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33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117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地震地貌学在L区浊积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地貌学是一种新的地震相分析与表征方法,研究的是沉积特征在沉积等时面上的地震映像。它与地震岩石学一起构成了地震沉积学的主体。以L区为例,介绍了地震地貌学方法的基本工作流程、关键技术及其在沉积分析和储层预测方面的应用。地震地貌学强调在相对地质年代域中对沉积体成像,表征了地震相的平面反射形态。通过地震地貌学的沉积解释,容易把控沉积体的展布范围及其在沉积体系中的发育部位。沉积体的地震地貌学解释结果反投影到反演剖面上,可实现相控下的砂体雕刻,使属性分析和反演达到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沉积体和储层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2.
闫莉 《华中建筑》2011,29(4):45-49
通过对巴厘岛度假酒店的构景元素进行分析总结,对巴厘岛园林风格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33.
作为风景园林学中一种非常重要而特殊的设计类型,纪念性景观因其强烈的政治性、时代性和主题性特征成为社会性思想传达的主要载体,因此往往能够产生重大和深远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力,是风景园林设计创作永恒的研究课题之一.试以历经3年创作周期的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观设计实践过程为线索,论述了高海拔恶劣的特殊生境下景观设计的变通途径,深度探讨了属于中国地域性的和当代性的纪念性景观的设计模式及其可能的拓展之道.  相似文献   
34.
刘佳 《山西建筑》2011,37(32):201-203
通过对大雁塔广场各式各样材质雕塑的调研,分析了铜、砂岩、不锈钢、花岗岩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结合广场中的实例,分别探讨了典型材料雕塑的色、质、光感效果,形态的精神层面艺术结合手法,从势态的表现效果角度研究了雕塑的复合视知觉形式,以构架材质与形态的艺术思维关系。  相似文献   
35.
由于人眼透视非线性的事实,在对雕塑手稿进行等比例放大后均需根据所观察到的透视效果对大型雕塑进行透视纠正。原来雕塑家需对照手稿人工制作透视正确的放大雕塑,由于大型雕塑体积大,手工制作工作量大,为了减少工作量,文中研究并开发了一种雕塑透视纠正系统。在该系统中,首先读入雕塑手稿的三维扫描模型数据,为雕塑设计者可使用计算机对雕塑模型数据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放大模拟和透视纠正,随后通过将计算机生成的模型分割后进行机械加工得到大型雕塑,从而减少了真实雕塑纠正和放大所耗费的时间。  相似文献   
36.
指出了雕塑和园林艺术有着不可分开的紧密关系。着重论述了纪念性雕塑和装饰性雕塑的特点和设计.  相似文献   
37.
从与泉水水体的结合、建筑装修等方面,论述了济南传统民居既具北国之雄又具江南之秀的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38.
五环神韵结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勇  刘宪玮 《钢结构》2009,24(8):34-38
秦皇岛森林体育公园奥林匹克工程——五环神韵,是秦皇岛市为北京2008奥运会而建设的主题雕塑工程,也是体育公园标志性建筑。雕塑造型优美、结构复杂。分析了结构计算和设计中包括结构布置、荷载计算、杆件设计、节点设计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雕塑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生利 《山西建筑》2009,35(19):18-19
基于近年来从事规划及建筑环境设计的一些体会,通过借鉴前辈艺术家们经典的创作经验,就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设计或应用好雕塑进行了几方面的探讨,指出雕塑作为一种彰显城市文化的建筑语言,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环境及建筑环境的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40.
陈丽萍  张了夫 《中国陶瓷》2006,42(12):39-40
着重阐述面对当今高校艺术类雕塑专业的这种招生规模和已出现的就业情况,高校雕塑教育也应适应新时期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适时地调整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改变以往纯粹艺术家的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为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当前社会、市场的需要而培养全面型的,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是新时期的高校雕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