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4篇
  免费   2879篇
  国内免费   917篇
电工技术   186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043篇
化学工业   6024篇
金属工艺   341篇
机械仪表   278篇
建筑科学   1257篇
矿业工程   303篇
能源动力   582篇
轻工业   2011篇
水利工程   199篇
石油天然气   1346篇
武器工业   306篇
无线电   31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52篇
冶金工业   363篇
原子能技术   97篇
自动化技术   295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614篇
  2022年   543篇
  2021年   829篇
  2020年   897篇
  2019年   855篇
  2018年   729篇
  2017年   825篇
  2016年   847篇
  2015年   830篇
  2014年   1263篇
  2013年   1212篇
  2012年   1314篇
  2011年   1310篇
  2010年   971篇
  2009年   993篇
  2008年   801篇
  2007年   1049篇
  2006年   1005篇
  2005年   847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620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low cost and highly 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electrocatalysts has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owing to the use of clean and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In this work, cobalt nanoparticle decorated N-doped carbons (Co@NC) are synthesized by the pyrolysis of a cobalt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under an inert atmosphere. The Co@NC demonstrates improved electrocatalytic capabilities compared to N-doped carbon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Co nanoparticles, indicat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cobalt. The well-dispersed active sites (Co–Nx) and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carbon matrix and Co nanoparticles greatly enhance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addition, the Co conten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The resulting Co@NC-0.86 exhibits a superb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an alkaline electrolyte in terms of the onset potential (0.90 V), half-wave potential (0.80 V) and the limiting current density (4.84 mA·cm–2), and a high selectivity, as well as a strong methanol tolerance and superior durability, these results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the Pt/C catalyst. Furthermore, the superior bifunctional activity of Co@NC-0.86 was also confirmed in a home-built Zn-air battery, signifying the possibility for application in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in current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devices.  相似文献   
992.
李彬  宋文明  杨坤龙  姜爽  张天永 《化工学报》1951,73(7):2806-2818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RFB)是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存储的有效解决方案,其中水系有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AORFB)不仅成本低,还可以通过分子工程进行活性材料的理性设计,从而高效率地得到具有精准目标性能的新型活性材料。综述了AORFB活性材料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重点对不同结构活性材料的分子工程研究进行介绍。结合当前研究趋势,提出了活性材料分子工程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993.
设计了应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尺寸筛分效应共价有机框架/聚醚砜(COF/PES)复合膜,利用纳米片的有序交错堆叠在聚醚砜支撑层上构建了具有均匀埃米级离子传输通道的连续COF分离层。连续COF层的规整刚性骨架赋予了膜极低的溶胀比,有序的埃米级孔道(有效孔径约为0.6 nm)对氢/钒离子具有精确的尺寸筛分作用。COF/PES筛分复合膜的钒渗透率仅有0.61×10-8 cm-2·s-1,质子/钒离子选择性为Nafion 212的4.0倍。电流密度为80 mA·cm-2下复合膜的能量效率达到82.9%,优于Nafion 212(81.2%)。100 mA·cm-2下的长循环测试中,复合膜电池容量保持率相比于Nafion 212电池提高了16.2%,表明连续COF/PES筛分复合膜在全钒液流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中性常压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因素对CuO-H2O2矿化模型底物苯酚的影响。引入H2O2矿化指数(X)、矿化半衰期(t1/2)概念,结合总碳(TOC)去除及氧化剂分解规律,对催化矿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催化剂、氧化剂、初始TOC质量浓度的增加均能不同程度地加速TOC去除,矿化半衰期t1/2更短。随温度、氧化剂浓度提高,H202矿化指数X先增加后减小,随初始TOC及催化剂质量浓度提高X分别增加和减小。提出了羟基自由基矿化机理,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表明底物先被氧化为某些中间产物,再被矿化为CO2和H2O。  相似文献   
995.
手性农药在Chiralcel OD-H柱上多种色谱模式下的拆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Chiralcel OD-H手性柱上,反相、极性有机相色谱模式下对三唑类手性农药戊唑醇、三唑酮、戊菌唑、己唑醇进行了拆分。三唑酮、戊菌唑、己唑醇获得了基线分离(Rs1.5),戊唑醇获得了部分分离。流动相极性和组成对样品的保留和手性分离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我国废水处理中的高级氧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征帆  刘展晴  秦雄伟 《广州化工》2010,38(5):26-27,64
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几种高级氧化技术,主要介绍了Fenton法、臭氧氧化法、湿式氧化技术法、超临界水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技术及超声氧化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高级氧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7.
根据巴彦塔拉地区27口井所钻遇地层的烃源岩地化分析成果,对该区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等指标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分析认为巴彦塔拉地区主要发育三套烃源岩:铜钵庙组、南一段和大一段,其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以中等一好为主,有机质类型为I~Ⅱ型为主,其中南一段为优质烃源等。巴彦塔拉地区整体上烃源岩成熟门限大约在1500m左右。  相似文献   
998.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最大的不利因素是反应过程中焦油的生成。实验以混合蔬菜为原料,在高温炉中模拟研究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质的热解特性,并分别以CaO和水泥生产用主要原料--石灰石为催化剂,研究焦油产物深度裂解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aO在400~900℃的温度范围内,对焦油裂解具有明显的催化效果;石灰石在700℃以上才能起到催化作用,说明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石灰石高温分解后产生的CaO。水泥回转窑内的温度高达1000℃以上,超细的石灰石原料粉末对热解产气可起到良好的催化效果,同时还能吸附残余焦油,防止其进入后续系统,腐蚀或影响收尘器等常温设备的正常运转。热解产气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下经过石灰石催化,尽管存在CO2气体生成的不利因素,热解产气中H2、CO、CH4等可燃气体总含量平均高达60%以上,具有相当高的热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999.
张来新  杨琼  赵卫星 《应用化工》2010,39(6):909-911
介绍了环糊精的结构特征及包合性能,环糊精包合手性分子的新进展。重点综述了近几年各类环糊精的包合作用在医药、生命科学及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新应用,展望了其广阔的前景,期望能在医药学、生命科学及材料科学的应用上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叙述了经济衰退时期法国化妆品和盥洗用品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法国市场推出了天然和有机系列新产品,并介绍了其性能、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和市场运作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