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37篇
  免费   3665篇
  国内免费   2909篇
电工技术   6270篇
综合类   2508篇
化学工业   8418篇
金属工艺   4609篇
机械仪表   2697篇
建筑科学   885篇
矿业工程   1044篇
能源动力   3280篇
轻工业   2054篇
水利工程   196篇
石油天然气   891篇
武器工业   212篇
无线电   63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886篇
冶金工业   1672篇
原子能技术   474篇
自动化技术   1421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630篇
  2022年   1084篇
  2021年   1257篇
  2020年   1537篇
  2019年   1197篇
  2018年   1164篇
  2017年   1651篇
  2016年   1670篇
  2015年   1530篇
  2014年   2313篇
  2013年   2488篇
  2012年   2900篇
  2011年   3725篇
  2010年   2631篇
  2009年   2735篇
  2008年   2562篇
  2007年   3148篇
  2006年   2876篇
  2005年   2375篇
  2004年   2124篇
  2003年   1859篇
  2002年   1596篇
  2001年   1433篇
  2000年   1231篇
  1999年   927篇
  1998年   777篇
  1997年   619篇
  1996年   538篇
  1995年   483篇
  1994年   402篇
  1993年   322篇
  1992年   234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7篇
  1959年   7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在车载主动式红外夜视系统中, 为满足光学系统对滤光膜的要求, 提出一种800~1000 nm带通滤光膜, 以实现夜间大视觉范围、降低背景中杂散光干扰以及提高成像质量的要求。针对车载主动式红外夜视系统中带通滤光膜的参数要求, 以薄膜材料应用技术为基础, 优化、设计带通滤光膜系结构。采用OTFC-1300镀膜机制备薄膜, 建立评价函数, 通过牛顿迭代法优化薄膜结构, 调节敏感膜层厚度, 优化工艺, 解决了实际镀制的薄膜通带中心区域透过率低, 以及光谱曲线边缘起伏震荡大的问题, 最终制作了光学性能好的滤光膜。测试表明:在800~1000 nm波段平均透过率大于99%, 在380~780 nm波段平均透过率小于3%, 在1064~1270 nm波段平均透过率小于2%, 该滤光膜可以满足车载主动式红外夜视系统环境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62.
采用电子束蒸镀金膜时, 会有微小的黑色颗粒出现在金膜的表面, 这些黑色的颗粒形状大多不规则, 尺寸集中在100 nm~-1μm之间, 传统的蒸镀理论较难解释这些黑色颗粒的成因。本文尝试提出液态金属表面热发射电子引起液面上杂质颗粒“尖端放电”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这类电晕放电造成颗粒附近温度极高, 瞬间将颗粒蒸发沉积在衬底。通过改变蒸镀功率, 或保持功率不变, 改变电子束斑点形状、落点位置等一系列实验, 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63.
在用真空阴极弧制备TiN和TaN两种薄膜的基础上,采用两个独立的金属弧源同时放电的方法成功制备出(Ti,Ta) N三元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对TiN、TaN和(Ti,Ta) N薄膜的微结构、化学组分、表面形貌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制备的(Ti,Ta) N三元薄膜是以立方结构为主的固溶体相构成,另外还存在单斜结构的Ta3N5相。与两种二元薄膜相比,其XRD图谱的衍射峰显著变宽,择优取向(200)的择优程度进一步加强。三元薄膜表面的Ti:Ta:N比为0.46:0.34:1,晶粒大小为纳米尺度。  相似文献   
964.
张茗瑄  陈桂娟  马志鹏  李昊宣  李阳 《焊接》2019,(3):6-11,I0024
通过进行液态钎料Sn-9Zn的铺展试验,观察超声作用下钎料空化泡的成长破裂情况,得出液态钎料在超声作用下发生填缝行为并且形态以扇形进行扩散。通过Matlab语言,在超声空化理论的基础上,从温度、超声频率、空化泡初始半径以及空化泡崩溃时的最大温度和最大压力四个方面,对Sn-9Zn,Sn-0.7Cu和Zn-5Al三种液态钎料空化泡的成长和破裂进行模拟,得到了空化泡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温度越高,空化效应越弱;超声频率增大,空化效应减小;空化泡初始半径越小,空化泡的空化效应越明显;空化泡崩溃的最大温度同绝热指数成正比,而崩溃时的最大压力同绝热指数和反应体系的温度成反比。研究结果对超声波辅助钎焊中液态钎料空化效应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65.
俞坤展  吕榛  邢丽  许静远 《焊接》2019,(5):52-56,I0020
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进行了凸台与GH4169合金薄板的焊接,研究了焊接热输入、板厚及凸台数量对焊接件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薄板与凸台的焊接件经焊后会产生平面内收缩变形量和平面外失稳变形。焊接件沿板边的收缩变形量呈中间大、两侧小;随热输入增大,中间内凹程度增大。收缩变形量与热输入成正比,与板厚度成反比。2 mm厚的薄板焊接单凸台时,焊接热输入由54 J/mm增加至84 J/mm时,收缩变形量由0.20 mm增加至0.48 mm;同时当焊接热输入为54 J/mm,板厚2 mm,收缩变形量为0.20 mm,板厚5 mm时,变为几乎无变形。焊接单凸台试板的失稳变形表现为试板板边呈绕环形焊缝无规律的上翘、下翘,其主要是焊缝的角变形引起。双凸台焊接试板产生的失稳变形呈上翘、下翘交替变化的波浪变形,其产生主要原因由角变形和扭曲变形造成。板越薄,热输入越大,其上翘、下翘的变形量越大;焊接双凸台产生的失稳变形较焊接单凸台的大。  相似文献   
966.

微结构薄膜望远镜通过表面微纳结构调制光波相位和传播方向,具有轻量化、公差容限大、易于折叠展开的特点,因此成为大口径轻量化空间光学成像技术中的颠覆性技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微纳薄膜望远镜研究进展的调研和分析,概括了薄膜望远镜研制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途径,重点分析了薄膜材料制备、微结构类型研究、系统光学设计理论等内容。微纳薄膜望远镜研制涉及材料、空间环境工程、微纳加工工艺、精密机械和二元光学等众多交叉学科,随着工程化程度要求的提高,会出现新的技术问题,而随着问题的解决很可能获得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967.
废锂电池有价金属的回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废锂电池的预处理以及回收有价金属的相关工艺的研究情况,如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火法焙烧-湿法冶金联合及生物冶金,为后续工作者从事废锂电池回收提供参考,同时展望了废锂电池回收的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968.
姚煜  郭伟  刘通  周兴汶 《焊接学报》2023,27(12):75-81

随着柔性电子产品对高效热管理的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制备高导电性柔性薄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以聚酰亚胺(PI)为基底,采用激光直写技术制备铜(Cu)和铜-银(Cu-Ag)薄膜,并对制备的Cu-Ag薄膜进行了物相分析和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铜纳米颗粒和银纳米线在激光辐照的作用下表面局部熔化,进而烧结;通过比较直写制备的铜薄膜和Cu-Ag薄膜在不同温度下7 天内电阻的变化,得出银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整体的抗氧化性;对Cu/PI和Cu-Ag/PI两种复合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进行测试,得出银的引入提高了复合薄膜的热导率,Cu-Ag/PI薄膜表现出比Cu/PI薄膜更好的热性能. 为制备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Cu /PI和Cu-Ag /PI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经济节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9.
本文研究不同增塑剂或乳化剂的添加对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复合膜(KE)机械性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不同种类的增塑剂(癸二酸二丁酯、环氧大豆油、柠檬酸三乙酯)添加量的增加(5%~35%,w/w),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p<0.05),而断裂伸长率呈现先降低后回升的趋势。乳化剂的添加(0.1%~0.9%,w/w)对于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其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断裂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p<0.05)。癸二酸二丁酯添加量为20%时复合膜拉伸强度达到最大82.37 MPa。乳化剂司盘80添加量为0.7%时,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19.78%。基于以上结果,对增塑剂与乳化剂在KE膜上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猜想并建立了假设模型。   相似文献   
970.
《食品工业科技》2013,(06):167-169
综合单向扩散、双膜理论以及有效膜模型等原理,提出了荷兰黄瓜在贮藏前期的外部水分迁移传质模型——类单向扩散过程,通过实验导出了荷兰黄瓜在恒温恒湿条件下水分迁移时的有效膜厚度△x,避免了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有效膜厚度难以确定等问题,为预测果蔬前期水分损失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