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0篇
电工技术   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85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11篇
矿业工程   267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56篇
石油天然气   448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53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主要对与西北太平洋边缘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有关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①郯庐断裂形成于元古代并发生大规模的左行平移,在中生代,该断裂发生过周期性地左行和右行平移;②目前大多数古地磁资料含有若干不确定因素并常与地质事实矛盾,难以用于较高精度的古构造重建;③海底扩张学说与西北太平洋边缘盆地源于右行剪切拉分也可以和谐,但是它与一些地质事实不符。提出了“海底裂谷被动拉张说”或简称“海底拉张说”,强调大陆板块及大洋板块主动漂移的作用,而地幔羽促进了板块分裂、会聚和剪切。海底拉张说更有力地支持西北太平洋边缘盆地源于右行剪切拉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2.
箕状凹陷斜坡带按构造,储集层及油藏等特征分为单斜带与断裂带,单斜带位于斜坡带的中上部,距物源近,储集层物性差,油藏类型以地层一岩性稠油藏为主,油藏描 重点是储集层的分布与变化特征,断裂带位于斜坡带的中下部,多由原始坡度继承发育而来,其上倾边界一般为洼陷的外边界,物源经单斜带运移至此成为主要的沉积带,其物性较单斜带有所改善,储集层较厚,沉积构造发育,以构造油藏为主,油藏描述的重点是构造肽微的选的确定,断裂带是斜坡带勘探与开发的主要构造单元,该文总结了东营凹陷南斜坡西南部油藏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以断裂带的金31块油藏为例,对斜坡断裂带油藏进行了系统分析解剖,给出了该类油藏描述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93.
张志强  王德英  于海波  陈平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29(1):55-58,62,147,148
通过多种物探技术参数测试和对比研究,对渤海海域西部走滑断裂带进行刻画;应用海底电缆宽方位采集技术、属性分析和滤波相干技术,提高了断裂分析精度和微小断裂识别能力;利用叠后目标处理技术增强了地震同相轴连续性,提高了断裂和潜山顶面的成像精度。多种物探方法的应用识别刻画出了渤海西部海域复杂走滑断裂带的构造演化特征,并首次完成新近系右旋走滑位移量分析。  相似文献   
94.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 依据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对影响页岩吸附能力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借鉴 KIM 方程构建了页岩吸附气含量计算模型。 根据所建立的页岩岩石物理模型,对页岩的孔隙系统进行了划分,并构建了页岩岩石的导电模型,利用该导电模型计算了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 模型参数全部实现常规测井资料计算,最后采用含气量计算模型对页岩气井进行了处理,同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分析埋深、成熟度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并进行验证。 利用吸附气和游离气体积之和估算页岩气储层含气量,其结果与现场岩心解吸含气量对应良好,验证了本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大巴山南缘,面积近2万km^2,早在50,60年代地面地质调查就已发现震旦系灯影组含沥青洞缝层,寒武系含油灰岩等显示,从1969年钻探天星桥构造1井,到1992年钻探猫儿滩构造1井,该区油气藏探均未获得实质性进展,1996年,大巴山南缘地区经国家批准,列为对国外石油天然气内险勘探招标区,1996年-2000年随着大巴山南缘中岗岭-黑楼门剪切断裂带被识别出,和对其活动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大巴山南缘天然气勘探呈现柳暗花明的新局面,成为21世纪初勘探热点。  相似文献   
96.
针对以往对临南地区扭张构造的发育演化机制、扭张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认识不清等问题,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数值模拟等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对研究区扭张构造形成机制及其控藏作用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临南地区始于伸展性动力学背景下的斜向拉伸运动,由于复活的基底断层走向斜交于区域拉伸方向,从而形成了典型的扭...  相似文献   
97.
98.
氡气异常表明,珊瑚矿区的石灰山断层与笔架山断层之间存在一条交椅岭断层;黄花村一带第四系覆盖下有2条隐伏断裂带,并可能为控矿构造。  相似文献   
99.
张扭断裂带内复合花状构造的成因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黄雷  刘池洋 《石油学报》1980,40(12):1460-1469
花状构造是走滑断裂带内的标志性构造变形,传统上按照内部构造样式的差异可分为正花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油气勘探揭示,在渤海海域新生代的郯庐断裂张扭变形带内,除发育正花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外还发育一种特殊的花状构造,即以背斜和正断层组合为典型特征的复合花状构造。通过分析复合花状构造的特征和形成机理认为,复合花状构造发育于张扭变形带中断层受阻弯曲或受阻叠置部位,具有走滑、挤压和伸展3类应变共存以及挤压变形和伸展变形同时发生的特征。复合花状构造可看作是张扭变形带内的典型变形样式,是伸展、挤压和走滑应变在局部挤压环境下复合变形的产物,其形成的应力状态处于正花状构造到负花状构造的过渡状态。复合花状构造因其特殊的构造样式和形成背景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00.
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断裂类型与油气远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区发育有叠瓦逆冲断裂带、褶皱和逆冲断裂带、背冲断裂带、反向逆冲断裂、推覆构造和走滑断裂带等断裂样式,它们的形成受控于侧向挤压作用、重力作用、基底控制作用和不均匀推覆作用,在控制油气运移、聚集和油气藏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