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78篇
  免费   3531篇
  国内免费   1365篇
电工技术   154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840篇
化学工业   24618篇
金属工艺   4706篇
机械仪表   1407篇
建筑科学   3421篇
矿业工程   5227篇
能源动力   1024篇
轻工业   5671篇
水利工程   1456篇
石油天然气   1655篇
武器工业   226篇
无线电   18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09篇
冶金工业   9251篇
原子能技术   312篇
自动化技术   609篇
  2024年   388篇
  2023年   1692篇
  2022年   2315篇
  2021年   2549篇
  2020年   1866篇
  2019年   1742篇
  2018年   678篇
  2017年   1238篇
  2016年   1515篇
  2015年   1782篇
  2014年   3743篇
  2013年   3003篇
  2012年   3465篇
  2011年   3554篇
  2010年   3361篇
  2009年   3619篇
  2008年   3700篇
  2007年   3105篇
  2006年   2856篇
  2005年   2686篇
  2004年   2463篇
  2003年   2285篇
  2002年   1958篇
  2001年   1681篇
  2000年   1622篇
  1999年   1408篇
  1998年   1230篇
  1997年   1169篇
  1996年   1028篇
  1995年   1034篇
  1994年   940篇
  1993年   899篇
  1992年   823篇
  1991年   892篇
  1990年   815篇
  1989年   835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9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钢中的铜     
  相似文献   
14.
针对联碱工业在生产纯碱的同时必副产农用氯化铵的问题,进行了以石灰乳分解氯化铵进而制取氨化过磷酸钙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加热时间、氯化铵与过磷酸钙的质量百分比、反应温度及搅拌强度等因素对分解-氨化的影响。本试验对促进联碱工业的发展以及改善过磷酸钙的品质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对自银炉首次富氧熔炼工业试验的大量数据,用计算机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找出了影响渣含铜及每班随渣损失铜量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作为白银炉富氧熔炼生产控制渣含铜的指导或用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的数模之—。  相似文献   
17.
从桑蚕鲜茧制取丝胶,采用凝胶电泳法分离出3种主要丝胶A、M和P,经赖氨酰内切酶、胰蛋酶降解、逆相色层分离出氨基酸碎片,再利用气相定序器确定了丝胶的氨基序列,并根据丝胶Ser1基因编码顺序表征了3种丝胶的基本结构,表明丝胶A有别于丝胶M和P,因其不含构成Ser1蛋白质主要部分的38-氨基酸重复。  相似文献   
18.
《液晶与显示》2006,21(6):624
日本三井金属公司开发了刻蚀铜薄膜的新技术。此技术采用新型铜薄膜的刻蚀液,保证垂直刻蚀。因而铜线宽度可设计成比以前宽度窄1/3,即20μm。采用此技术可将TFT-LCD电视更轻量化,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9.
书讯     
《中国冶金》2007,(4):59-59
《中外钢号对照手册》朱中平编著2007年5月出版钢材是国民生产之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材料,钢号的中外对照是生产建设、商务、机械、设计等领域必需的基础性资料之一。本书采用中外对照的模式,收录了全部825个中国钢号,按照不同的品种排序,将之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以及ISO类似钢号的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数据进行对照比较,使国内外类似钢号的相同、相似之处一目了然。各国的标准都是在不断的变化,本书所采用的钢号都是最新的,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正确以及在较长时间内的稳定。本书适合于从事钢材贸易、冶金、机械、建筑、汽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我国铜加工业现状,提出部分企业退出铜加工业的时机已经成熟,阐述部分企业退出的可能性,并对部分企业退出后我国铜加工业整体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