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2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1.
在我国流传着一种久负盛名、长盛不衰且为世人所青睐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漆器。在文物学界,许多学者甚至将其与同样享有盛誉的瓷器和丝绸并列,视作古老中华民族物质文化的代表。漆器是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它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从漆器的美学特征要素——功能、色彩、装饰、材质、工艺、整体意蕴等方面进行评述,阐述漆器所散发出的永久魅力和青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长北 《中国生漆》2010,29(2):38-43
本文按艺术风格的不同,将我国现代漆器归为七大类,分类介绍其历史沿革、工艺特色、漆艺名人。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福州脱胎漆器的传承、创新与开发作了论述。在对福州脱胎漆器基本特征和发展沿革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从福州脱胎漆器的技术工艺、设计理念、产品观念和遗产保护的创新层面,艺术收藏品、公共装饰品、民间宗教品和特殊应用品的开发层面,重新认识和探索福州脱胎漆器未来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李智瑛  孙晓彤 《中国生漆》2020,(1):34-36,48
漆器在中国的发展已有数千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积淀和组成部分,而作为其高端产品的雕漆对于国人来说更是意义非常。可在现代工业社会,尤其是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工序繁琐的古老艺术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有些人为求一时之利开创了所谓的注漆工艺,还美其名曰"现代雕漆"。另一方面,雕漆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只有少数的老匠人还在以文化遗产承传者的身份坚守着,而他们的作品又往往价格不菲让普通大众无法承受。那么如何有效调节传统技艺与现代工业发展的这种矛盾,并通过一种更加产业化的方式来继承和发展雕漆就变得日益迫切,而这也正是笔者所探究和讨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楚式漆器及髹饰技艺是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社会变迁大环境下却面临着存续的困境。从信息空间理论出发,探讨四个典型非遗生存区域的特点,定位楚式漆器及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所处的非遗典型区域,针对所处区域的特点,得出楚式漆器实现新时代的发展,要从创意开发以及传播方面推进,而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则是要通过从数字化应用、传承人培养及新媒体的应用层面探索最佳保护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缪玲  贺亚雯  殷光吉 《包装工程》2024,45(4):244-252
目的 针对彝族太阳纹文化资源在设计转化中形意匹配不确定的问题,提出基于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的产品设计方法。方法 以彝族漆器中的太阳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化因子并提取特征词汇,以构建可拓表征模型,从而量化纹样与文化语义之间的关系。计算语义的可拓空间,进行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的评估,并将词汇语义进行图解,得到优度表征与核心语义。以最优图解语义集为制约因素,结合太阳纹的原始形状、色彩、图示等特征,对太阳纹进行形状文法推演,生成创新图案。通过图解语义,对新图案进行综合评估及形意适配度验证。结论 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在彝族太阳纹创新设计中具备有效性,为彝族太阳纹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彝族皮胎漆器及其髹饰技艺历久弥新,承载着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历史,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本文通过传统彝族髹饰技艺的工艺分析、彝族皮胎漆器代表器具的分类比较、彝族皮胎漆器髹饰纹样的整理归纳,总结其“点、线、面”的图案构成规律,在传统纹样基础上进行髹饰图案的提取与再造。将创新髹饰图案通过传统技艺方法,与当代革制品碰撞,应用于现代女士手提皮包,提升皮革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工艺价值,同时探究彝族髹饰技艺传承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漆艺的材料与工艺两方面为重点,深入研究漆艺创作中的材料特性与工艺技法,阐明了材料的多样性,从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入手分析了不同材料的特点。研究了不同工艺的主要手法、用途及艺术效果,提出了材料与工艺在漆艺创作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传统漆艺工艺在现代家具应用中的不足。最后总结出结合现代工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漆艺在现代家具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胎骨是漆器制作的骨架,可以髹漆的胎体种类繁多,主要有木胎、陶胎、金属胎、纸胎、竹胎、皮胎、裱胎(脱胎)、树脂胎等,其中以木胎应用最广。本文着重探讨了漆器底胎工艺的制作技法。不同胎骨,做地工艺虽有差异,但基本类似,主要包括制胎、嵌补、刮灰、砂磨等工序。通过底胎工艺使胎地平整光滑,可提高髹漆质量。  相似文献   
20.
长北 《中国生漆》2009,28(2):23-33
本文按艺术风格的不同,将我国现代漆器归为七大类,分类介绍其历史沿革、工艺特色、漆艺名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