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6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9篇 |
综合类 | 63篇 |
化学工业 | 30篇 |
金属工艺 | 46篇 |
机械仪表 | 103篇 |
建筑科学 | 134篇 |
矿业工程 | 126篇 |
能源动力 | 18篇 |
轻工业 | 8篇 |
水利工程 | 39篇 |
石油天然气 | 26篇 |
武器工业 | 6篇 |
无线电 | 6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0篇 |
冶金工业 | 41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现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中楔形柱平面内稳定计算公式偏于安全较多的不足,采用数值积分法分析了工形截面楔形柱平面内极限承载力,主要研究了楔形柱弯矩与轴力的相关曲线,并通过多种方案的分析比较,提出相关公式,为进一步修订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隧道施工全断面开挖的各种钻爆方式、掏槽方式、爆破参数、合理布置炮眼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实用的施工数据。采用楔形掏槽与台架相配合,形成了大楔形掏槽台架开挖模式,使施工进度及经济价值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盾构法隧道施工中更加准确地使用通用型隧道衬砌环,对武汉市轨道交通盾构法隧道目前所使用的衬砌环进行了研究,量化解析了衬砌环特性,介绍了其在隧道轴线控制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变截面工形柱平面内稳定极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非线性板壳有限元结构分析方法,对门式刚架变截面工形柱平面内稳定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大挠度弹塑性分析研究。在考虑壁板局部屈曲和构件整体屈曲相关作用的同时,对影响稳定承载力的几何参数包括腹板宽厚比、翼缘宽厚比、构件楔率和构件长细比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与现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进行了比较,获得的结论对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焦坚强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1993,(1)
论述了产品成形特点,采用铝型材经冲压加工后利用斜面滑块机构原理实现了水平对挤铆合成形工艺,分析了模具斜角变化对挤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铁六号线3标段盾构管片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州地铁六号线盾构3标段管片设计、选型及施工的研究,论述了在盾构隧道曲线段的通用环管片和左右转管片的楔形量、转弯能力计算方法和设计技术,该文提供的设计计算方法对类似工程的管片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一、概述在细长轴一类机械零件诸如内燃机的凸轮轴和曲轴等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为了克服其刚性不足,常采用中心架这类机床辅具,以提高切削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传统的机床中心架仅仅只能根据被加工工件的一个确定直径进行调整,使用时工件的直径是不能改变的,若工件直径有所变化,需重新进行调整,否则,将失去增加刚性的作用、显然这一状况对于采用数控机床一类有较高自动化程度,较高效率的加工方法是不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温度减敏的光纤Bragg光栅应变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器的温度、应变交叉敏感机制,基于等强度梁的变形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90°楔形传感探头式双光纤光栅矩阵算法,既克服了传统矩阵算法的限制,又有效地消除了光纤Bragg光栅测量过程中温度对应变测量的影响,且由这种结构上的减敏措施,可以求出温度的变化。该方案简单易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改进封装工艺,可以使得测量数据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