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4篇
  免费   1463篇
  国内免费   982篇
电工技术   646篇
综合类   1083篇
化学工业   1546篇
金属工艺   4473篇
机械仪表   921篇
建筑科学   1269篇
矿业工程   321篇
能源动力   552篇
轻工业   823篇
水利工程   108篇
石油天然气   337篇
武器工业   84篇
无线电   6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17篇
冶金工业   3760篇
原子能技术   141篇
自动化技术   153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410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582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1112篇
  2013年   1099篇
  2012年   1302篇
  2011年   1356篇
  2010年   975篇
  2009年   1074篇
  2008年   830篇
  2007年   1138篇
  2006年   1075篇
  2005年   909篇
  2004年   787篇
  2003年   630篇
  2002年   657篇
  2001年   577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P2P系统在构建覆盖网络时未考虑到与物理网络的结合,导致逻辑拓扑结构与物理拓扑结构严重不匹配问题,增加P2P相邻节点间的延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超级节点选取机制,将P2P网络中的节点按照物理位置划分成若干区域,保证区域内节点在物理位置上是相近的。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表明使用这种机制能降低半分布式P2P网络的信息检索延迟,有效地提高检索的效率,并且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2.
针对空间信息网络(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SIN)中卫星节点缓存容量有限,且卫星高速移动使得星间链路时变,导致地面用户内容访问延迟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空间信息网络缓存决策策略(satellite improved artificial bee colony,SIABC)。首先根据低轨卫星节点链路切换的周期性和可预知性,建立网络分区模型,对空间信息网络的卫星节点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节点协作缓存模型,使得整个网络区域内的卫星节点有选择性地缓存不同流行度的内容,同时兼顾区域内节点的协作缓存,从而流行度高的内容缓存在网络边缘。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缓存机制相比,该缓存策略能够明显提高内容的平均缓存命中率,并显著降低用户的内容访问时延。  相似文献   
113.
锭杆是纺机中一种数量大、转速高、尖端要求耐磨的杆状零件。用热轧方法生产的锭杆毛坯,在其纵、横截面上经酸蚀后出现了“黑心”问题。本文通过一系列试验和观察证实“黑心”并非疏松,“黑心”的存在也不影响耐磨性。从而否定了由于“黑心”是疏松而需将现行热轧方法改用车削方法生产锭杆毛坯的论点。本章对“黑心”形成的原因作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黑心”是由于斜轧时各部分变形不均匀,而使不同区域里纤维状组织的纤维变形形式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14.
介绍了热卷箱技术的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结合“双工位无芯卷取”热卷箱技术在宝钢集团梅山钢铁公司1422mm热轧厂的成功应用,重点介绍了该技术的特点及在解决热轧板带中节能减排、减少氧化铁皮、避免甩尾、稳定精轧轧制及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方面的优势;认为其是提高热轧板厂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5.
The effects of SO2 and SO3 in the environment on the hot corrosion behavior of Ni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750–950°C has been studied. Below the melting point of Na2SO4 (884°C), rapid corrosion takes place by formation of a Na2SO4-NiSO4 melt, which can penetrate the porous oxide scale and give rise to sulfide information by coming in contact with the metal.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ulfides depends on the SO2 level in the ambient gas. Continued corrosion occurs by a sulfidation-oxidation mechanism. At temperatures above the melting point of Na2SO4,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occurs via dissolution of the surface scale, followed by reprecipitation of the oxide in a nonprotective form.Deceased  相似文献   
116.
The short-time hot-corrosion behavior of six industrial nickel-base superalloys was investigated with static deposits of Na2SO4 or NaCl or both in still air. The oxidation kinetics and scale morphologies were measured with traditional laboratory techniques-thermobalance, metallography, electron microprobe, and x-ray analyses. Susceptibility to hot corrosion was found to be correlated to the type of scale produced during simple oxidation. Alloys forming an A12O3 scale were found to be susceptible to Na2SO4 deposits, independent of their chromium content. The quantity of Na2SO4 deposit dictated the nature of the attack an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refractory element alloy additions appeared to play an essential role. Alloys containing Cr2O3 or TiO2 in the simple oxidation scale proved to be sensitive to NaCl attack. Again, the severity of the attack within the susceptible alloy group was not related to the chromium or titanium content. Although less intensive than the Na2SO4 -induced hot corrosion, NaCl contaminations provoked extensive spalling. All of the hotcorrosion types encountered in this study were interpreted in the light of existing theories.Supported by the Délégation Générale à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et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17.
随着波动性极强的风光电大规模并网,高比例新能源电网中输电线路常常呈高传输功率峰谷差、低输电效率的状态,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的大规模消纳。为此,提出分区分层优化输电线路功率的思想。首先,利用所提指标对电网进行分区,使区间联络线成为电网中待优化输电线路。在分区基础上建立区间-区内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用以确定传输功率峰谷差最小且输电效率最高的区间联络线期望功率,下层模型引入区内源荷运行约束,寻找最大程度实现联络线期望功率下系统运行成本最小的源荷协调调度计划。分别选用NSGA-Ⅲ-DE算法和NSGA-Ⅱ算法迭代求解上下层模型。最后,通过甘肃电网实例仿真,证明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8.
针对热连轧机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问题,考虑非线性刚度及阻尼项,建立连轧机在电机谐波干扰及负载谐波干扰下的主传动系统扭转动力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法求解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1/2倍亚谐、2倍超谐及组合共振幅频响应方程。以某钢企中1 580 mm热连轧机F2主传动系统为例,分析实际参数下不同非线性刚度、非线性阻尼、电机扰动及线性阻尼对主传动系统亚谐、超谐及组合共振的幅频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揭示热连轧机主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问题机理提供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119.
针对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数据被访问频率的不同,提出一种基于哈夫曼树的可变重复度的异构部分重复(HVFR)码,将不同访问频率的数据块作为哈夫曼树带有确定权值的叶子节点,构造哈夫曼树并确定数据块的重复度,利用成对平衡设计构造异构部分的重复码,能够提高热数据的并行访问速度和系统存储效率. 性能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与里所码以及简单再生码相比,HVFR码可以显著减少故障节点的修复时间及修复局部性,提高热数据的并行访问速度,达到负载均衡,且计算复杂度低.  相似文献   
120.
热压烧结Ti3AlC2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压工艺研究了不同工艺制度和原料中不同的Si含量对Ti3AlC2合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 300℃~1 500℃,30MPa压力和Ar气氛中热压摩尔比为n(TiC)n(Ti)n(Al)n(Si)=2110.2的混合粉末,可以得到纯度达98%(质量分数)以上的致密块体Ti3AlC2材料;添加的Si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形成固溶体,当添加Si的摩尔比为0.2时,固溶体的化学式为Ti2 76Al0 78Si0.22C2.烧结试样的晶体为层片状结构,1 300℃和1 400℃时,烧结试样的晶粒尺寸分别为10μm~15μm和20μm~30μm.材料的维氏硬度为3.3 GPa~5.0 GPa,弹性模量为289 GPa,抗压强度为785 MPa,抗弯强度为375 MPa,断裂韧性为7.0 MPa·m1/2;25℃时,电导率为3.1×106 S·m-1,热容为125.4 J/mol·K,热导率为27.5 W/m·K;热膨胀系数为8.8×10-6 K-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