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79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7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21篇
自动化技术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化学法多晶硅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保义  郭海琼  何绍福 《广州化工》2011,39(6):21-24,37
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从国内外多晶硅的生产状况,综述了化学法多晶硅的生产工艺,重点分析比较了几种潜在工业应用的流化床法生产多晶硅工艺的特点,指出未来多晶硅生产应当以流化床法为主,并耦合其它相关技术。同时展望了未来化学法生产多晶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
93.
Abstract

MFIS structures with Strontium Bismuth Tantalate (SBT) as the ferroelectric thin film and yttrium oxide as the buffer layer have been fabricated on polysilicon layer as well single crystal silicon. Yttrium oxide film was deposited by electron beam evaporation and SBT was deposited by spin on MOD techniqu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capacitance vs voltage (C-V) curve shows hysteresis and the direction of hysteresis corresponds to ferroelectric polarization. For an applied DC bias of ± 5 V, the C-V curve shows a memory window of ± 2 V.  相似文献   
94.
简述了多晶硅生产过程中氢气的几个来源,并比较了采用电解、裂解或工业尾气净化回收氢气作为多晶硅生产补充氢气来源的技术、经济性。提出了采用特定吸附剂,变压吸附净化回收可重复利用氢气的新方法。对比了几种氢气的净化回收技术的优势,认为采用变压吸附(PSA)氢气净化工艺过程最优,能耗最低,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95.
硅行业是个有着复杂产业链的行业,而工业硅产业是整个硅产业链中的源头产业和基础产业;多晶硅及光伏产业是最具发展前景和近一、二年发展最快的产业。工业硅产业和多晶硅及光伏产业是同属于硅产业链的上下游产品行业,彼此存在着数量和质量间紧密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96.
The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auge factor of highly boron doped polysilicon nanofilm is bigger than that of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with the same doping concentration, and increases with the grain size decreasing.To apply the unique properties reasonably in the fabrication of piezoresistive devices, it was expound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ergy band structure that the properties were caused by the tunnel current which varies with the strain change forming a tunnelling piezoresistive effect. Finally, a calculation method of piezoresistance coefficients around grain boundaries was presented, and the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of polysilicon nanofilms were explained theoretically.  相似文献   
97.
一种新型半绝缘键合SOI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一种新型半绝缘键合SOI结构,采用化学气相淀积加外延生长键合过渡多晶硅层的方法实现了该结构.研制出的这种新结构,完整率大于85%,Si-Si键合界面接触比电阻小于5×10-4Ω·cm2.这种新结构可以广泛用于高低压功率集成电路、高可靠集成电路、MEMS、硅基光电集成等新器件和电路中.  相似文献   
98.
Ni金属诱导晶化非晶硅(a-Si:H)薄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在氢化非晶硅薄膜(a-Si:H)上溅射金属Ni的样品进行金属诱导晶化(MIC)/金属诱导横向晶化(MILC),制备多晶硅薄膜(p-Si)的上艺及薄膜特性进行了研究。XRD测最结果表明非晶硅在500℃退火1h后就已经全部晶化。金属诱导晶化的优选晶向为(220).而且晶粒随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长大。非晶硅薄膜样品500℃下退火6h后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原金属镍覆盖区非晶硅全部晶化.晶粒均匀.平均晶粒大小约为0.3μm,而且已经发生横向晶化。EDS测试Ni在晶化的非晶硅薄膜中的原子百分含量分析表明,金属Ni在MILC过程中的作用只是催化晶化.除了少量残留在MILC多晶硅中外.其余的Ni原子都迁移至晶化的前沿。500℃下退火20h后样品的Raman测试结果也表明.金属离子向周边薄膜扩散.横向晶化了非晶硅薄膜。  相似文献   
99.
冶炼硅需消耗大量能源,并排放很多有害气体和粉尘,与当前世界各国重视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相悖。对我国硅产业的发展现状、消费领域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0.
用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法淀积了膜厚为60~250nm的多晶硅纳米薄膜,研究了膜厚和掺杂浓度对多晶硅纳米薄膜电学特性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SEM)图片,在电阻率与电阻率温度系数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膜厚和掺杂浓度对薄膜电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掺杂多晶硅纳米薄膜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电阻率温度系数可达到1×10-4~3×10-4/℃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