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213篇 |
免费 | 4359篇 |
国内免费 | 150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716篇 |
技术理论 | 5篇 |
综合类 | 4338篇 |
化学工业 | 14193篇 |
金属工艺 | 1051篇 |
机械仪表 | 1898篇 |
建筑科学 | 4848篇 |
矿业工程 | 465篇 |
能源动力 | 690篇 |
轻工业 | 8538篇 |
水利工程 | 566篇 |
石油天然气 | 625篇 |
武器工业 | 339篇 |
无线电 | 877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692篇 |
冶金工业 | 575篇 |
原子能技术 | 452篇 |
自动化技术 | 33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9篇 |
2023年 | 713篇 |
2022年 | 1525篇 |
2021年 | 1637篇 |
2020年 | 1426篇 |
2019年 | 1270篇 |
2018年 | 1199篇 |
2017年 | 1731篇 |
2016年 | 1700篇 |
2015年 | 1904篇 |
2014年 | 2939篇 |
2013年 | 3442篇 |
2012年 | 3941篇 |
2011年 | 3510篇 |
2010年 | 2893篇 |
2009年 | 3141篇 |
2008年 | 2745篇 |
2007年 | 3440篇 |
2006年 | 3289篇 |
2005年 | 2872篇 |
2004年 | 2283篇 |
2003年 | 1917篇 |
2002年 | 1724篇 |
2001年 | 1430篇 |
2000年 | 1113篇 |
1999年 | 958篇 |
1998年 | 670篇 |
1997年 | 511篇 |
1996年 | 1411篇 |
1995年 | 794篇 |
1994年 | 614篇 |
1993年 | 267篇 |
1992年 | 221篇 |
1991年 | 180篇 |
1990年 | 102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42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7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7篇 |
1976年 | 5篇 |
1973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基于波分复用的光纤多防区周界传感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纤多防区周界传感系统,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了监控防区和通道的扩展。该系统对传统采用单根传感光纤和反射镜的结构作了改进,并扩展了传感光纤的数量,将多根传感光纤分别置于监控领域内的不同防区,每个防区分别用不同中心波长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作为反射装置,使每根传感光纤工作在不同的波长。利用波分复用器件与技术,多根传感光纤共用一套干涉系统,实现了多个干涉子系统同时、独立的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多个分散防区同时、独立的入侵检测和定位,信号响应时间小于1ms,不同防区间信号的串扰小于-20dB。 相似文献
992.
随着3G商用进程的不断加快,移动互联成为人们新的商务模式,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信息产品和服务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移动互联商务平台方案应用场景的描述,对用户行为模式的智能识别、智能搜索和二维码识别等技术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针对用户建立个性化需求模型开发方案的设计,使用户以更快捷的方式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为企业达到良好的商业推广效果. 相似文献
993.
主要研究镀膜光纤传感器。首先介绍了氧化锌镀膜光纤的几何结构,分析了此几何结构压电声光振荡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光纤声光相位调制器的等效网络模型,然后根据此模型推出了声光压电层反射系数5m并按预设参数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Zn(NO3)2单盐水溶液体系在铜基上进行阴极电沉积直接得到氧化锌镀膜,通过讨论电沉积过程中一些主要实验条件对氧化锌镀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稳定实用、经济的电沉积配方。 相似文献
994.
995.
半导体激光器(LD)与单模光纤(SMF)耦合时,峰值功率搜索算法是实现自动对准的关键.对LD和SMF端面耦合特性进行了分析,进而设计了基于抛物线拟合原理的光纤自动对准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具体实现方法.实验证明,与传统的爬山法相比,这种算法由于减少了采样点数而缩短了搜索时间,收敛速度快,从而提高了自动对准的速度.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P.A.C. Quist T.J. Savenije M.M. Koetse S.C. Veenstra J.M. Kroon L.D.A. Siebbel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05,15(3):469-474
The effect of annealing blends of poly(2‐methoxy‐5‐(3′,7′‐dimethyloctyloxy)‐1,4‐phenylenevinylene) (MDMO‐PPV) and a poly(cyanoether phenylenevinylene) (PCNEPV) on the photoconductivity is studied. Charge carriers are generated by pulsed‐laser excitation and their mobility and decay kinetics are monitored using time‐resolved microwave conductivity (TRMC) measurements. Photoexcitation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n exciton, which can undergo charge separation at an interface between the electron‐donating MDMO‐PPV and the electron‐accepting PCNEPV. The electrons and holes formed in this way must escape from each other to contribute to the photoconductivity. The photoconductivity of the blends is found to increase by almost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upon thermal annealing for three hours at 100 °C. This increase is attribu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phase separation in the polymer/polymer film, resulting in PCNEPV‐rich parts. The formation of PCNEPV‐rich parts allows the electron to diffuse away from the interface, which favors escape from geminate recombination, leading to a higher photoconductivity.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