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25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139篇
建筑科学   75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03篇
轻工业   52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9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管腔内治疗(EVT)术中二氧化碳(CO2)造影的安全性和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下肢EVT术中CO2造影的19例ASO伴肾功能不全或碘过敏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手推CO2造影或结合最小剂量碘对比剂造影导引EVT术,评价CO2造影相对碘造影的安全性和诊断准确性。结果 19例下肢ASO患者共行21次EVT术,处理28个动脉节段病变,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踝-肱指数(ABI)由术前平均0.56±0.08改善至术后平均0.74±0.07(t=-20.605,P<0.001);术后48 h及1周复查血清肌酐(sCr)分别为平均(159.91±33.21)、(143.44±43.59) μmol/L,与术前平均(139.50±37.60) μ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98,P=0.285),均未达到对比剂肾病标准。21例次EVT术中有10例13次结合应用碘造影,平均使用碘对比剂(12±5.5) mL,术后sCr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均<50 mL?min-1?1.73 m-2,术后1周复查时恢复术前水平。CO2造影评价提示,膝关节以上动脉段图像质量除1例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未能准确显示狭窄长度和程度外,其余图像均能满足手术要求;膝关节以下动脉段图像质量一般。结论 下肢ASO患者EVT术中采用CO2造影是安全的,尤其是对膝上动脉段显像满意,能显著减少甚至避免使用碘对比剂,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或碘过敏患者。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 本组291例全下肢DVT患者。髋上髂、股静脉段血栓清除,局麻下逆行穿刺患侧股静脉,导丝引导下插入12 ~ 14 F鞘管直接机械性血栓抽吸;髋下股、腘静脉段血栓清除,采用多种介入技术联合处理,即经健侧股静脉顺行穿刺插入4 ~ 5 F Cobra导管,导管辅助下亲水超滑导丝插至患侧髂、股静脉内,采用穿线或导丝抓捕技术,将导丝经患侧股静脉穿出体外,建立工作导丝通路,再沿工作导丝由健侧置入翻山鞘管至患侧髂、股静脉内,加长亲水超滑导丝在翻山鞘管支撑下轻柔的越过瓣膜插至患侧股、腘静脉内,DSA监视下Fogarty拉栓球囊沿导丝顺应静脉瓣膜方向将血栓拉至患侧髂静脉内,再经患侧股静脉进行机械性抽吸血栓。对存在的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行PTA或支架植入治疗;腘静脉以下血栓行溶栓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 ~ 3 d患肢肿胀、疼痛均开始消退或减轻。血栓完全清除率86.3%;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分别为(1.64 ± 0.43)和(0.97 ± 0.42)cm,176例合并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行PTA和支架植入治疗。279例随访3 ~ 12个月,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8.24%、3.94%、0;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静脉通畅无附壁血栓89.3%;临床总有效率98.2%。结论 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急性全下肢DVT,血栓完全清除率高,最大程度保护静脉瓣功能,住院周期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摘要】 基于第1版专家共识,对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所涉及的抗凝、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CD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支架植入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各种介入技术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围手术期处理和并发症防治等,进行更新、补充、修订。再次强调重视急性期和亚急性期DVT介入治疗,以降低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
  相似文献   
24.
25.
设计下肢膝关节以上截肢患者髋关节康复训练器的控制系统。根据膝关节以上截肢患者的运动特点,使用AVR单片机控制磁粉制动器,产生康复者所需要的力矩,锻炼康复者的膝关节以上肌肉。计算截肢患者在康复训练中时间和能量消耗,对下肢康复训练建立一种新的训练模式。利用运算速率高、抗干扰功能强大和便于控制的AVR单片机,通过C语言编程,结合下肢残肢康复训练实际临床理论,达到自动控制理论和下肢康复训练之间的完美结合。该康复训练器运用自动控制原理可以成功的实现对髋关节部分肌肉的锻炼,精准的控制下肢康复训练的载荷,实现对髋关节肌肉康复训练系统的训练方案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6.
利用MADYMO软件数据库中的下肢冲击器模型进行了汽车碰撞计算机仿真,并利用一个生物逼真度较好的行人模型进行了汽车与行人碰撞计算机仿真。将仿真结果除以相应的技术要求值得到各自的风险系数。依照风险系数的综合评价,可对不同汽车前部结构对行人下肢的碰撞性能进行排序。排序结果表明,由下肢冲击器实验仿真得到的结果和由汽车与行人碰撞仿真得到的结果基本相符。将EEVC制订的下肢冲击器实验评价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按损伤风险系数进行排序的方法,可用来进行汽车前部结构对行人下肢碰撞安全性能好坏的评价,但下肢冲击器实验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政进.  相似文献   
27.
谭嫄嫄  毋少鹏  吕萌  汪沙娜 《包装工程》2024,45(4):131-140, 151
目的 源于对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群体社会融入问题的关注,探讨其生活方式转变与轮椅设计需求的关系,通过体验设计的提升,促进目标群体生活信心的重建。方法 在理解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群体特征和社会融入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文本分析和用户访谈结果,改良AIOD生活方式测量模型,建立该群体生活方式的测量维度。基于测量模型维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建构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并进行细分。以生活方式测量结果为依据,结合CUE体验设计框架,输出轮椅体验设计机会点。结果 研究发现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可细分为积极乐观型、安稳生活型、消极懈怠型,从包容各类型方式的角度出发提出适应多元化生活方式的轮椅设计策略,进行可控性、有效性、易用性、感知性和认可性等方面的优化轮椅体验,满足生活转型产生的新需求,进一步促进生活转型积极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比使用静脉留置针经皮穿刺大隐静脉下肢静脉造影术(改良法),与静脉头皮针经皮穿刺足背浅静脉下肢静脉造影术(传统法)对下肢静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0例(34条患肢)先后采用传统法和改良法进行下肢静脉造影,并比较两者检查结果。结果改良法对髂总静脉、隐股静脉瓣膜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的显示率为100%,100%和91.18%;传统法分别为32.35%、73.53%和64.71%。在下肢浅静脉曲张和慢性肿胀患者中改良法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功能不全的例数分别为14,25和21;传统法分别为3,14和12。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法下肢静脉造影术对发现是否存在髂静脉受压及对隐股静脉瓣膜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功能的判断比传统法具有优势,是对传统法静脉造影很好的补充,可部分替代经皮穿刺股静脉造影术。  相似文献   
29.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不同血管通道在上腔静脉阻塞患者中应用的优劣性,为上腔静脉阻塞化疗患者优选血管通路提供依据。方法 198例上腔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接受经大腿中部股静脉置管、经腹股沟股静脉置管及下肢留置针置管,比较不同血管通道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8.51%、98.48%、76.92%)、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8.51%、98.48%、76.92%)、疼痛评分(1.52±0.56、1.53±0.59、2.43±0.61)、出血量评分(2.48±0.64、2.59±0.55、3.65±0.54)、舒适度评分(4.06±0.60、1.39±0.58、1.38±0.58)、留置时间[(191.46±33.11) d、(96.62±32.46) d、(1.92±0.91) d]及操作时间[(30.28±3.45) min、(30.03±2.37) min、(3.29±0.46)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患者的导管堵塞(7.46%、7.58%、1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导管破损(1.49%、7.58%、0%)、导管血栓(1.49%、12.12%、7.69%)、导管感染(1.49%、18.18%、6.15%)、静脉炎(0%、0%、92.31%)及药物外渗(0%、0%、9.23%)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大腿中部股静脉PICC置管患者临床置管效果好,并发症低,患者舒适度强,留置时间长,在上腔静脉阻塞化疗患者中可作为优选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