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43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135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0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篇
冶金工业   9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热轧高强钢板显微组织、冲击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应用电子探针对其纵向截面进行了元素面分布分析,对其低温冲击功波动较大、冲击功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轧高强钢显微组织以针状铁素体和多边形铁素体为主,然而在钢板厚度1/2处有明显的珠光体偏析带;珠光体偏析带中锰元素富集,阻碍了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产生了珠光体偏析,导致了冲击功偏低;同时在偏析带上还分布有较大的TiC以及NbC颗粒夹杂物,轧制过程中其与基体交界处产生的微裂纹也会降低钢板的冲击功。  相似文献   
32.
闵娜  李伟  金学军  王晓东  杨涛  张驰 《金属学报》2006,42(10):1009-1013
用TEM观察了共析珠光体钢经真应变为2.89的拉拔变形以及不同温度时效后微观组织的变化,测量了时效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变形珠光体钢在473K时效后获得相对于时效前(σb=2061MPa)更高的抗拉强度(σb=2300MPa),在673K时效获得较均衡的强韧性能(σb=1856MPa,δ=3.7%).组织观察发现,大变形中溶解的渗碳体在时效过程中弥散析出,分析认为碳化物的析出阻碍位错运动,提高了该钢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3.
采用硬度计、轮廓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服役后的U71Mn钢轨气压焊接头的硬度、裂纹形貌及显微组织进行测试与观察,分析接头不同区域的损伤行为.结果表明:焊接接头两侧距接头中心30~50 mm处存在低凹区域,其位置与软化区位置吻合;轮轨接触使接头硬度提高,但是软化区的硬度始终低于母材;根据珠光体形态,接头从中心...  相似文献   
34.
离异共析转变(DET)是高碳钢实现快速球化退火的重要理论依据。为了深入理解离异共析转变机理,采用定量金相方法,通过奥氏体中断淬火和等温转变试验对Fe-1C钢离异共析转变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共析温度以下,Fe-1C钢中离异共析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存在竞争, DET相体积分数与奥氏体化后残留的渗碳体粒子间距Lθ以及珠光体片层间距λ有关,DET相体积分数随λ/Lθ值的增加而增大。用基于JMAK方程的离异共析转变动力学模型计算了DET相体积分数随λ/Lθ的变化关系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拟合,试验测量值与计算拟合曲线吻合较好。λ/Lθ的值越大,离异共析转变时碳原子扩散所需距离相对于珠光体转变越短,就越有利于离异共析转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从大型离心球墨铸铁管上取样,用光学金相,电子金相法研究了铸造和不同退火状态下的离心球墨铸铁的组织,实现了低温退火新工艺。研究表明,采用低温退火,使片状珠光体转变为粒状珠光体,并且控制粒状珠光体的质量分数为15%-25%,其余为铁素体+石墨,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36.
微合金钢磁场处理后的珠光体形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磁场处理微合金钢的过程中,由于磁场对形核驱动力的作用,外加磁场不仅影响铁素体的转变温度,也影响珠光体的转变温度。外加磁场改变了渗碳体片层的分叉形成过程,随磁通密度的增加,珠光体晶粒内部的渗碳体片层趋向于平行排列。  相似文献   
37.
保温隔热材料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最新发展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保温隔热材料 ,分析了各种材料和保温隔热性能 ,讨论了材料的组分、配制、施工工艺、工程应用及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38.
为了探讨高锰含量对微合金钢性能的影响及其夹杂物存在形态,采用低碳+钒铁微合金化工艺生产一种高强度热轧型钢,锰质量分数为1.50%~1.60%。结果表明:产品屈服强度为440~460 MPa,抗拉强度为600~620 MPa,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团状珠光体,带状组织3~4级,晶粒度为7~8.5级,但是锰提高了团状珠光体的相对量,削弱了钢材的低温冲击韧性。锰除固溶于铁基体中外,多以含锰夹杂物的形式存在,主要包括片状硫化锰、球形复合型夹杂物和纺锤体形复合型夹杂物。  相似文献   
39.
王连伟  毛征东 《钢铁》2002,37(2):47-51
利用S250KMⅢ扫描电子显微镜和IBAS2000真彩色全自动图像分析仪研究了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温度对具有不同碳含量和奥氏体晶粒尺寸的16Mn钢珠光体形貌和退化程度的影响,探讨了珠光体的退化机制,并提出促进控冷时珠光体均匀且充分退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40.
根据相关热处理原理并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导致GCr15轴承钢材料退火后表层出现片状珠光体组织的3种主要因素,分别为原材料脱碳、冷速过快和加热冲温,并分析了不同因素条件下出现的片状珠光体组织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和危害。提出了准确判定脱碳的方法,即珠光体的分布状态、深度、片间距有明显变化,以期为GCr15轴承钢的实际生产和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