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0篇
  免费   1001篇
  国内免费   666篇
电工技术   294篇
综合类   772篇
化学工业   1641篇
金属工艺   1290篇
机械仪表   1039篇
建筑科学   837篇
矿业工程   432篇
能源动力   429篇
轻工业   497篇
水利工程   183篇
石油天然气   553篇
武器工业   84篇
无线电   17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07篇
冶金工业   549篇
原子能技术   172篇
自动化技术   45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454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710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862篇
  2010年   674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21.
涂层结构具有美观、隔热和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制造和制药等领域。但在涂层制备和服役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气泡和裂纹等缺陷,且涂层厚度和均匀性会直接影响涂层寿命,因此对涂层结构的检测显得十分重要。与常规无损检测技术相比,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非接触性好、抗干扰性强,适用于涂层结构快速无损检测。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太赫兹波、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和典型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然后,详细地阐述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光学参量、厚度和微结构检测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特别是太赫兹波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和生物制药方向的厚度检测与成像;最后,分析了涂层结构无损检测的现状,对现有的太赫兹波检测涂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2.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测精度,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覆冰影响因素对输电线路覆冰增长量的影响权重,采用PSO算法对LSSVM的参数优化,建立了考虑灰色关联权重的PSO-LSSVM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测模型。采用实际运行线路的覆冰增长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其他覆冰预测模型对比,考虑灰色关联权重的PSO-LSSVM输电线路等值覆冰厚度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全局最大误差分别为0.575、3.124%和4.015%,均小于其他三种预测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3.
大口径反射镜高反膜是大口径空间相机光学系统中的重要光学元件。为了观测到更多的目标、获取更多的地球以及空间观测信息,对大口径空间相机的反向射膜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要求有更宽的工作谱段和更高的反射率,还要提升基底光学性能,降低空间环境对高反膜性能的影响以及降低薄膜应力等等。对近年国内外天基大口径空间相机反射镜高反膜研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针对以上要求所取得的成果。尽管高反膜的设计制造仍面临许多困难,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新方法的提出,这几方面难点已基本找到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4.
提出了一款应用于Ku波段的宽带高增益基片集成腔(Substrate Integrated Cavity,SIC)圆极化阵列天线。通过引入沿SIC口径面对角线放置的一对半月形寄生贴片和SIC底部馈电纵缝,使SIC中的TM_(211)和TM_(121)谐振模式幅值相等、相位相差90°,产生高增益圆极化辐射。同时,双寄生贴片还引入了一种背腔缝隙耦合振子圆极化辐射模式,扩宽了天线高增益圆极化辐射带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2×2单元顺序旋转馈电的SIC圆极化阵列天线。阵列天线采用双层基片集成波导顺序相移馈电网络进行馈电,进一步增大了天线的圆极化带宽。综合考虑天线的-10 dB反射系数带宽、3 dB轴比带宽和3 dB增益带宽,测试结果表明,圆极化阵列天线的有效带宽为10.74-13.30 GHz(21.3%),在通带范围内最大增益为14.50 dBi。  相似文献   
125.
基于多层微波数字复合基板层叠互联技术,研制的Ku波段综合馈电多功能板集成了射频收发网络、电源分配网络、阵面波控及波控分配网络,主要负责16个片式T/R组件的功率分配与合成,同时为各T/R组件提供电源及控制信号。文中对多功能板的架构设计、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重点介绍了各微波垂直互联电路和射频收发网络的设计,最后加工并测试了验证样件,测试结果良好。收发网络总口驻波<1.9,分口驻波<1.3,插损<16 dB,相邻端口的隔离度>20 dB,且幅度一致性≤0.602 dB,相位一致性≤6.429°。工程应用可行性和实用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6.
127.
谢东  谢小利  杨阳  卢凌寰 《声学技术》2023,42(4):515-523
墙体空气声隔声性能对室内声环境的舒适程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何对常用墙体构造进行隔声性能优化,是高品质建筑室内声环境设计的重要工作。文中采用现场测试和COMSOL Multiphysics 5.5计算软件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常用墙体在不同频段下的空气声隔声性能。结果表明,墙体隔声性能的变化趋势符合墙体的质量定律分析,隔声量与墙厚度、面密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计权隔声量随厚度、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墙体隔声性能的优化不宜盲目增加墙体厚度,而是要根据墙体构造的特点和所处的噪声频段进行优化,在混凝土墙体中添加0.3%的聚丙烯纤维和0.5%的聚氨酯吸声材料后,墙体计权表观隔声量可提高1~2 dB,在多孔砖或砌块类的孔洞中填充密度为31.5 kg·m-3的岩棉,墙体计权表观隔声量可提高4 dB,将轻钢龙骨的单位长度质量从0.82 kg·m-1增加至1.23 kg·m-1,石膏板的厚度从12 mm增至15 mm时,墙体计权表观隔声量可提高2~3 dB。  相似文献   
128.
作为微电子器件中最具发展前景的高介电薄膜材料,HfO2薄膜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低漏电流是HfO2薄膜使器件获得优良性能的前提,但易受晶粒尺寸、氧空位和粗糙度等因素影响。针对反应磁控溅射所得薄膜表面粗糙度高及漏电流密度大等缺点,本文在溅射过程中通过在衬底施加偏压的方法降低了HfO2薄膜的漏电流密度。结果表明:通过在衬底施加适当的偏压使得Y掺杂HfO2(Y∶HfO2)薄膜的漏电流密度降低到8×10-8 A/cm2。漏电流密度的变化与薄膜粗糙度和晶粒尺寸有关,而薄膜粗糙度和晶粒尺寸主要受衬底偏压的影响,但衬底偏压对薄膜物相的影响可以忽略。通过施加衬底偏压,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低漏电流和高k值Y∶HfO2薄膜,可为高性能器件的制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9.
分析计算了清棉机上两种棉层标准厚度范围大小,即工艺所要求的棉层厚度范围及天平调节装置允许的棉层厚度范围。探讨了棉层平均厚度过小时天平调节装置失效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0.
We present a new rapid prototyping method designed for simple fabrication of 3D microfluidics using a maskless direct writing technique on polymer substrates. The entire process is enabled by a commercial cutter plotter with 10 μm resolution precision and high speed. A CAD design of top and bottom microstructures is directly written on a polymer substrate using a cutter plotter after setting up the suitable force. The smallest channel width of 20 μm was obtained with the minimum force and 100 μm from the maximum. Also the written depth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force from 30 to 130 μm. Several 3D microfluidic devices are demonstrated using a maskless writing technique. The entire fabrication process from CAD layout to a final 3D device can be completed in 30 min outside the clean room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