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8篇 |
化学工业 | 19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5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矿业工程 | 9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14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无线电 | 6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建立了包含“自热效应”的A lG aN/G aN HEM T(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直流I-V特性解析模型。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自热效应对A lG aN/G aN HEM T器件的影响,并同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符合较好。证明基于这种模型的理论分析适于A lG aN/G aN HEM T器件测试及应用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2.
基于介质电场增强ENDIF理论,提出了一种薄硅层阶梯埋氧型部分SOI(SBPSOI)高压器件结构。埋氧层阶梯处所引入的电荷不仅增强了埋层介质电场,而且对有源层中的电场进行调制,使电场优化分布,两者均提高器件的击穿电压。详细分析器件耐压与相关结构参数的关系,在埋氧层为2μm,耐压层为0.5μm时,其埋氧层电场提高到常规结构的1.5倍,击穿电压提高53.5%。同时,由于源极下硅窗口缓解SOI器件自热效应,使得在栅电压15V,漏电压30V时器件表面最高温度较常规SOI降低了34.76K。 相似文献
123.
从理论上研究了n型分布布拉格反射镜(n-DBR)的反射率对器件阈值电流、输出功率以及转换效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射率。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垂直腔面反射激光器(VCSEL)单管和阵列器件,采用波形分析法对VCSEL器件的功率进行了测试。在脉冲宽度60ns,重复频率100Hz条件下,500μm口径单管器件在注入电流为110A时,峰值输出功率达102W,功率密度为52kW/cm2,4×4、5×5阵列器件在100A时,功率分别达到98W和103W。对比了单管器件在连续、准连续和脉冲工作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和光谱特性,连续和准连续条件下激射波长的红移速率分别为0.92nm/A和0.3nm/A,6A时的内部温升分别为85℃和18℃,而脉冲条件下激射波长的红移速率仅为0.0167nm/A,6A时的温升为1.5℃,远小于连续和准连续的情况,这也是器件在脉冲条件下能得到很高输出功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基于消费者对于自热食品目前存在的担忧,探究自热包在自加热过程中由于挥发性气体、塑化剂迁移等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方法 选取6个品牌的市售自加热包,测定其发热过程中生成气体种类、排放量及在食物中残留情况,通过对比相应限值,对其危害性进行分析。结果 6种常见市售自加热包在发热过程中共检出17种有害气体,释放量均低于大气污染及吸入毒性的规定限值。但自加热过程会使食物中混入三氯甲烷,且橄榄油中的三氯甲烷残留多于米饭中的。随加热时间延长,三氯甲烷残留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最终残留量接近规定限值。食品自加热后未发现塑化剂残留。结论 自热食品加热过程中潜在的主要安全隐患为包装袋的三氯甲烷残留,应避免自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与食品直接接触。本研究为自热食品自加热过程中危害分析以及后续自热食品及其包装的研发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5.
Electromigration (EM) is a severe reliability issue in power grid networks.The via array possesses special EM characteristics and suffers from Joule heating and current crowding,closely related to EM violations.In this study,a power grid EM analysis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solve temperature variation effects for the via array EM.The new method is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aware EM model,which considers the effects of self-heating and thermal coupling of interconnected lines in a power grid.According to the model,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ntroduces a locality-driven strategy and current tracking to perform full-chip EM assessment for multilayered power gri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emperature due to Joule heating indeed has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via EM failure.The results further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might reasonably improve efficiency while ensuring the accuracy of th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6.
127.
为评估棉花的热危险性,采用自热和自燃点测试装置,研究了含水量、含油量、堆积密度等对棉花自热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立方体金属网篮的不同体积对棉花自燃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量、含油量及堆积密度越高,棉花内部温度越高,热危险性越大。但水的质量分数在0~50%的范围内,脱脂棉和长绒棉两种棉花均不属于自热物质;当油的质量分数为5%和10%时,长绒棉发生自燃时最高温度分别为635.6 ℃和539.7 ℃,属于自热物质;当油的质量分数为5%、10%和15%时,脱脂棉最高温度分别上升至161.7、169.8 ℃和184.1 ℃。立方体金属网篮的体积越大,棉花的自燃温度越低;研究发现,立方体网篮体积的对数(logV)和自燃温度的倒数(1/T)成线性关系,根据拟合曲线可预测不同体积下棉花的自燃温度。 相似文献
128.
摘 要:在海上运输过程中,自发热物质是造成海运事故最多的原因之一。鉴别货物是否属于自发热物质的方法,是采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中的标准测试方法N.4。标准测试方法N.4是基于“热篮法”模型,同时参考碳类物质自发热规律发展而来的。标准方法N.4对偶氮类染料的适用性缺少相关验证数据。通过对偶氮类染料粉末的自发热现象进行探究,发现“热篮法”模型可用于描述偶氮类染料的自发热过程;偶氮类染料的自发热反应活化能为129.6 J/mol;标准测试方法N.4不适用于偶氮类染料可能出现“假阳性”的误判。建议相关标准测试方法或管理法规,对自发热特性得到充分研究的化学品货物给予更为精细的管理,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9.
130.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自热食品(咖喱鸡块菜肴包)感官品质、pH值、L*(亮度)、a*(红绿色值)、b*(黄蓝色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的影响。方法分别在温度为40,50,60℃下贮藏样品,然后测量其各项理化指标。结果贮藏温度对于咖喱鸡块的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影响。在同一天测定时,温度越高,咖喱鸡块的感官评分、L*越低,而TBARS值、TVB-N含量越高;3个温度下样品pH值都呈现出较为激烈的波动态势,但贮藏温度为40℃时,变动程度相对较缓;a*在贮藏温度为50℃时有更为剧烈的变化趋势,其次是60和40℃;温度对样品b*的变化并未起到较大的作用。通过一级动力学方程和阿伦尼乌斯方程构建了咖喱鸡块菜肴包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论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选取TVB-N作为判断因子,利用此模型得到的咖喱鸡块菜肴包货架寿命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低于10%,说明模型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