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72篇
机械仪表   7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了一种新型磨球材质-低锰球墨铸铁,并提出了该材质作为磨球使用的适宜组织。装机试验结果表明,该材质制成的磨球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控制轧制和直接淬火相结合生产压力容器钢的工艺.奥氏体再结晶区变形时,单道次变形率越大则再结晶进行地越充分,再结晶后的晶粒就越细.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变形率增大则奥氏体晶粒内形变区域增多,从而使马氏体形核点增多,淬火后得到细板条马氏体组织.利用Cr、Mo等合金元素增加合金淬透性的性质,控轧后材料有足够高的温度进行直接淬火.材料经高温回火得到细小回火索氏体,力学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93.
图1所示为斯太尔汽车总成中的平衡轴锻件简图,该平衡轴材料为42CrMo钢,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38—0.45C,0.17—0.37Si,0.50—0.80Mn,0.9—1.20Cr,0.15—0.25Mo,余量Fe。技术要求:调质后锻件表面的回火索氏体级别为1—2级,心部的回火索氏体级别为1—4级。设备的加热介质是未除焦油的煤气,因无法实现自动控温,所以保证其质量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94.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拉伸试验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轧后余热处理工艺对20MnSi螺纹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传统生产方法相比,轧后余热处理工艺显著改善了20MnSi螺纹钢的组织特征,使其表层为保留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心部为细化的铁素体加珠光体组织,且珠光体相对含量有所增加。通过拉伸实验表明,轧后余热处理工艺可以明显提高20MnSi钢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5.
96.
李钢  雷洪 《新疆钢铁》2020,(1):29-32
针对82B热轧盘条的特点,通过控温、控冷工艺分析,梳理影响其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生产实践对控温、控制冷却工艺优化,生产出合格产品;同时,为提高和改进 φ12.5mm82B的质量,减少产品使用时偶发的中心网碳等异常组织缺陷问题,据现有工艺设备配置状况提出了改进建议,以确保82B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97.
本文分析了采用金相网络法检测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并指出清晰、准确、可靠的组织显示是影响索氏体测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中厚板轧机轧辊降耗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存亮  周敏  李庆川  孙斌 《钢铁》2003,38(2):65-67
重点介绍了安钢中板厂 2 80 0 mm四辊轧机在降低轧辊消耗中采用的通过雪橇轧制增加轧辊淬硬层的技术 ;改变成分结构 ,增加轧辊回火索氏体的数量 ,减轻热裂纹的技术 ;减轻支撑辊边部硬化程度 ,防止边部掉块的技术以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
通过增加碳含量及Cr合金化的方式提高帘线钢的强度,设计了MT级钢帘线用盘条C97D2-E的化学成分;采用Scheil-Gulliver凝固微观偏析理论建立新凝固传热模型,指导C97D2-E的连铸工艺,解决了连铸坯中心偏析、疏松和内裂等缺陷,优化后半成品的碳偏析指数可控制在1.05以内;采用特殊设计的风口喷嘴配合斯太尔摩风机的“佳灵”装置,进行风冷工艺优化,优化后盘条索氏体片层间距明显减小,索氏体片更加平直,索氏体片层间距控制在89 nm,珠光体团晶粒度更加均匀细小,珠光体团大小控制在20 μm;成品钢丝抗拉强度达到4 089 MPa,扭转过程中无分层,捻制5 000 m无断丝,可满足2×0.30MT规格钢帘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
张祺佳 《轧钢》2020,37(3):108-110
风冷线是高线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针对传统的离心式风机能耗高、冷速不足、冷却不均匀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高线风冷风机—轴流式风机,其进风口直径φ2000 mm,进风和出风持续稳定,风量245 000m3/h,电机功率仅为185 kW,冷却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结合YL82B线材的实际生产,采用轴流式风机后线材组织索氏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