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86篇
  免费   8506篇
  国内免费   2802篇
电工技术   6151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4947篇
化学工业   11770篇
金属工艺   6289篇
机械仪表   3023篇
建筑科学   6793篇
矿业工程   1108篇
能源动力   13148篇
轻工业   6954篇
水利工程   1360篇
石油天然气   3310篇
武器工业   500篇
无线电   28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051篇
冶金工业   3600篇
原子能技术   1179篇
自动化技术   4008篇
  2024年   412篇
  2023年   1526篇
  2022年   2574篇
  2021年   2976篇
  2020年   2972篇
  2019年   2530篇
  2018年   2129篇
  2017年   2421篇
  2016年   2663篇
  2015年   2719篇
  2014年   4675篇
  2013年   4515篇
  2012年   5234篇
  2011年   5553篇
  2010年   4022篇
  2009年   4016篇
  2008年   3263篇
  2007年   4374篇
  2006年   4002篇
  2005年   3378篇
  2004年   3014篇
  2003年   2601篇
  2002年   2383篇
  2001年   1917篇
  2000年   1614篇
  1999年   1316篇
  1998年   1067篇
  1997年   918篇
  1996年   767篇
  1995年   632篇
  1994年   543篇
  1993年   428篇
  1992年   385篇
  1991年   241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141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94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68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9篇
  1959年   31篇
  195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972.
The development of a reactively processed polypropylene nanocomposite (PPNC) with consequential improvements in the heat deflection temperature (HDT), Vicat softening temperature (VST), and crystallization peak temperature (Tc) is reported herein. Neat PP without nanoclay was also reactively processed 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fillers on the improvement in physical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 a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 in the HDT of PPNC (77.9 °C) compared to those of neat PP (62.6 °C) and reactively processed branched PP (BPP; 69.2 °C). Moreover, the Tc of PP in PPNC improved by ~14% compared to that of neat PP. Various models of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were employed to elucidate the nucleation and crystal growth mechanisms, and to correlate them with the observed HDT improvement in PPNC. Thermal transitions investigated by modulate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explained the changes observed in the VSTs of all the sample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HDT along with a marked increase in Tc. Such simultaneous improvements in HDT, VST, and Tc are highly desirable f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use of PP-based materials in rigid packaging.  相似文献   
973.
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可有效提高系统自愈能力。针对应急发电机、储能装置辅助的海上多平台互联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孤岛电网故障后的供电恢复策略。首先,提出了电源恢复优化模型所考虑的4种指标:故障恢复效果、故障恢复时间成本、对非故障区域内潮流影响和启动应急发电机数量。此外,给出了具有潮流约束、网络安全约束和网络拓扑约束的故障后供电恢复优化模型。然后,将遗传算法应用于该供电恢复策略中,通过改变电力系统中开关的分合状态来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而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最后,结合IEEE 53节点配电系统和海上多平台互联电力系统的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电源恢复策略的有效性,此外,还评估了含储能的海上多平台互联电力系统的自愈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74.
范涛 《化工进展》2021,40(3):1362-1370
蒙东褐煤占我国褐煤储量的83%,是蒙东地区的主要能源。低温热解技术条件温和、产品用途广、经济效益高,是加工蒙东褐煤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褐煤块煤率低、含水量高、热碎严重等特性以及现行环保产业政策持续趋紧,使褐煤低温热解工业化项目存在原料利用率低、生产连续性差、环保不达标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蒙东地区应用的热解技术包括低阶煤转化技术(LCC)、连续干馏热解定位提质技术(LCP)、带式炉低温干馏技术、GF-1型褐煤提质技术、SJ低温干馏方炉热解技术和气-固错流热解技术,分析了各项技术的运行情况、优势和不足。通过对比各项技术在原料要求、传热方式、熄焦方式、能量利用率和产品性质等方面的特点,明确了各项热解技术的炉型选择、原料煤粒度和热解产品利用等方向,提出了蒙东褐煤热解技术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需实现原料优化、能量优化、产品多元化和废弃物资源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75.
为研究家用冰箱储藏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释放量及主要来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工作状态下冰箱储藏室的VOCs含量进行检测;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冷藏室的物料进行成分分析,同时用密封舱法探究冷藏室不同物料对VOCs含量贡献。结果表明,冰箱冷藏室物料中发泡聚苯乙烯风道泡沫释放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正戊烷及异戊烷最多,是造成异味的关键性物料,而正戊烷、异戊烷是冰箱异味的主要成分。聚氯乙烯门封条对异味的贡献也较大,通用聚苯乙烯抽屉体贡献的VOCs种类最多;在工作状态下,随着密闭时间的增加,冰箱储藏室的VOCs的种类及含量增加,但苯、甲苯、二甲苯、TVOC及戊烷类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储藏室异戊烷含量较高,是冰箱的异味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76.
针对光伏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中储能设备间的功率分频分配有效性差和抗干扰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馈自抗扰控制(feedforward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FF-LADRC)的光伏微电网混合储能控制策略。首先,搭建混合储能系统中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双向DC-DC数学模型,通过在电压环控制中引入前馈自抗扰控制,以提高混合储能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干扰性能,并通过设置低通滤波,进而实现不同储能设备之间的功率分频分配。同时,将线性自抗扰控制分别引入蓄电池电流环控制和超级电容电流环控制,以实现不同储能设备间的协调控制,进而提高并网侧功率稳定性。频域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快速进行功率分频分配,同时协调光伏微电网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977.
The flat micro heat pipe array photovoltaic-thermal module was retrofitted into a photovoltaic-thermal evaporator, and then a novel solar energy and air dual-heat-source heat pump system was developed.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operating in the solar energy mode (S) as well as the solar energy and air dual-heat-source mode (SA) was studied in detai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ffected by solar radiation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role of ambient air in the dual heat source heating mode will switch between heat release and heat absorption, and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backplane temperature fluctuates between -3.1—3.5℃; the SA mode was suitable for low solar radiation condition, and its thermal efficiency,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fficiency and COP were 56.7%, 81.7% and 2.38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20.3%, 25.0% and 6.7%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 mode; under the high solar radiation condition, the SA mode would accelerate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system, but it could improve the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it would get the better operation performance operating in SA mode when the backplane temperature was lower tha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s well as operating in S mode when the backplane temperature was higher tha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978.
李琪  张容铭  胡鹏飞 《化工学报》2021,72(8):4121-4133
在多孔介质区考虑局部非热平衡,采用Brinkman-extended Darcy模型结合应力跳跃条件对部分填充多孔介质通道内流体传热特性进行分析。获得了各区域温度分布及Nusselt数解析解,并分析了各参数对温度及Nusselt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对流传热系数Hs较小时,界面应力跳跃系数β和Darcy数Da的增加会减小流固两相间温差。而在高Hs下,Da减小也会减小两相温差。在DaHs和固流两相热导率之比K较大且空心率S(自由流体区高度与通道高度之比)和Biot数Bi较小时,流固两相间会在接近多孔介质区中部出现最大温差,而该最大温差会随着S增加和DaHs的减小向界面区移动。对于不同KBi,Nusselt数NuS的关系曲线存在不同的类型,与模型A(界面处多孔介质固相和流相根据各自温度梯度和热导率划分总热流)不同的是,采用模型C(界面处固相热流分配与自由流体区流相的热交换相关)所获得的Nu曲线类型与Hs有关。在K较小时,βNu的影响大于HsNu的影响;而在K较大时,HsNu的影响要远大于βNu的影响,且Hs增加会明显提高通道内的Nu。  相似文献   
979.
CO2突破压力在CO2地质储存能力、场地选择和盖层安全性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可用于预测CO2突破压力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通过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软件,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步法的数值方法,并对饱和低渗透岩心进行了CO2突破压力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岩心完全饱水时,CO2突破压力和突破时间分别5.4 MPa和70 h,通过与已有实验数据对比,证明了此模拟方法是合理的。同时,对CO2-H2O系统中的界面张力和VG模型中m/l值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界面张力条件下,m/l参数越大,CO2突破压力和突破时间越大。另外,随着CO2-H2O系统中界面张力的增大,突破压力和突破时间均呈减小趋势。研究可为深入研究岩心尺度上的CO2突破行为和盖层评价等提供数值信息。  相似文献   
980.
研究分布式能源供热系统中热网储能特性是制定能源高效利用控制策略的必要前提。该文通过对分布式能源热网储能特性的研究,建立热网储能量化计算模型。该模型描述热网储能特性的重要参数-储能供能持续时间。引入影响因子θ对模型进行改进,提高热网换热段温度与实际工况的吻合度。针对3个换热站的试验数据,对改进后模型进行滞后时间计算,从而验证其正确性。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计算,得到并分析热网储能供能的持续时间,得出循环水泵存在最佳流量的结论。此外,应用上述模型对分时分段供暖工况进行分析计算,得出24h内与室外温度正相关的热网供水温度随时间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