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208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111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869篇
机械仪表   68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5篇
冶金工业   542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共晶铸铁在共晶凝固时,熔体中碳的状态,即“C的微小集合体”已经被深入研究.然而时于与初生奥氏体密切相关的铁原子的状态,即“铁的微小集合体”却缺乏研究.本文作者提出,在亚共晶灰铸铁熔体中,初晶γ的形核受“Fe的富集部”的影响,而“Fe的富集部”的形成及消失与“C的微小集合体”有关.研究表明,初生奥氏体的形核过冷度、形核数和晶核生长形貌随工艺条件如过热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而变化.本文讨论了在熔体的过热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固定的条件下,钛、铌、锰、硫和镁这五种添加元素对亚共晶灰铸铁初晶γ的凝固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相变诱发塑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国外相变诱发塑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做了概述,介绍了TRIP效应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概括了化学成分对残留奥氏体量和稳定性的影响,残留奥氏体量和相变转化率及残留奥氏体中碳含量对相变诱发塑性的影响。介绍了影响TRIP效应的其它因素,如变形条件、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制度等。这些论述有助于相变诱发塑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3.
利用萃取复型技术及焊接热模拟技术研究了Ti—V—Nb微合金钢及热影响区中的第二相粒子及其对HAZ区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微合金钢中存在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粒子.这些粒子是Ti、Nb、V等元素的碳氮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焊接热循环过程中.这些粒子能够显著地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在1200C以下时,热影响区中的第二相粒子在热循环过程中仅发生轻微的溶解及长大,奥氏体晶粒长大程度很小,且奥氏体晶粒尺寸基本不随焊接热输入(t815)及热循环峰值温度(Tm)的变化而变化。Tm在1250C以上时,热影响区中的第二相粒子显著减少而尺寸显著增大,奥氏体晶粒尺寸随t815及Tm的增大而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94.
The morphology of the retained austenite in the carburized case of 20CrNiMo steel and itstransformation during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through the case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X-ray and TEM analysis.In the carburized case both film and block shaped retainedaustenite were found.Due to the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 at the interface,thefatigue crack is inclined to pass through the block shaped retained austenite and thereby stim-ulates its strain-induced martensitie transformation.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fatigue frac-ture,most of the retained austenite structures on the crack path are transformed into themartensite,and the untranaformed parts on the fracture surface remain less than 6%.Thetransformation of the retained austenite,which is restrieted mainly within the plastic zone,oc-curs only during the proeess of fracture,and is independent of the magnitudes of the externalstress,stress ratio and cyclic number.The volume expansion accompanying the transforma-tion creates an additional residual displacement of about 0.44μm on fracture surfaces,whichis equivalent to the magnitude of the plasticity-induced residual displacement.The phasetransformation induced fatigue crack closure is believed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the fatigue crack behaviors in the high carbon laver of the carburized case.  相似文献   
95.
在透射电镜下原位观察了裂纹在双相不锈钢中的扩展过程。结果表明,裂纹在双相不锈钢中奥氏体晶粒内扩展时常呈较大的Z字形扩展路径。并且,在主裂纹前端奥氏体晶粒内形核的小裂纹与主裂纹有较强的交互作用,小裂纹尖端二次滑移系的选择和扩展路径为小裂纹尖端应力场和主裂纹尖端应力场共同支配。  相似文献   
96.
以ER8车轮钢为对象,采用预处理+终处理方法改善车轮组织状态,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晶粒尺寸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870℃×1.5 h预处理+840℃×1.5 h终处理,晶粒平均尺寸及分布均匀性明显改善,断裂韧性得到显著提高;在保温1.5 h的终处理中,900℃时异常晶粒快速长大,平均晶粒尺寸出现局部峰值;随着初始组织均匀性的提高,异常晶粒尺寸与正常晶粒尺寸相对差(RD)达到峰值的温度有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97.
热轧高强度重轨钢的珠光体团块尺寸和层片间距以及钢轨表面脱碳层深度对钢轨在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条件下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邯钢采用SMS Meer万能机组轧制100 m定尺超长轨的设备工艺条件下,为了制定合理的U71Mn钢坯加热制度、细化珠光体组织和控制表面脱碳层深度,在实验室进行了加热工艺参数对U71Mn钢轨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和脱碳层深度的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U71Mn钢坯在加热温度升至1050~1150℃而均热时间为35min时,奥氏体晶粒尺寸和脱碳层深度开始有明显增长的趋势,奥氏体晶粒尺寸在120~160μm但比较均匀,有效脱碳层深度增加到0.42~0.61mm;当加热温度升高到1200~1250℃时,奥氏体晶粒尺寸超过180μm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出现显著的不均匀长大,有效脱碳层深度增加到0.81~0.90mm.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对邯钢U71Mn钢加热工艺规程提出了优化参数,使热轧钢轨的珠光体组织、力学性能和脱碳层深度满足了国家标准和铁道部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
低碳Fe-0.25C-1.48Mn-1.20Si-1.51Ni-0.05Nb(质量分数,%)钢通过新型Q-P-T工艺处理后获得高的抗拉强度和良好延伸率的综合性能.对该低碳Q-P-T钢在拉伸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含量的XRD测定和形变孪晶马氏体的TEM观测,证明了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的存在.基于形变过程中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中的平均位错密度测定和TEM的观察,验证了在中碳钢中最新发现的残余奥氏体吸收位错(DARA)新效应在低碳钢中同样存在,由此提出了DARA效应产生的条件,阐明了残余奥氏体增强高强度钢塑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99.
690MPa级HSLA钢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与冲击韧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690 MPa级HSLA钢的焊缝金属进行了研究,应用OM,TEM,EBSD和Lepera腐蚀法,对焊缝金属的组织、M-A组元、残余奥氏体及晶界角度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和MIG焊丝施焊,焊缝金属在-50℃的平均冲击吸收功分别为31 J和96 J,手工电弧焊焊条施焊的焊缝金属冲击吸收功较低.手弧焊焊条和MIG焊丝施焊的焊缝金属中M-A组元体积分数分别为4.4%和2.52%,M-A组元体积分数的增加是导致手工电弧焊焊条施焊的焊缝金属韧性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手弧焊条焊缝金属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和大角度晶界数量的减少也是导致其韧性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
奥氏体不锈钢纤维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多股集束,多次加工、多次热处理制备的不锈钢纤维,有了一些新的特性。如电性能、磁性能、相结构及表面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影响到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对各种不锈钢纤维进行测试研究,获得了奥氏体不锈钢纤维的一些物理性能和体材料性能差异的结果,为改进制备工艺,开发奥氏体不锈钢纤维新应用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