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26篇
  免费   3736篇
  国内免费   2851篇
电工技术   6241篇
综合类   2496篇
化学工业   8398篇
金属工艺   4595篇
机械仪表   2697篇
建筑科学   884篇
矿业工程   1031篇
能源动力   3270篇
轻工业   1964篇
水利工程   196篇
石油天然气   885篇
武器工业   212篇
无线电   63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9773篇
冶金工业   1555篇
原子能技术   474篇
自动化技术   1416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600篇
  2022年   1046篇
  2021年   1230篇
  2020年   1467篇
  2019年   1168篇
  2018年   1120篇
  2017年   1624篇
  2016年   1653篇
  2015年   1514篇
  2014年   2297篇
  2013年   2471篇
  2012年   2895篇
  2011年   3722篇
  2010年   2629篇
  2009年   2729篇
  2008年   2543篇
  2007年   3129篇
  2006年   2862篇
  2005年   2366篇
  2004年   2123篇
  2003年   1856篇
  2002年   1589篇
  2001年   1431篇
  2000年   1224篇
  1999年   922篇
  1998年   775篇
  1997年   617篇
  1996年   533篇
  1995年   481篇
  1994年   400篇
  1993年   317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7篇
  1959年   7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Copper nanoparticles with a size of about 150 nm were prepared in toluene using oleic acid as protecting agent. The nanoparticles were used to prepare conductive Cu ink with a polyurethane binder. Oleic acid was used to prevent the nanoparticles from oxidization and agglomeration. The prepared Cu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resistivity of the copper film on glass substrate that was prepared using Cu nanoparticle ink reached about 1.5× 10-4 2. cm-1 after it was annealed to 120 ~C. Both the nanoparticle ink and the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and the 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instrument (TG- DSC).  相似文献   
992.
利用乙二胺与环氧基聚醚封端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嵌段型氨基聚醚改性硅油(APES),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对APE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原子力探针显微镜(AFM)等仪器研究了膜形貌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在单晶硅表面,新合成的APES能够形成微观形态学非均一结构的硅膜,其膜形貌主要由不清晰的连续相与大小不同的微小凸起构成.用APES处理棉纤维织物,能使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增大、弯曲刚度明显降低、织物的静态吸水时间仅有3.2s.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工业高温旋转环境下对温度采集仪器的供电比较困难的问题,该文设计了利用温差发电产生的电能作为能量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装置。分析了温差发电模块的输出电压/输出功率与温差的关系,然后根据温差发电模块输出电压不稳定的特点,设计了稳压电路,并用BQ2057W芯片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的智能充电管理。实验结果显示,该装置能够实现对电能的良好管理。  相似文献   
994.
挤压膜的承载能力已经在理论与实验方面得到了验证,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挤压膜空气轴承,可应用在直线型导轨系统中;轴承材料为航空铝型材,压电激励和弹性铰链用来引起轴承振动和产生轴承挤压膜的压力,激振频率的选择由轴承的模态主振型确定。通过ANSYS对电.固耦合结构进行的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确定了所设计轴承的模态振型和压电激振时的谐响应振型。通过对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的比较,证实了此轴承应用于线型导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5.
通过不同官能团功能化,在单壁碳纳米管(SWNTs)上连接不同基团并制成薄膜。采用恒定电位法,将它们暴露在NO2中,N2作为载气,不同温度下(30℃、50℃、70℃、90℃)检测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I-t图)。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各薄膜对NO2的响应速率加快;含对苯基的SWNTs薄膜在50℃灵敏度最大,而连接有羧基、氨基的SWNTs薄膜在30℃灵敏度最大;对硝基苯基功能化后的SWNTs对NO2的响应程度最大,明显强于其他薄膜。  相似文献   
996.
在LaAIO3(100)单晶上,通过化学溶液法(CSD)制备了全a轴取向的La0.85 Na0.15 MnO3(LNMO)薄膜.对薄膜的XRD衍射图谱、摇摆曲线和Phi扫描结果分析表明,薄膜具有较好的面内和面外取向.由输运曲线看出,采用化学溶液法制备的薄膜电阻率和PLD法制备的结果十分接近,说明化学溶液法可以代替真空方法制备LNMO薄膜.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成膜基质比例、增塑剂丙三醇体积分数和pH值对大豆分离蛋白(SPI)/壳聚糖(CS)共混膜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膜较相同条件下SPI和CS单纯膜的结构更加稳定,成膜基质比例SPI∶CS=1∶1时共混膜交联度最高,热稳定性最好;增塑剂丙三醇体积分数的提高可降低共混膜放热峰的高度,增加放热峰的宽度,但是玻璃化转化温度和熔融温度随之降低;当pH值在1~3时,共混膜的玻璃化转化温度、熔融温度和结晶度值均较低,pH值在4~6时,各值升高,共混膜的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自行建立和优化的PCR-核酸薄膜层析检测体系,对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进行检测。采用创伤弧菌的vvhA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建成可快速检测创伤弧菌的PCR-核酸薄膜层析检测法,并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起的检测法灵敏度为3.6×102 cfu·mL-1,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高一个数量级。创伤弧菌的PCR-核酸薄膜层析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良好特异性,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同时又保护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99.
轴向裂纹的存在而导致了圆柱薄壳在裂纹附近区域的局部振动,其动态特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轴向裂纹尺寸对薄壳固有频率以及振型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局部振动具有自己的固有频率与独特的振型及其随裂纹长度变化的规律,解释了在相同的壳体原有振动中有可能出现裂纹长度增加而固有频率却反而上升的现象。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实验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不同溅射时间下AlN缓冲层的ZnO薄膜,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形貌及电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溅射时间下AlN缓冲层ZnO薄膜的生长依然是(002)择优取向,而且当缓冲层溅射时间为60min时,ZnO薄膜的结构和电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