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25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138篇
建筑科学   83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03篇
轻工业   52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 本组291例全下肢DVT患者。髋上髂、股静脉段血栓清除,局麻下逆行穿刺患侧股静脉,导丝引导下插入12 ~ 14 F鞘管直接机械性血栓抽吸;髋下股、腘静脉段血栓清除,采用多种介入技术联合处理,即经健侧股静脉顺行穿刺插入4 ~ 5 F Cobra导管,导管辅助下亲水超滑导丝插至患侧髂、股静脉内,采用穿线或导丝抓捕技术,将导丝经患侧股静脉穿出体外,建立工作导丝通路,再沿工作导丝由健侧置入翻山鞘管至患侧髂、股静脉内,加长亲水超滑导丝在翻山鞘管支撑下轻柔的越过瓣膜插至患侧股、腘静脉内,DSA监视下Fogarty拉栓球囊沿导丝顺应静脉瓣膜方向将血栓拉至患侧髂静脉内,再经患侧股静脉进行机械性抽吸血栓。对存在的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行PTA或支架植入治疗;腘静脉以下血栓行溶栓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 ~ 3 d患肢肿胀、疼痛均开始消退或减轻。血栓完全清除率86.3%;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分别为(1.64 ± 0.43)和(0.97 ± 0.42)cm,176例合并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行PTA和支架植入治疗。279例随访3 ~ 12个月,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8.24%、3.94%、0;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静脉通畅无附壁血栓89.3%;临床总有效率98.2%。结论 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急性全下肢DVT,血栓完全清除率高,最大程度保护静脉瓣功能,住院周期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摘要】 基于第1版专家共识,对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所涉及的抗凝、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CD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支架植入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各种介入技术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围手术期处理和并发症防治等,进行更新、补充、修订。再次强调重视急性期和亚急性期DVT介入治疗,以降低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
  相似文献   
43.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Fogarty导管取栓术与支架植入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Fogarty导管取栓术29例(29肢),支架植入成形术21例(22肢)。对比两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Fogarty导管取栓组患者和支架植入组患者术后足部皮温、踝-肱指数(AB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两组患者足部皮温分别为(26.1±0.8)℃和(26.3±0.7)℃(P=0.213),ABI分别为0.79±0.06和0.79±0.05(P=0.792)。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7)。结论 Fogarty导管取栓术和支架植入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4.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管腔内治疗(EVT)术中二氧化碳(CO2)造影的安全性和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下肢EVT术中CO2造影的19例ASO伴肾功能不全或碘过敏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手推CO2造影或结合最小剂量碘对比剂造影导引EVT术,评价CO2造影相对碘造影的安全性和诊断准确性。结果 19例下肢ASO患者共行21次EVT术,处理28个动脉节段病变,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踝-肱指数(ABI)由术前平均0.56±0.08改善至术后平均0.74±0.07(t=-20.605,P<0.001);术后48 h及1周复查血清肌酐(sCr)分别为平均(159.91±33.21)、(143.44±43.59) μmol/L,与术前平均(139.50±37.60) μ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98,P=0.285),均未达到对比剂肾病标准。21例次EVT术中有10例13次结合应用碘造影,平均使用碘对比剂(12±5.5) mL,术后sCr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均<50 mL?min-1?1.73 m-2,术后1周复查时恢复术前水平。CO2造影评价提示,膝关节以上动脉段图像质量除1例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未能准确显示狭窄长度和程度外,其余图像均能满足手术要求;膝关节以下动脉段图像质量一般。结论 下肢ASO患者EVT术中采用CO2造影是安全的,尤其是对膝上动脉段显像满意,能显著减少甚至避免使用碘对比剂,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或碘过敏患者。

  相似文献   
45.
2000年10月的一天,英国一位28岁、名叫埃玛的女售货员看完悉尼奥运会乘坐飞机从澳大利亚回国。经过长达20多个小时的旅行,一到伦敦机场她便昏倒在地,2  相似文献   
46.
基于人体重力势能转化的弹性助力原理,设计了一款下肢外骨骼,其类型为被动式,可为髋关节提供助力。依据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下肢外骨骼数学模型,研究了该模型在释能阶段的髋关节转矩。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下肢外骨骼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比了数学模型和动力学仿真模型髋关节转矩的计算结果,得出两者高度相关。利用Adams软件仿真分别得出了人体在穿戴下肢外骨骼和不穿戴下肢外骨骼情况下释能阶段的髋关节转矩曲线,以髋关节做功值为依据对两组髋关节转矩曲线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穿戴下肢外骨骼时,释能阶段髋关节做功值减少了19.29%。最后,以储能弹簧刚度与预拉力为设计变量对下肢外骨骼髋关节转矩进行优化,得出最适储能弹簧刚度下穿戴下肢外骨骼时髋关节做功值比不穿戴下肢外骨骼时减少了26.00%。  相似文献   
47.
下肢静脉曲张主要表现为大隐静脉扩张,迂曲。发病初期多有患肢肿胀、沉重及钝痛感、易疲乏,晚期出现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严重者出现湿疹及溃疡,可并发出血及血栓性静脉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相似文献   
48.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不同血管通道在上腔静脉阻塞患者中应用的优劣性,为上腔静脉阻塞化疗患者优选血管通路提供依据。方法 198例上腔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接受经大腿中部股静脉置管、经腹股沟股静脉置管及下肢留置针置管,比较不同血管通道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8.51%、98.48%、76.92%)、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8.51%、98.48%、76.92%)、疼痛评分(1.52±0.56、1.53±0.59、2.43±0.61)、出血量评分(2.48±0.64、2.59±0.55、3.65±0.54)、舒适度评分(4.06±0.60、1.39±0.58、1.38±0.58)、留置时间[(191.46±33.11) d、(96.62±32.46) d、(1.92±0.91) d]及操作时间[(30.28±3.45) min、(30.03±2.37) min、(3.29±0.46)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患者的导管堵塞(7.46%、7.58%、1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导管破损(1.49%、7.58%、0%)、导管血栓(1.49%、12.12%、7.69%)、导管感染(1.49%、18.18%、6.15%)、静脉炎(0%、0%、92.31%)及药物外渗(0%、0%、9.23%)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大腿中部股静脉PICC置管患者临床置管效果好,并发症低,患者舒适度强,留置时间长,在上腔静脉阻塞化疗患者中可作为优选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49.
采用体质监测、资料调研等方法,对江汉平原和鄂西北城区学生及农村寄宿学生下肢力量指标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两地农村寄宿学校学生的下肢力量指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增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且江汉平原地区同龄学生下肢力量指标低于鄂西北地区同类学校同龄学生.  相似文献   
50.
何立 《中国机械》2014,(8):217-218
对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助行器的研究,在设计和开发上提出新的思路。在设计中应注重低功耗,穿戴舒适轻便,高安全性等性能,将会给下肢神经受损患者带来更多的方便。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助行器作为康复辅具中新兴的移动辅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下肢瘫痪和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中起到了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