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667篇 |
免费 | 2081篇 |
国内免费 | 122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86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3057篇 |
化学工业 | 6118篇 |
金属工艺 | 1338篇 |
机械仪表 | 1560篇 |
建筑科学 | 4142篇 |
矿业工程 | 3739篇 |
能源动力 | 608篇 |
轻工业 | 7129篇 |
水利工程 | 2536篇 |
石油天然气 | 3438篇 |
武器工业 | 207篇 |
无线电 | 200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176篇 |
冶金工业 | 1921篇 |
原子能技术 | 286篇 |
自动化技术 | 23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417篇 |
2023年 | 744篇 |
2022年 | 920篇 |
2021年 | 1195篇 |
2020年 | 1060篇 |
2019年 | 770篇 |
2018年 | 430篇 |
2017年 | 633篇 |
2016年 | 819篇 |
2015年 | 1164篇 |
2014年 | 2400篇 |
2013年 | 1817篇 |
2012年 | 2426篇 |
2011年 | 2400篇 |
2010年 | 2111篇 |
2009年 | 2274篇 |
2008年 | 4485篇 |
2007年 | 2631篇 |
2006年 | 2065篇 |
2005年 | 2795篇 |
2004年 | 1709篇 |
2003年 | 1493篇 |
2002年 | 1213篇 |
2001年 | 1059篇 |
2000年 | 805篇 |
1999年 | 632篇 |
1998年 | 564篇 |
1997年 | 435篇 |
1996年 | 453篇 |
1995年 | 347篇 |
1994年 | 319篇 |
1993年 | 277篇 |
1992年 | 221篇 |
1991年 | 210篇 |
1990年 | 210篇 |
1989年 | 213篇 |
1988年 | 71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根据目前磷矿质量下降、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采取多种中低品位磷矿、多种稀硫酸生产过磷酸钙,对45%稀硫酸加热浓缩提到58%,并摸索出优惠的混化工艺条件、不同杂质含量的翻堆熟化条件,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仅2008年1季度使用稀硫酸2874t(折纯),获经济效益86万元。 相似文献
162.
为分析影响植物乳杆菌还原亚硒酸钠形成纳米硒颗粒的培养条件,以及不同粒径纳米硒的生物学活性差异,本研究从分离自传统发酵食品的13株植物乳杆菌中筛选出1株耐硒菌WZ8,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从初始pH值、温度、接种量、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以及胁迫时间等方面探究培养条件对菌株WZ8形成纳米硒粒径的影响,并分析纳米硒粒径与体外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纳米硒粒径受到培养条件的影响。体外生物学活性实验结果显示,纳米硒粒径越小,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不同粒径纳米硒的总还原力及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能力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3.
目前对低压电器电寿命预测的研究多集中在剩余电寿命预测,然而预测预期电寿命更能有效指导产品的使用与维护,并且提高系统服役期的可靠性。交流接触器初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个体电寿命的长短,由此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与证据理论的交流接触器预期电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粗糙集理论并结合相关计算经二次筛选获取关键初态特征,然后利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建立关键初态特征权重集,并基于属性条件密度建立验证样本关键初态特征的匹配度表,之后利用二者构建独立证据,运用证据理论进行证据融合,决策验证样本个体预期电寿命等级。经实测数据验证,在小子样情况下,该方法可定性评估交流接触器个体预期电寿命,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4.
本研究以粗甘油为碳源通过田口设计对解脂耶罗维亚酵母产油脂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对结果影响最显著的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Minitab 17设计田口式正交实验,对实验中各因素水平的均值和信噪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C/N和MgSO4·7H2O的浓度对油脂产量有极显著影响,CaCl2的浓度有显著影响。最佳培养基组成为C/N为100∶1(粗甘油50 g/L,硫酸铵1.08 g/L),MgSO4·7H2O 3 g/L,CaCl2 0.2 g/L,KH2PO4 4 g/L。使用最佳培养基配方在28℃180 r/min条件下培养4 d,油脂产量达到1.859 g/L,与田口设计的预测结果 1.782 g/L接近,相对于未优化时油脂产量提高了48.5%。 相似文献
165.
166.
167.
168.
169.
为延长安徽庐江县石门庵铜矿服务年限、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需在其采矿权平面范围内开展深部铜矿地质勘探工作。本文结合本区铜矿床深部勘查成果及前人研究资料,总结了勘查区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并对矿区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成果一方面为矿山企业的总体布置和下一步开采设计明确了方向,另一方面为该区后续的找矿突破提供了详细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