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2篇
  免费   1158篇
  国内免费   557篇
电工技术   432篇
综合类   599篇
化学工业   3709篇
金属工艺   723篇
机械仪表   277篇
建筑科学   418篇
矿业工程   309篇
能源动力   552篇
轻工业   1271篇
水利工程   161篇
石油天然气   482篇
武器工业   48篇
无线电   10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99篇
冶金工业   1553篇
原子能技术   170篇
自动化技术   364篇
  2024年   297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631篇
  2020年   583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449篇
  2017年   545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649篇
  2013年   721篇
  2012年   721篇
  2011年   773篇
  2010年   508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582篇
  2006年   615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406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8篇
  1973年   3篇
  195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采用1%Sr/La_2O_3-Ag-YSZ氧泵型催化膜反应器进行了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研究。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的催化膜的反应性能,结果发现浸涂法(Ag-YSZ管随旋转轴转动涂制)制备的膜性能最佳。研究了操作条件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影响。研究证明,传递氧与气相氧同时进料是一种较好的反应方式。结果表明,利用该反应器不仅可以简化分离过程,而且还可得到更高的C_2烃选择性。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铸造多晶硅中不同温度单步退火下氧沉淀的形成规律。实验发现,单步热处理工艺下铸造多晶硅中氧沉淀的形成规律和单晶硅的基本相似,但是在铸造多晶硅中形成氧沉淀的量明显高于直拉单晶硅中氧沉淀的量;在含高密度位错的单晶硅中形成氧沉淀的量远高于无位错单晶硅中氧沉淀的生成量,而有晶界的多晶硅中形成氧沉淀生成量仅稍微高于无晶界单晶硅中氧沉淀生成量。以上结果表明,铸造多晶硅中位错对氧沉淀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晶界则对氧沉淀的促进作用不是很显著。最后,基于实验结果讨论了铸造多晶硅中初始氧浓度,位错和晶界对氧沉淀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维生素E (Vit E)对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作用。方法 健康对照组32 例, 将45 例冠心病患者分两个剂量组, Vit E 0.1 g/d 及0.3 g/d 。采用给药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测定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冠心病组oxLDL、LPO 显著升高(P<0.01, P<0.05),GSH-Px显著降低(P<0.01)。Vit E 0.3 g/d 治疗后, oxLDL 和LPO 显著降低(P<0.01), GSH-Px 升高(P<0.01)。结论 Vit E 是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 其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作用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4.
The oxidation of two Fe–Nb alloys containing 15 and 30 wt.% Nb has been studied at 600–800°C under low oxygen pressures, similar to those prevailing in environments of the coal-gasification type. The reaction produced only an internal oxidation of niobium to form two niobium oxides (NbO2 and Nb2O5) and in some cases a double Fe–Nb oxide. The kinetics of this reaction were very slow at 600°C but rather fast at 700 and 800°C. A peculiar feature of the internal oxidation of these alloys i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nal oxides follows closely that of the Nb-rich phase in the original two-phase alloys. This behavior, as well as the lack of formation of external scales of niobium oxides, is mainly a result of the limited solubility of niobium in iron and of the consequent presence of two metal phases in the alloys.  相似文献   
75.
李修成  王鹏  唐力  胡义  王研 《矿产勘查》2022,13(1):106-114
以小南海岩溶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数据,确定岩溶水中主要物质组分来源及补给径流特征,对岩溶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结果显示:所有水样均为弱碱性、低矿化度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岩溶水溶质组分受控于岩石风化作用,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类和部分硫酸盐岩类矿物溶解,此外还受人类活动影响;吴家坪组、阳新组、仙女洞组岩溶水以流经灰岩含水层为主,大冶组岩溶水流经灰岩和白云岩含水层。氢氧同位素特征指示岩溶水均源于不同海拔大气降水的混合补给,降水入渗补给前,岩溶水受到的蒸发作用强于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和氘过量参数揭示小南海岩溶水系统径流条件好,溶滤作用较强,双龙洞岩溶水系统径流条件好,溶滤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76.
国家对建筑防火的要求日益严格,而利用量热仪测定热值是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本文以相关检测标准为核心,阐述量热仪的测定原理及试验方法,对检验检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提供量热仪期间核查和不确定度评定的大体思路,及提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以保证热值测定和检验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77.
河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与补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总体上由北向南呈渐高趋势,浅、深层地下水系统水的δ18O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平原北部系统水的δ18O值最低,并随着距离黄河越来越近而变得愈来愈小,呈现出∨型变化的特征。平原南部系统水的δ18O值最高,并随着距离淮河越来越近而变得愈来愈大,呈现出∧的变化特征。平原中部系统水的δ18O值介于该二者之间,且变化较平缓。浅层系统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深层系统水受开采作用,使得浅层水的越流补给已成为主要的补给来源。此外,平原北部浅层系统水,黄河侧渗补给亦是沿岸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而平原南部浅层系统水在接受降水补给的同时,还受到淮河的排泄。  相似文献   
78.
基于生态格局安全,城市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保鹭一定量的生态绿地系统,以使释氧吸碳过程与碳排放取得平衡。长沙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城市,选取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碳氧平衡方法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缺口指标,以指导城市生态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计算模型对长沙城市发展过程的碳排放进行定量处理,寻找长沙城区2000年以来的城市碳排放足迹,得出城市碳排放总量和碳吸收量,找出长沙城区目前碳平衡缺口情况。从控制碳排放、优化生态格局、保护生态资源、建立生态廊道、增强碳汇功能等五个方面提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9.
针对气源变化影响全预混冷凝式燃气壁挂炉的燃烧工况,探讨了2种燃气自适应控制方案——离子电流检测法、氧或二氧化碳含量检测法。  相似文献   
80.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运行周期内的DO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配制的低C/N值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在一个反应周期内DO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含氮物质转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DO分别控制在2.0和1.5mg/L时,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69.7%和81.1%,在氨氮转化结束前,DO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到氨氮转化结束时出现DO浓度突然升高的折点。不同DO浓度条件下的试验进一步验证了DO变化特征点的重现性,DO浓度变化特征点可作为判断氨氮转化完成从而可停止曝气的控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