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25篇 |
免费 | 373篇 |
国内免费 | 20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9篇 |
综合类 | 411篇 |
化学工业 | 6969篇 |
金属工艺 | 85篇 |
机械仪表 | 256篇 |
建筑科学 | 264篇 |
矿业工程 | 34篇 |
能源动力 | 101篇 |
轻工业 | 510篇 |
水利工程 | 8篇 |
石油天然气 | 3112篇 |
武器工业 | 56篇 |
无线电 | 10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35篇 |
冶金工业 | 34篇 |
原子能技术 | 38篇 |
自动化技术 | 1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242篇 |
2022年 | 296篇 |
2021年 | 352篇 |
2020年 | 250篇 |
2019年 | 249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71篇 |
2016年 | 248篇 |
2015年 | 291篇 |
2014年 | 738篇 |
2013年 | 544篇 |
2012年 | 650篇 |
2011年 | 656篇 |
2010年 | 594篇 |
2009年 | 601篇 |
2008年 | 810篇 |
2007年 | 690篇 |
2006年 | 766篇 |
2005年 | 784篇 |
2004年 | 642篇 |
2003年 | 498篇 |
2002年 | 442篇 |
2001年 | 368篇 |
2000年 | 320篇 |
1999年 | 252篇 |
1998年 | 246篇 |
1997年 | 225篇 |
1996年 | 207篇 |
1995年 | 171篇 |
1994年 | 147篇 |
1993年 | 121篇 |
1992年 | 145篇 |
1991年 | 128篇 |
1990年 | 115篇 |
1989年 | 10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7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利用532nm的连续激光对烷氧基非对称聚对苯撑乙烯衍生物的氯仿溶液进行诱导衍射实验,通过观察衍射环的个数可以估算出材料的克尔常数及非线性折射率。实验发现,当入射激光功率达到阈值0.77mW而小于3.36mW时,通过在接收屏处观察光克尔效应对激光横截面上的空间自相位调制而产生的衍射环个数,可以估算出样品溶液的克尔常数γ的大小近似为5.55×10-10m2/W及非线性折射率n2的大小为9.21×10-4esu。当入射激光功率继续增大时,由于热效应对激光横截面上的空间自相位调制产生的衍射环逐步淹没光克尔效应引起的衍射环,接收屏上的衍射图案将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3.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增强型催化裂解(DCC-plus)技术,新建1套2.2 Mt/a DCC-plus装置。针对开工初期,采用外购平衡剂开工,且原料油性质与设计原料存在差异,造成主要产品乙烯、丙烯收率与设计值相差较大的问题,在对影响乙烯、丙烯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优化原料配比、工艺操作参数、催化剂配方等措施,使乙烯、丙烯收率分别达到了4.53%、19.52%,达到了设计值。由于DCC-plus装置的高乙烯收率,后续乙苯-苯乙烯等化工装置达到了满负荷操作,DCC-plus装置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04.
分析了24万t/a乙烯装置第一预切割塔发生冻堵的原因,根据塔内温度分布及工艺参数的异常确定了冻堵部位,并采取系统注入甲醇的方法进行了解冻处理。结果表明:由于裂解气中夹带大量液态重组分烃类,进料至第一预切割塔后引起塔盘冻堵;冻堵发生在塔中部第33块进料塔盘附近;采取甲醇少量多次注入方式解冻,每次甲醇注入时间控制在15~20 min,同时保证塔压差不大于6 k Pa,然后停止甲醇注入并恢复正常回流量,如此反复进行3次操作。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气相色谱法-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PD-HID),结合阀切割技术,建立了测定原料乙烯和丙烯中痕量炔烃和二烯烃的方法。以原料乙烯和丙烯为研究对象,采用外标法,考察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和检测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了标样中乙炔、丙二烯、丙炔和1,3-丁二烯4种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均为92.15%~109.92%;5次重复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30%,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标样中乙炔、丙二烯、丙炔和1,3-丁二烯的最低检测限依次为10,25,33,73μL/m~3,均低于GB/T 3391—2002,GB/T 3392—2003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6.
《石油化工》2017,(2)
以MgCl_2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析出法制备了溶解析出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利用粒径分布和溶体流动指数测定等方法,通过乙烯聚合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和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镁钛配合物质量浓度为100~500 g/L时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基本为(1.6~1.8)×10~4 g/g;镁钛配合物质量浓度为100~400 g/L时制备的催化剂平均粒径为14~16μm。适宜的催化剂颗粒成形温度为15~45℃,在该温度范围内,聚合物堆密度为0.35 g/cm~3左右。随颗粒成形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粒径分布变宽。随卤化剂用量的增大,催化剂平均粒径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搅拌转速550 r/min下制备的催化剂聚合所得聚合物粒径分布最优。随卤化剂滴加速度的加快,制备的催化剂聚合所得聚合物粒径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107.
在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24万t/a淤浆法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上,采用2台聚合釜并联B型聚合工艺路线,以丁烯(C_4H_8)为共聚单体,进行了润滑油桶专用树脂的工业试生产,并考察了其加工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当催化剂浓度一定时,在第1、第2聚合釜的氢气分压[p(H_2)]/乙烯分压[p(C_2H_4)]分别为(1.80±0.20),(0.20±0.02),C_4H_8加入量(占C_2H_4质量分数)分别为0.4%,0.6%的条件下,合成出的专用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025~0.055 g/min,密度为0.948~0.952 g/cm~3,拉伸断裂标称应变不小于500%,拉伸屈服应力不小于20 MPa,环境应力开裂时间不短于50 h,物性达到润滑油专用树脂性能设计指标;使用专用树脂加工规格分别为1,4 L的润滑油桶,制品外观、跌落性能、壁厚、印刷性等各项性能均满足生产企业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8.
109.
由物性分析可知,煤化工石脑油中易裂解的链烷烃含量高(90%(w)),环烷烃、芳烃含量较低,芳烃潜含量低;结合860~900℃下裂解气/液相产物收率对比可知,煤化工石脑油为优质裂解原料,适宜在高温(900℃)下进行裂解;随着裂解温度升高,裂解液相收率降低,液相中芳烃含量提高,裂解液相以C_5~205℃组分为主(75%(w)),苯、甲苯、二甲苯合计占70%(w)以上。与炼厂拔头油、石脑油相比,煤化工石脑油价格低、产量将逐年增加,裂解乙烯、三烯收率高而液相产物收率略低,因此,煤化工石脑油作为乙烯企业原料结构的合理补充,将是解决乙烯原料短缺和提升煤炭资源深加工经济效益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