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70篇 |
免费 | 747篇 |
国内免费 | 19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9篇 |
综合类 | 421篇 |
化学工业 | 2491篇 |
金属工艺 | 566篇 |
机械仪表 | 149篇 |
建筑科学 | 432篇 |
矿业工程 | 2762篇 |
能源动力 | 100篇 |
轻工业 | 940篇 |
水利工程 | 190篇 |
石油天然气 | 1463篇 |
武器工业 | 14篇 |
无线电 | 3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05篇 |
冶金工业 | 3318篇 |
原子能技术 | 17篇 |
自动化技术 | 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20篇 |
2023年 | 237篇 |
2022年 | 350篇 |
2021年 | 391篇 |
2020年 | 392篇 |
2019年 | 288篇 |
2018年 | 109篇 |
2017年 | 200篇 |
2016年 | 260篇 |
2015年 | 339篇 |
2014年 | 656篇 |
2013年 | 657篇 |
2012年 | 691篇 |
2011年 | 641篇 |
2010年 | 514篇 |
2009年 | 603篇 |
2008年 | 640篇 |
2007年 | 506篇 |
2006年 | 487篇 |
2005年 | 534篇 |
2004年 | 430篇 |
2003年 | 436篇 |
2002年 | 365篇 |
2001年 | 353篇 |
2000年 | 333篇 |
1999年 | 340篇 |
1998年 | 337篇 |
1997年 | 300篇 |
1996年 | 293篇 |
1995年 | 268篇 |
1994年 | 245篇 |
1993年 | 232篇 |
1992年 | 206篇 |
1991年 | 196篇 |
1990年 | 172篇 |
1989年 | 152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比较了常压浸出与加压浸出两种工艺的机理、流程、技术经济指标、投资以及存在的问题。试验和生产数据表明,加压浸出在技术上和工艺上都更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62.
63.
64.
65.
本文探索了脱水猪粪衍生生物炭(DSMB)作为添加剂用于养猪废水厌氧消化资源回收和处理效率提高的可能性。在20 g/L的DSMB的添加条件下,猪废水的产甲烷滞后期缩短了2~3 d,最大产甲烷能力提高了18.29%~23.58%。添加DSMB可显著加快猪废水中可溶性COD和VFA的降解速率,其中温度300℃下制备的DSMB在厌氧消化系统中的性能优于在500℃和700℃下制备的DSMB。微生物群落解析结果表明,300℃温度下制备的DSMB中Thermotogae的相对丰度是对照组的3倍多,加速了水解和酸化阶段的发生。INT-ETS活性和EEC结果分析表明,300℃下制备的DSMB作为氧化还原活性介质,通过潜在的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途径加速甲烷的生成。 相似文献
66.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研究了普通糖色制备过程中的分子结构变化规律,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糖色在制备过程中是由原料分子经过一系列分子内和分子间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含有共轭双键、醛基、羟基等结构单元的缩聚物。结合糖色中官能团的结构特征,本文对糖色的形成机理进行阐释,并推测糖色中醛基与肉类部分水解产生的氨基之间发生的缩合反应并形成稳定的席夫碱结构是其在烹饪过程中对肉类食品进行着色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7.
68.
69.
城镇有机污泥中含有大量亲水性胞外聚合物(EPS),导致污泥脱水困难,其高效处理处置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以木屑为添加物,探究木屑投加量、过硫酸盐、Fe0、p H对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借助响应曲面法确定最优工艺条件,并对强化脱水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Fe0投加量为44.4mg/g溶解性固体,Na2S2O8投加量为136.6mg/gDS,p H值为6.98时,毛细吸水时间值降低率为93.2%,达到最佳脱水效果。对调理前后的污泥进行表征发现,过硫酸盐被Fe0/F e2+/F e3+循环的复合体系激发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攻击污泥颗粒上的EPS,污泥絮体发生了明显的碎片化,分解为体积较小的碎片和颗粒,木屑作为骨架构建体有助于水分的进一步分离和释放,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70.
蓝藻是周期性存在的有机污染物,通过将蓝藻与市政污泥协同处理可以有效削减其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针对蓝藻与市政污泥深度脱水废水处理站进行设计,设计规模为3 600 m3/d。因工程用地紧张,采用预处理+厌氧处理(UASB)+AO-MBR组合工艺,使出水水质达到GB/T 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表1中A级标准。预处理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脱水废水中的Ca2+,调节pH后进入UASB反应器完成CODCr的去除,AO-MBR工艺完成脱氮目标使脱水废水达标排放。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该工艺在节省占地的同时能够满足设计出水水质标准要求,可为同类型的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