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3篇
  免费   704篇
  国内免费   218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356篇
化学工业   1755篇
金属工艺   82篇
机械仪表   82篇
建筑科学   147篇
矿业工程   291篇
能源动力   148篇
轻工业   3951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859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0篇
冶金工业   382篇
原子能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12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612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509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了固体推进剂中有关颗粒度分布的数学处理方法,用几种数据统计分析的理论分布函数-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K分布,并以铝粉和含铝推进剂燃烧残渣的颗粒分布为例进行了分析,根据Culick微粒阻尼的理论计算模型,讨论了粒度分析在阻尼效应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丁烷脱沥青装置掺炼油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新疆原油的渣油中重金属含量高,结构组成复杂,直接进入催化裂化装置做原料时,催化剂重金属污染严重,产品分布差,渣油掺炼量低。而且,丁烷脱沥青过程所得到的脱油沥青软化点高、针入度低、延伸度差。为了提供优质的催化裂化原料和优质的道路沥青原料,进行了丁烷脱沥青装置掺炼油浆组合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脱沥青油收率提高,提供了更多重金属含量低的催化裂化原料,沥青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3.
脱硫灰渣的排放方式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电厂产生的脱硫灰渣的组成和性能与其排放方式有着密切关系。为使其得到较好的处置与利用 ,本文从排放方式方面进行探讨 ,并略述各种脱硫灰渣的性能与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纳米Fe/C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石油渣油中加入二茂铁,通过热缩聚反的位合成纳米级铁粒子均匀分散于炭基体中的新型复合材料,研究了在420℃热缩聚时停时间和二茂铁添加量对Fe/C形成的影响,并用TEM和XRD观测和分析了Fe/C的形态和结构,结果表明,在基体中铁粒子的粒径为25-50nm,在一定条件下,二茂铁添加量的增加和停留时间的延长均使Fe/C产率提高,停留时间对热缩聚反应的影响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二茂铁的添加能显著提高反应速率常数k值。  相似文献   
25.
芝麻辣酱的制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探讨了在黄酱的基础上,加入芝麻、辣椒等各种辅料,配制出芝麻香味浓郁、辣味适中的芝麻辣酱。本文对原材料的配方、主要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6.
重油催化裂化干气氢提纯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家庄炼油厂和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合作开发的中国石化系统第一套利用变压吸附技术进行RFCC干气氢提纯工业试生产装置一年的平稳运行说明:提纯后产品氢纯度达99.9%,回收率大于85%;操作简便灵活;装置负荷弹性裕度大;经济效益显著。实践证明它是一项富有吸引力的新工艺,为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挖潜增效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7.
针对陕甘宁盆地低渗透气田天然气井地层漏失等问题,通过室内试验,设计了密度为1.41~1.60g/cm3的二级固井高炉矿渣——MTC水泥浆和APIG级水泥——MTC水泥浆。目的提高固井质量、降低固井成本。结果通过对高炉矿渣的水化机理和两种MTC水泥浆对比分析,认为高炉矿渣——MTC转化法较APIG级水泥——MTC转化法,具有外加剂用量少、抗压强度高、体系简单、固井成本低等特点。结论两种低密度MTC水泥浆配方设计合理,性能优良,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8.
对我国酱油酿造几项新技术应用之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三十年来我国酿造酱油工业开展研究的六项新技术在现阶段的投产可行性,及进一步研究方向的看法。  相似文献   
29.
Spruce wood residues were treated in a vacuum pyrolysis Process Development Unit with a throughput capacity of 28 kg/h. Two aqueous phase condensate samples with COD concentration varying between 190 and 255 g/L were produced and sequentially extracted with dichloromethane and ethylacetate solvents. The soluble organic matter was composed of acidic, phenolic, alcoholic and ketonic compounds. The insoluble fraction was sequentially distilled at 100 and 110°C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Mainly water was recovered in the first distillate, while the second distillate contained 30.4% formic and acetic acids, 69.4% water and 0.2% residual organic compounds. The distillation residue was rich in oxygen and was essentially insoluble in any organic solvent. The two aqueous phase pyroligneous samples were treated in Bat-telle's Thermochemical Environmental Energy System (TEESr?), a registered service mark of Onsite*Ofsite, Inc. of Duarte, California, U.S.A. The results of the tests showed that similar results were obtained with either feedstock. In batch tests a COD reduction of 99% was achieved. The product gas composition was typically about 49% methane, 5% hydrogen, 1 % ethane and 45% carbon dioxide. Tests in a continuous stirred-tank reactor produced reproducible data which can be used for process scale-up. Catalyst lifetime was identified as needing further improvement.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the catalytic gasification process as a useful step in the recovery of energy from the secondary condensate stream and the cleanup of the by-product water from vacuum pyrolysis of wood.  相似文献   
30.
Both emulsifying capacity (EC) and emulsion stability (E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from 0.4% to 0.8% of soy flour (SF), soy concentrate (SC), soy isolate (SI) and corn germ protein flour (CGPF) when studi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EC and ES increased as pH increased from 6 to 8 in all samples. Increasing incubation temperatures of protein solutions from 20–70°C or from 4–20°C did not affect EC or ES, respectively. SF had the highest EC, followd by SI, SC, and CGP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