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3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175篇
电工技术   8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73篇
化学工业   141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98篇
建筑科学   411篇
矿业工程   41篇
能源动力   40篇
轻工业   339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武器工业   27篇
无线电   6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2篇
冶金工业   1095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131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8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23篇
  1963年   20篇
  1961年   13篇
  1960年   16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4篇
  195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论述了标志图形符号化表现形式,并且运用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基本原理将标志图形的视觉符号进行解构和分析,以此凸显符号在标志图形设计中的重要性,旨在更准确地运用其相关原理进行标志设计。  相似文献   
92.
造型因素作为传达各种信息的符号,构成了现代设计中的产品语言。本文从产品的造型语言角度对其符号进行分析,包括造型语言的符号构成,符号传达及其符号应用等内容。把握好造型语言的运用和符号的表现能实现产品与生活、产品与人做更加贴近、更富感情的对话。  相似文献   
93.
孤立地研究色彩的属性,经常会导致认识上的片面性。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出发。通过色彩的形式、功能、象征三个层次对色彩设计进行探讨,以对色彩设计有个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4.
截取欧洲建筑中最具有历史代表及建筑文化特色的歌特式教堂,从它的建筑符号中提取出最有代表的几个元素,分析它们所暗含的建筑语汇。这些具有特色的建筑符号传递了歌特建筑的历史,文化及宗教背景,那么,我们也要对其做出一定的分析,发现这些建筑语汇中值得肯定和吸取的地方,来丰富我们的现代建筑设计文化。  相似文献   
95.
幽默产品和幽默语言、动作、漫画等一样能使人在心理上达到一种愉悦状态,因此,幽默化产品的特征与汉语中的幽默语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本文从幽默一词的语义入手,总结幽默语言的特征和技巧,然后把这些特征应用于幽默产品,借助语言学、文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总结幽默产品之所以幽默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96.
科技进步带来丰盛的商品,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需求发生极大转变,社会进入感性消费时代,本文论述了消费心理变化的主观和客观因素,探索感性消费需求心理变化趋势,呼吁企业和设计师关注消费需求的变化,探索感性消费需求下的个性化设计艺术。  相似文献   
97.
针对素描图像和光学图像之间存在较大的模态差异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感知模型的素描人脸识别方法,实现跨模态图像生成和素描人脸识别。该方法应用新的感知损失来监督图像生成网络,生成更好的跨模态图像,减少模态差异带来的识别精度损失,并通过三元组损失来正则化类内和类间距离,增强识别模型的性能,用联合训练策略提升素描人脸识别能力。在UoM-SGFSv2、e-PRIP等素描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效果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98.
Ionotronic artificial motion and tactile receptor (i-AMTR) is essential to realize an interactive human-machine interface. However, an i-AMTR that effectively mimics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mechanics, and multi-functionality of human skin, called humanoid i-AMTR, is yet to be developed. To bridge this technological gap, this study proposes a strategy that combines molecular structure design and function integration to construct a humanoid i-AMTR. Herein, a silk fibroin ionoelastomer (SFIE) with double cross-linked molecular structure is designed to mimic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human skin, thereby resolving the conflict of stretchability, softness, and resilience, suffered by many previously reported ionotronics. Functionally, electromechanical sensing and triboelectricity-based tactile perception are integrated into SFIE, to enable simultaneous perception of both motion and tactile inputs. By further leveraging the machine learning and Internet of Things (IoT) techniques, the proposed SFIE-based humanoid i-AMTR precisely senses the movement of human body and accurately sortball objects 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Notably, the success rate for 610 sorting tests reaches as high as 92.3%. These promising results essentially demonstrate a massive potential of humanoid i-AMTR in the fields of sorting robots,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nd augmented reality.  相似文献   
99.
Road segment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vigation systems and autonomous driving. However, many methods in road segmentation are based on supervised learning and suffer from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the real world. There is a certain domain gap (distribution shift problem) between the source domain (training data) and the target domain (testing data).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Dual-Geometric Perception (DGP) approach for cross-domain road segmentation, which jointly uses semantic and dual-geometric information to learn the domain-invariant feature for road segmentation. First, we propose an RGB-N dual stream network structure, which effectively fuses normal vector information and RGB information to reduce domain gap. Moreover, a dual geometric adversarial learning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utilize depth-aware and normal vector features to perform better domain alignment. Furthermore, a self-training learning strategy is us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odel’s generalizability in the target domain. Extensiv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our proposed DGP achieves superior performance on lane-to-lane and lane-to-sidewalk road domain adaptation tasks.  相似文献   
100.
不同模态的表现方式不同,描述目标的角度也会不同。多模态感知与多源融合技术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模态组合起来,融合不同传感器、不同平台收集到的数据、特征信息,兼顾不同图像的优势,在遥感监测、军事安防、自动驾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介绍了热成像、高光谱成像、偏振成像、合成孔径雷达(SAR)、激光雷达(LiDAR)等多模态感知技术,总结了不同成像方式的特点与联系,简述了多源融合相关概念及其技术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不同模态下图像融合案例,在此基础上归纳多模态感知和多源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基于融合算法、系统整体性、评价指标总结出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