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82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60篇
机械仪表   125篇
建筑科学   162篇
矿业工程   154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45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8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9篇
冶金工业   57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究磁流变动压复合抛光基本原理及抛光力学特性。方法通过建立磁流变动压复合抛光过程中流体动压数学模型,分析抛光盘面结构化单元对抛光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优化其结构。搭建磁流变动压复合抛光测力系统,探究工作间隙、抛光盘转速、工件盘转速和凸轮转速对抛光力的影响规律,基于正交试验,优化抛光效果。结果抛光盘面结构化单元的楔形区利于流体动压效应的产生,且流体动压随楔形角和工作间隙的增大而减少,随楔形区宽度的增大而增大。结构化单元较为合理的几何参数为:楔形角3°~5°,工作间隙0.2~1.0 mm,楔形区宽度15~30 mm。法向力Fn随工作间隙的增大而减小,随工件盘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抛光盘和凸轮转速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剪切力Ft随工作间隙的增大而减小,随工件盘、抛光盘和凸轮转速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优化工艺参数为:抛光盘转速60 r/min,工件盘转速600 r/min,凸轮转速150 r/min。在羰基铁粉(粒径3μm、质量分数35%)、SiC磨料(粒径3μm、质量分数5%)、工作间隙0.4 mm和磁感应强度0.1 T工况下,抛光2 in单晶硅基片4 h后,表面粗糙度Ra由20.11 nm降至2.36 nm,材料去除率为5.1 mg/h,初始大尺度纹理被显著去除。结论磁流变动压复合抛光通过在抛光盘面增设结构化单元,以引入流体动压效应,强化了抛光力学特性,并利用径向往复运动的动态磁场实现柔性抛光头的更新和整形,最终达到了提高抛光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关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应力迁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佳惠  祝六花 《电子器件》2000,23(4):262-266
应力迁移是影响集成电路(IC)金属配线可靠性的缺陷之一。它缘起于绝缘膜与金属配线之间的热应力。本文概要介绍两种性质的绝缘膜产生的两种应力缺陷以及检测方式,并分类说明金属膜厚、线宽温度等与应力的关系。简要说明应力迁移产生的可能机理及目前采取的几种对策。  相似文献   
53.
54.
白鹤滩水电站上坝线左拱座楔形体安全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鹤滩水电站上坝线左拱座底部岩体被陡倾断层切割成多个楔形体,坐落于拱坝底部及其下游,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坝基和拱坝的安全。考虑楔形岩体各滑动面上复杂的渗透压力进行拱坝及楔形体安全性能分析,在FLAC3D中编制多种形式水压力施加程序,并以概念模型进行验证。根据数值计算结果,通过分析所选取结构面的典型节点位移变化,研究楔形体的稳定安全度、面安全系数及超载条件下屈服扩展状况,对其安全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楔形体滑面考虑裂隙水压力和扬压力作用下,底部LS331滑面的安全度低于坝基接触面,上游右岸坝踵处开始出现局部屈服的超载安全系数为1.5,楔形体不能正常运行的超载安全系数为3.1,坝基不能正常运行的超载安全系数为3.3,坝基岩体整体破坏的超载安全系数为5.5。  相似文献   
55.
变截面楔形构件和蜂窝梁都能够节约材料 ,提高构件的承载力。本文在二者的基础上 ,对热轧H型钢进行两次切割 ,加工成空腹变截面构件 ,利用ANSYS对不同孔洞大小、间距和楔率的空腹楔形构件进行稳定和承载力分析 ,发现孔洞大小、间距和楔率在一定范围内 ,对空腹变截构件的刚度和承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6.
贾明泉 《煤矿机械》2014,(1):124-125
针对目前矿山出现的带式输送机断带事故频发的现象,在总结现存断带抓捕系统的缺点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断带液压抓捕系统,具有延迟触发功能,成功解决了以往抓捕系统在输送机启动或制动时的误动作问题。  相似文献   
57.
谢振华  杨栋  范冰冰 《金属矿山》2014,32(11):16-21
为了治理露天矿山破碎岩质高陡边坡,增强边坡稳定性,从分析锚杆预应力锚固技术和高压注浆技术机理入手,采用水力劈裂应力场计算得出高压劈裂的浆液走向,提出了结合2种技术优点的分层多次高压注浆预应力锚固技术。然后,通过在实验室中对普通锚固体与分层多次高压注浆劈裂形成的锚固异形体模型分别进行拉拔对比试验,采集锚杆应力分布数据,分析其应力传递规律,得出分层多次高压注浆预应力锚固技术能使锚固段的承载力提高约39.25%,同时可以避免应力集中。最后,利用FLAC3D软件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取4组不同起劈宽度和4组不同的起劈长度,施加相同的拉拔力,分别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内部应力分布及传递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锚固异形体,分层多次高压注浆劈裂形成的锚固异形体可以承担更多的剪应力,并且随着劈裂程度的增大,浆脉的长度更长,起劈宽度更大,浆脉应力场的影响力更大,锚固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8.
为解决矿井中等断面巷道交岔点"牛鼻子"楔形墙体支护困难的工程问题,以贵州格目底玉舍煤矿为工程实例,对运输上山与1265运输石门巷道交岔处楔形墙体破坏情况进行力学分析研究,得出了破坏原因,运用钢筋骨架、锚索、锚杆及喷射混凝土封闭围岩技术进行联合支护,结果表明:施工后的"牛鼻子"工程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巷道围岩变形量很小,围岩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9.
为了提高渝阳煤矿硬岩掘进速度,保障施工安全,文章根据硬岩巷道围岩特性,对硬岩掘进掏槽方式及参数进行优化,即在楔形掏槽眼中间增加一组辅助掏槽眼,以扩大掏槽眼自由面,减小抵抗线。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掏槽方式及参数不仅提高了掘进循环进尺,而且降低了每米巷道材料消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为提高桑树坪二号井硬岩巷道的爆破掘进效率,对硬岩巷道的钻爆法优化方案进行分析。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建立二阶二段复式楔形掏槽模型,对其爆破成腔过程进行讨论,并对楔形掏槽的槽腔进行受力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在硬岩巷道爆破掘进中,多阶多段复式楔形掏槽爆破方式可以增大自由面,减小夹制作用,从而提高爆破效率。而经过优化后的现场试验结果也表明,岩巷爆破日掘进尺度由2.4 m提升到了4.8 m,爆破速度提高了2倍,巷道断面成型平整,能够满足矿井岩巷快速掘进的要求,同时也能为其他地质条件类似的爆破掘进工程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