度为75℃的条件下,铜离子沉淀率可达98.66%。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铜粉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制备条件对纳米铜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CO在纳米铜催化剂上的氧化行为杜芳林,崔作林,张志琨(纳米材料研究所)CO在贵金属催化剂上的氧化行为已被大家所了解[1],而对在廉价金属催化剂上的CO氧化研究却很少,而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单晶和原子簇面上的结构敏感性上[2],很少研究处于原子族和微米粒子...  相似文献   
57.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纳米铜/石蜡/PVP温敏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T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IS)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膨胀性、温敏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石蜡/PVP复合有机物对铜粒的包覆效果良好,球磨100h的复合颗粒近似球形,粒径约为100 n...  相似文献   
58.
以铜氨废液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铜粉。在水合肼浓度为3mol/L、pH值为10.0、温度为75℃的条件下,铜离子沉淀率可达98.66%。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铜粉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制备条件对纳米铜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纳米铜/石蜡复合材料。通过TEM、 SEM、 XRD和DSC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物相及相变温度和潜热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并研究了铜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热敏性、 热膨胀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石蜡包覆在铜粒表面, 能显著提高其抗氧化性, 铜/石蜡复合颗粒近似球形, 粒径约为100 nm, 多个复合颗粒易团聚形成微米级颗粒; 铜含量对相变温度没有明显影响, 但相变潜热随铜含量的增加近似线性减少; 复合材料的热敏性随着铜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但其热膨胀性则降低; 铜质量分数为60%的复合材料具有较短的升温时间, 体膨胀率降低较小, 且多次加热后稳定性较好, 可作为此类热敏微驱动器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60.
纳米铜粉/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石蜡作为固-液相变储能材料存在导热系数小、传热性能差的缺点,利用两步法制备了分散均匀稳定的纳米铜粉/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并研究了其热物性能。研究表明,纳米铜粉的加入能略微降低石蜡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潜热,对相变温度的影响不大,但能有效提高石蜡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系数,且使纳米铜粉/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